我们今天所阅读的资料,无论是纸质书籍也好,还是媒体文件也罢,无不是采取横着排版的方式。众所周知,古代文献或者近代早年间出版的书籍,都是采用竖着排版的方式。这一传统一直到建国初期才被打破。

郭沫若等人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在当时极力赞成横排书籍的出版,但是却有一些老学究依然坚持竖版文书的传统。那么相较于旧式的竖排,横排书籍有哪些好处呢?从竖排到横排的演变,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

6年时间里,全国开始横着写字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加紧了关于文化上的建设,其中不但汉字的简化工作成为当时的重点,竖版书籍变成横版书籍的改革,也被提上了日程。1950年6月,在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二次会议上,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老先生就首次提出了写字从左往右要比从上往下方便顺畅的文书改版提案。此事在当时并未有太多的响应,支持之音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55年1月1日,在《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中国第一篇横版文章,并且该文章的内容就是大胆地论述横版文章的种种好处,该文一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光明日报》趁热打铁,率先实践,将所有文章一律横写出版,开启了横版文书的写作先例

《光明日报》的做法也引起了文坛巨匠郭沫若的响应,他就呼吁这种排版方式的变革。但传统的竖版文章早已经深入人心,因此有关于横版改革的非议,一时之间也层出不穷。郭沫若还为此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来说明横排的好处,以此打消人们的顾虑

1955年底,全国17大报刊中的13家,都由竖版文章改为了横版文章。1956年1月1日,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刊物《人民日报》也改为了横版,进而全国各家出版集团,无不将竖版印刷改为横版印刷。至此横版文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并一直沿用至今

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由于人体眼睛一左一右,就导致视觉宽度要远远大于视觉高度。这样,横版文章阅读起来就要比竖版文章省力得多,可以增大人们的阅读量,也不容易引起眼睛和颈椎疲劳。另外,随着建国以后文化的逐步推广,数理化的公式也逐渐应用到文化教育中,而竖版文书特别不利于这些公式的书写,因此横版文章也得到了理工类及相关领域的支持

还有,西方文明有史以来,一直采用横版撰述,当时西方的文化在推广和普及上,都要超过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由于横版文书比竖版文书在文化的推广与传播领域更为行之有效。并且面对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横版文书也更加方便轻松,还能节省纸张。一举多得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代国学大师的固执己见

横排文书好处多,其改革很快就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了,零零散散的反对之声也逐渐褪去了,横版文书的改革要比汉字简化的改革顺利许多,它不像汉字简化那样,要对文化进行彻底的翻新,它只需要简简单单更改一下阅读习惯就好了,这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但是却有一人,依然固执己见,坚持竖版文书,这个人就是我们熟知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50年代以后,横版文书逐渐被推行,但是陈寅恪却不以为然。这位国学大师早年间虽留学于海外,但他的思想并没有摒弃中国的传统观念,传统守旧的风骨在他的骨子里已经扎下了深根。所以他以难以适应为由,坚定而且直接地反对横版文书的出现。

由于横版文书的流行已是不争的事实,陈寅恪因此一气之下,立了一份遗嘱,他在遗嘱中声明:在自己逝世以后,凡是出版他个人的作品,必须是竖排出版,并且一定要用繁体字,否则不允许出版他的作品。

面对这么一位文史学界的巨匠,国家出版部门也给予了相应的尊重。陈寅恪死后,他的所有作品依然采用竖版方式出版,并且也都用繁体字出版。现在我们在书店看到的陈寅恪的书籍,无不采用繁体竖版的方式出版。其实,这或多或少也是文史界的一种研究阻碍。

迂腐的巨人,成为时代发展最大的阻挠

陈寅恪的做法可以说是以自己的老资历和社会的大趋势相互斗争,但个人的意愿终究不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对于他的文章一律采用竖版和繁体文字,只是对他的文史成绩上的尊重。几年之前,曾有出版集团在出版陈寅恪的作品时,为了方便,采用了横版文书,此事还被陈老的后人告上法庭,引起了一场官司。

法院尊重老前辈,要求该出版集团之前出版的陈寅恪的书籍一律作废。在这之后,我们也再没见到过陈寅恪个人撰写的横版书籍了。关于郭沫若和陈寅恪两位大师的孰是孰非,我们尚且不做评论,但横版文书的盛行已然是大势所趋

许多人并不赞成陈老的做法,认为这是一种迂腐的无理取闹。诚然,坚持传统是一件能够保留祖先文化的善举,但是要在传统之上推陈出新,才是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的重中之重。不能一味地死守传统,文化的僵硬最终会导致文化的灭亡。

例如现在年轻一代的文史学者,见诸陈寅恪的竖版文章,就会产生出一种想要绕道而行的感觉。陈老的这种做法,对于他个人的文化研究和保留,以及他学术观点的传承,都产生了负面的效果。

时代的发展是不可阻挠的

我这里有一本万绳楠教授编纂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演讲录》,该书就是采用的横版编写。虽说此书并非出自陈寅恪之手,但里面所记所载,俱是陈寅恪老先生的生平演讲,然而却并非竖版文章,也没有在其中看到繁体文字。由此可见,个人的异议终归会淹没在时代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