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陈小春带货翻车”的消息甚嚣尘上,铺天盖地的吐槽声接踵而来。是如今的明星带货直播太多,消费者都不够用了吗?
1
陈小春所谓的“带货翻车”事件发生在2020年10月,双方的维权官司在近期被曝光。
当时,摩韵智能与音符传媒签订了《双11矩阵直播推广协议(快手)》合同。按规定,音符传媒需要提供16场次直播销售推广活动,其中10场由粉丝数总量大于1000万的网红达人参与,其他6场则由其他明星达人举行,总计推广服务费51.5万元。
2020年11月5日下午,陈小春开始直播。但不知为何,当天直播间并没有商品链接,陈小春也只进行了几分钟的产品介绍。之后,音符传媒在当天晚上安排了陈小春的助理进行补播,但陈小春本人并没露面。
直到计划中的4场直播完成后,魔韵智能的商品销售额一共只有5000余元。
盘点完事件全局能发现,这根本不是陈小春带货翻车,而是一场由甲方公司与媒介公司,因为协议混乱造成的直播事故。
陈小春最后还被拉出来营销了一番,让人以为山鸡哥真的过气到无人理会了。
2
虽然山鸡哥没有带货翻车,但下海直播的明星名人们,翻车其实不少。
李湘:5分钟带货费80万,结果一件都没卖出去。
汪涵:开播费10万,退货率达76%。
杨坤:卖了120万退货110万。
吴晓波:860万人观看只卖出15罐奶粉。
“鸠摩智”李国麟:直播8小时,一千人观看,没卖出一件货。
可以说,这些翻车事件里,大多都是过于坚信来自明星的人气与粉丝效应,想借着影响力配合营销手段等方式,在风口上狠狠捞一笔,但最终结果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毕竟,被流量数据裹挟的直播间,一直是数据造假的重灾区,很多人都知道其中有问题,但仍被其蒙了眼。
3
实际上,直播带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场完整的带货往往涉及销售、选品、供应链、售后等多个环节,而主播则处于最重要的销售环节,除了形象气质以外,还需要具备能说会道、灵活应变、擅长带动情绪等技巧。
只通过名气,让人设与产品不符的,或者是形象符合但却不了解带货的全流程,不试吃、不试用、直播过程全程神游的明星,光凭着人气光环就想带货,这完全行不通。
放在几年前,明星带货可能会营造销售神话。但如今,下海带货的明星多到开始内卷,反而是消费者不够用了。
虽然这场事故不是山鸡哥的锅,但我们也能看出一味“借助流量赚快钱”“借助明星赚大钱”这样的经营策略,是经不起市场的长久检验。
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直播带货市场开始理性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回归常态了。不再“只看明星不看货”,有了这种成熟的消费理念,也才会有一个健康成熟的市场环境。
商家们需要明白的是,主播对产品品质的把握比利用名气带货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