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是大众化的电视剧题材,不论是史实改编还是架空背景,只要是制作精良,情节合理,历史线索严谨的剧,都能收获良好的口碑。

但在这之中,晋到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朝三个时期的故事却很少有编剧和导演垂青,这是为什么呢?

魏晋南北朝

如果不是对这段历史有一些兴趣的人,甚至很少有人能说出魏晋南北朝的所有王权和更替顺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本身这段时期的政权就很复杂以外,《三国演义》的出名我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部诞生自元末明初的小说,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大多数人了解三国故事,都是从《三国演义》而非真正的正史《三国志》里来的。

三国的故事拍了又拍,观众永远看不腻

提起晋,许多人习惯在前面加个“魏”字,一方面是因为文化上传承接续,而另一方面似乎也以中国人的儒学思维,提醒着读到“魏晋”这个词的人,叛主是一件不可遗忘的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被用以形容野心非常明显。其实,真正改魏为晋的皇帝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然而自司马炎之后,晋朝就再没出过什么靠谱的皇帝,这些人里知名度最高的晋惠帝司马衷,留下一句“何不食肉糜”的千古“金句”,遗臭千年,不知道司马懿泉下有知会怎么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历史上,路易十六的玛丽王妃也有“为什么不吃蛋糕”的“金句”。我寻思着你俩才应该是一对?

皇权羸弱必然导致地方割据和外族入侵。几场大战让中原皇权被少数民族欺负得不能自理,晋朝的这段历史长久以来就一直被史学家羞于提起,现在自然也没什么料好拍成电视剧的了。

不过,虽然皇帝不争气,但这个时期的大咖却不少——王导、王羲之、王献之、谢玄、谢道韫、谢灵运、“竹林七贤”都是这个时期的人,他们全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至于他们的人生好不好拍,我想就见仁见智了。

五代十国

论“透明度”,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并驾齐驱。有人曾经如此总结五代十国——“你方唱罢我登场”。七十余年的时间看似短暂,其政权更换的速度可一点都不怠慢。

唐灭亡以后,先出现了梁、唐、晋、汉、周这五朝,此后又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及北汉等十几个独立小政权,各有野心的地方势力,将中国的土地按照文化和民族割裂得如此支离破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上一次这样还是春秋时期。

定窑白釉刻“官”字款水丞 五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自古有盛世修史的传统,作为乱世的五代十国,本来保留下来的记录就不多,历代史学家又认为这一时期属于夷狄篡汉,出于“正统论”的顽固思想,不愿意对五代十国着墨过多,再加上前承唐后接宋两个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自然使这七十多年成了中国历史中的“小透明”。

如今说起五代十国什么最知名,大概只有收录进义务教育课本里,南唐后主李煜的那曲亡国之音《虞美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元帝国

元朝,中国历史上领土面积最为广袤的时期,然而在文艺作品里留给人们的印象却好像始终是“反派角色”——经常负责衬托张无忌、朱元璋等人的飒爽英姿。打到欧洲无敌手的孛儿只斤家落得这步田地,说到底还是没有足够重视汉文化的影响力。

十三世纪时元朝的疆域

只信马蹄下踏出领土的蒙古人,对中原汉人“之乎者也”的儒生不屑一顾。在元朝统治时期,甚至对职业三六九等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

明朝建立以后,憋了一肚子火的史学家们虽然勉为其难地承认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但对它的历史大都是“一星差评”。加上蒙古人对修史文化的轻视,自然没有留下太多官方的文字记载。那如果想拍这个时期的电视剧,想必在考证正史方面会遇到很多难题。

《草书千字文》卷 元 赵孟頫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讲述明清时期的影视剧占据了现在古装板块的半壁江山,除了市场用需求选择题材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两个时代离今天更近,也更加安定繁荣,留下的史料记载详实、充足。否则,“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古装剧,估计也不会有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