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到80岁,不同年龄段的人跑步,跑多快算快?每次跑多久?距离多少比较合理?
很多伙伴不清楚自己的跑步能力处于什么水平,不知道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于是,总担心自己跑得太少,总想跑得更快。
跑步,掌握几个简单直接的评估标准,心中有数方能跑得长长久久。
1、配速(每公里所需时间,4分30秒跑一公里就是430)
跑圈拼速度是常态,跑得越快获得的点赞越多。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误区,跑得越快越容易受伤。
这两个月,隔壁跑团有三个伙伴膝盖半月板撕裂,他们都是全马三小时以内的大神、跑团曾经的骄傲。可惜,今后应该很难看到他们的身影了。
我所在的跑团有个基本的共识:当配速达到自己所属年龄段的优秀水平,所有人都会提醒跑慢点。
优秀的标准很直接:10公里跑,30多岁配速400,40多岁430,50多岁530 , 60多岁630,70多岁730 。
按照自己的年龄,比上述标准快30秒属于大神,慢30秒属于优良,慢一分钟属于慢跑。这个标准不分男女。
有人说,我跑得很慢很慢,根本达不到上面的标准。
没关系,配速8分钟、9分钟其实也不错;配速十几分钟也行,只要跑起来。
按照中国田协《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大众选手等级评定实施办法》,90分钟跑完10公里就是大众三级水平(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
心率过快容易疲劳甚至引发心脏疾病,跑步效果适得其反,越跑越显得衰老、憔悴。
运动心率的标准很多,一种说法是控制在“220-年龄”和“170-年龄”之间;还有一种是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到85%,最大心率为225-年龄(男性)或220-年龄(女性)。
最简单的标准是:根据跑步的不同强度,跑步的平均心率控制在静息心率(不运动时的心率)加50到80之间。
我们喜欢采用无需计算的标准:120到170。即心率超过170,尽量慢下来;低于120,可以快一点。
用心率来衡量跑步能力,标准更简单:同样的配速,心率越慢越牛逼。
比如,50多岁的人530的配速,如果目前的心率是150,那么,降到140甚至130以下就是巨大的进步。
3、跑步时间和频率
及格标准是一周跑一次,一次1小时。无关强度大小,不在乎距离远近。目的是调整心情、保持身体基本状态。
优良标准是一周三到五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这是控制体重、减肥的基本跑量。
优秀标准是一周五到六次,每次1小时,最多允许有一次长距离长时间跑步。这是提高跑步成绩需要的跑量。
天天跑步,或者每次跑步都不低于两个小时,这种跑者不要命,我们习惯屏蔽掉。
4、体感(跑步中和跑步后的状态)

这是很多跑者心目中最重要的评估标准。
首先,跑步中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有伤痛感。带伤跑步是大忌;此时,休息才是正道。
第二,呼吸均匀有节奏。无论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还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者两步一呼一步一吸、一步一呼一步一吸,最怕乱了节奏、长时间上气不接下气。
第三,跑后全天精神抖擞,说明强度刚刚好,跑步效果持续性强;跑后疲惫,晨跑后上午犯困,夜跑后睡不着,说明强度过大,身体能量失衡。
当然,人与人有差异,没有哪一个评估标准能够精准无误、适合每一个人。

但是,每一个坚持跑步的人,一定都会建立自己的评估标准,让自己跑起来更清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