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形成易理和术数?到底哪个是正统?

到了汉朝时期,易经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术数,一个是易理,这就违反了易经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精神。因为易经是讲和的,所有的分,都是为了合,这句话非常重要,太极可以生两仪,两仪变来变去,最后还是要回归太极的状态,一个是静止的,一个是动的,动的静,静的动,这样才有变化。为了研究方便,把易经分成易理和术数两个方面,这个无可厚非。如果直接说,术数是迷信,只有易理才是对的,这是一种偏见,一个人完全讲道理,他就少一个情字,他就很少有同情心,情理是合在一起的,完全讲理讲到最后,我们发现很多人,过分理智了以后,他连自己的生活都安排不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舍弃易理,讲术数就更可怕了,民间所流传的很少是易理的,易理大多掌握在读书人手上,读书读了半天,不会用,所以人家说你只会搞理论。

所以,民间流行的是算命,看风水,选日子,姓名学,都是打着易经的名头,搞得风生水起,很热闹,你能说他们不对吗,你又能说他们对吗,谁也不知道,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推广,使得易经非常流行,以至于,一提到易经,人们就会说是算卦的,把易理给撇掉了。实际上易经最主要的是讲宇宙人生道理的。今天我们一讲到八卦,很容易就想到那个是笑话,是荒唐不羁,没有依据,扯来扯去,搞不清楚的东西,这实在是太愧对祖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易经可以用来预测和趋吉避凶吗?

易经是可以通过规律来预测的,这个和我们今天通过云层的厚度,风向和风速来预报天气是一个道理,易经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解答宇宙人生问题的大道。学了易经可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但易经更强调人的自主性,易经中有句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就是要我们自己去了解天理,然后又顺从自然,这样就会得到吉祥,就不会有什么不利的后果。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说重在人自己,看我们有没有悟到天理,有没有悟到自然的道理。

易经就是把自然规律应用到人事方面。现在物理学已经证明,自然界中有两种不同的力,相互的作用,于是就产生了万物,而且会不断地运行,所以说,易经是接近真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经为什么能够这么神奇?

因为易经有三个特性,易经之所以超越了神学,哲学,科学,涵盖了那么多东西,就是因为它有这三个特性。

第一、模糊性

就那么几句话,几个符号,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无论我们怎么想,都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它简单明了,才有这么大的作用。这个模糊性,对中国人的影响也是很深的,中国人讲话,不喜欢讲得很明白,都是点到为止。

第二、灵活性

周文王所写的东西,我们这样解释也对,那样解释也对,所以非常灵活。怎么讲,怎么对,怎么讲,怎么不对,对的里面有一些不对,不对的里面又有一些对的。这就是让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绝对。所以,真的要花点心思去学习易经。我们都知道,绝对对的部分太少了,人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人有时候也会犯错。绝对错的也很少,因为存在就有他的道理。所以我们就讲:“慎断是非”,而不是明断,明断是非,其实是很难的,要讲慎断是非。

第三、空白性

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样,留有很大的空白,尊重欣赏的人。一张画有什么意境,十个人就有十个不一样的看法,这才是符合自然的。这样,每个人研究易经,就会更深地去了解,去思考。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思考方式,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所以,易经越研究越有意思,易经就是引导我们自己去思考,这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易经的发展充满艰难险阻,和人生极其地相似?

在很早以前,明智未开,知识不普及,这种方式讲易经,人们很难听得懂。所以易经本身的命运也是很坎坷的,就像易经里面所讲的一样,不断地出现艰难险阻。艰难险阻,不是很艰难,有阻碍,就是很危险,看起来很不好,实际上这样才是最好的,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学习,才能够磨练,才能够增进自己。一个人如果从小到老都很顺利,等于白活了,来这一趟干什么,他只学会了四个字,吃喝玩乐,什么都没有,那这算什么人生呢?所以,人生,只有经过更多的磨练,才会更成熟,更丰富,更精彩。易经本身,也是经过许多磨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