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新版《科学技术进步法》将于明年实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将进一步完善建立。回顾2021年,中央省市科创政策密集发布,不断加强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这一年,南方都市报社南都科创工作室联合天眼查启动“科创中国50人”评选,积极探索科创新精神。2021年,科技创新创业回归“硬核”趋势明显,“硬科技”类创业越来越受投资人和市场青睐,科技创新赋能生产及生活应用的案例增多。

本次评选挖掘“硬科技”类科创企业及相关创投机构背后的科创人物,总结新时代科创人与相关行业发展趋势。本次评选结果来看,虽然各位入选人物来自不同行业领域,但他们有共同特点:专注高科技含量的前沿领域,希望通过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技术或产品、投资模式,助力相关行业发展,探索科创落地应用新路径。

科创中国50人TOP评选结果。

创新性及投融资能力是重要考评指标

此次评选采取数据分析、行业机构推荐与企业申报相结合的参评方式。活动前,课题组联合天眼查对2021年整体科创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选取符合硬科技和赋能制造业发展方向的赛道作为本届活动评选方向。

为客观评价参评人,评选维度设置参评人所在企业发展情况和行业地位等评价指标,比如投融资能力是重要参考。课题组认为,产业创投对于支持科创企业早期研发阶段大量的资金投入,帮助科创企业的创新技术加速实现产品化推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是否获得投资人的持续关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创企业的行业水平。此外,企业是否出现过严重负面事件也是行业评价考量的一项关键指标。

此外,评选还设置了专门考评个人相关情况的指标。其中包括企业人物是否有与企业业务高度相关的技术背景或从业背景、企业人物对技术发展的判断和观点以及行业认可度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0名入选人物所在行业分布情况。

入选人物拥有科研及相关行业资深背景

从评选结果来看,除去6家投资机构,44家入选企业注册地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安徽、天津、湖北和山东8个省市。其中,广东入选企业数共25家。结合评选赛道分析,这与广东产业发展相关。

具体来看,广东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在汽车产业走向智能网联新能源化的转型过程中,汽车和电子两大优势产业基础催生了一批科创企业。

同时,广东作为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制造业实力最强省,有大量的制造向“智造”转型需求,这也给机器人产业和产业互联网科创企业创造了发展空间。此次评选中,这三个赛道成为广东企业最为集中的领域。

在元器件领域,上海、安徽合肥、江苏南京市和湖北武汉市,依托当地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在元器件方面的科创企业较多。

为了解入选人物整体共性与特质,课题组抽选了40家处于创投融资同一阶段的科创企业进行统计分析。

从创办企业时间来看,40家企业中有11位创业者在2015年之前创办了企业,这些企业在智能汽车、产业互联网、机器人、元器件四个赛道均有分布。其中,有8家企业在2021年获得了新一轮融资,另外3家也在2020年获得了新一轮融资,说明这些企业在经历多轮投融资热潮起伏之后,仍颇受市场青睐。

2015至2016年是入选人物创业的一次高峰期,共有15位创业者选择在这两年创办科创企业,占入选者近4成。这也是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的第一轮创业热潮。

此外,有14位创业者在2017年至2019年创办企业,在这一批较为年轻的科创企业中,约85%的企业融资轮次已经达到B轮以上,反映出企业发展速度较快。

从融资情况来看,有80%的入选样本企业在2021年获得了新一轮融资,超过90%的入选样本企业融资轮次在“B轮后”,且单笔融资额过亿人民币的企业占比也达到9成,反映出近年来资本市场对硬科技项目加大关注,且对于前期投入较大的科创企业愿意给出较高的企业估值和融资金额,支持企业加速推动技术落地。

整体来看,入选人物多为科创企业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兼任CEO,多数都有着行业技术背景或相关学术背景。此外,也有多位CTO或研发负责人入选,是科创企业核心技术的“灵魂”人物,与创业伙伴搭档共同推进技术商业化落地。

图表2:抽样情况。

图表3:抽样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表4:抽样情况。

图表5:抽样情况。

图表6:抽样情况。数据说明:表2-表6抽选了50名入选人物中的40人所在企业作为抽样观察样本。(排除了6家投资及机构4家不走风投融资路径或已上市企业)。融资次数从企业成立开始计算。

各赛道入选人物创新典型性分析:

智能汽车赛道。

智能汽车产业:无畏资本冷热,专注技术转化路径

2021年,智能汽车是今年科创领域最为火热的赛道之一,并以其跨多领域的融合属性受到全社会多方关注。从评选结果来看,该产业当中的智能驾驶领域共18位人物入选,也是整体入选人物最多的赛道。

自动驾驶被视为科技创新的综合体。企业创始人或技术负责人自然需具“技术范”。

如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甘沙在2016年创办驭势科技之前,曾在英特尔工作16年,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在2019年自动驾驶面临寒冬之际,吴甘沙聚焦于自动驾驶在物流场景,开拓了自动驾驶企业在限定场景的商业化路径。

专注技术转化是该赛道入选人物的另外一个特点。

如AutoX创始人肖健雄曾担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为了能加快技术落地,他专注于 RoboTaxi发展路径。同样,元戎启行CEO周光曾履职于百度美国研究院自动驾驶事业部,他从城市道路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乘用车和轻卡出发,专注于RoboTaxi和Robotruck。

从入选人物的共性经历来看,多数经过行业的大起大落。如2017年时智能驾驶行业处于“资本盛宴”,当时“拿一本简历就可以融资”,但到了2019年年底,行业投融资几乎降温至冰点。

也正是从2019年开始,智能驾驶硬核时代拉开序幕,能够积极探索及推动智能驾驶技术落地、提速商业化进程成了入选人物的一项共识。

除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领域外,其他入选人物主要集中在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其中过半入选人物聚焦智能汽车传感器领域,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同时也有如导远电子创始人李荣熙这样在高精定位领域发力的专精特新科创企业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器人及元器件产业赛道。

机器人产业:名校走出,积极做好产研深度融合

机器人产业赛道共评选出10位入选人物,是入选人数第二多的赛道。本届机器人产业赛道入选人物有多“硬核”?整体来看,名校技术人员“扎堆”是整个评选中机器人赛道较为鲜明的特色。

主要可分为三类:一类入选人物为国内外顶尖技术专家;一类科创企业则是由自动化强学科高校的毕业生创办,这些毕业生往往在校期间还曾参加过各类机器人比赛并名列前茅。同时,也有专业出身创始人+教授专家做企业技术顾问的模式。

例如,入选企业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在从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大相关专业毕业后,得到了孵化过大疆的“超级教授”李泽湘的创业支持。李泽湘担任了云鲸智能的副董事长,并帮助云鲸智能成为他2014年发起的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落地的首家创业企业。

无独有偶,入选企业阿童木机器人,也有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梅江平作为联合创始人、顾问,他与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的天津大学机械学院硕士毕业生刘松涛联手,为阿童木机器人的底层核心原创技术提供支持,而这份技术积累也成为其投资人在评价该投资项目时看中的要点。

元器件产业:资深从业背景,加强国产化

此次入评的元器件赛道主要指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领域的元器件,共评选出8位人物。

2021年,受疫情引发的市场供需失衡影响,终端电子消费品上游元器件遭遇供应短缺问题,短期内影响到了行业发展和消费者体验。元器件国产创新情况也由此受到全社会多方关注。

这些入选人物有哪些创新共性?

总结个人创新案例可以看到,其中,个人资深从业背景是一大典型。如有在苹果、微软、英特尔之后,全球第四家能够量产消费级3D传感器的公司,为视觉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关键硬件;有专注于设计开发汽车电子芯片的科创企业,为汽车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提供车规级硬件基础;还有开发人工智能视觉平台芯片、人工智能高性能通用芯片、高精仪器核心器件等。

整体来看,入选人物均选择了一条“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以科技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奠定行业关键节点地位。

产业互联网赛道。

产业互联网:沉得下心,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本此次评选中,产业互联网赛道也有8位人物入选。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向传统产业深入融合发展,产业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越发紧密。

相比其他赛道,产业互联网发展目前有一定基础且商业化能力较明显。能够在这一赛道崭露头角,需硬实力,更需有“沉下心”的个性。

同任何科创新生物一样,产业互联网发展初期就备受关注,当然也曾被人质疑。所以,对于当时的行业人来说,能快速拿到订单,转化技术,已不易。

但蘑菇物联CEO沈国辉并非如此。公司创立后,他没有选择围绕订单侧与上下游供应链来为工厂提供解决方案这一主流方向,而是更加下沉,一头扎进工业制造的更深处,瞄准工业制造的通用设备数字化趋势。

2010年,当有业内人认为云计算过于高深、玄妙时,意识到云计算必然是第三次IT浪潮的张为杰创立了云宏。面对国内云计算领域关键技术诸多空白,张为杰率领初创团队六七人,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云操作系统,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述人物只是本赛道入选人物的缩影。

每一位入选人物创办的企业都连接了至少过百家传统行业企业,并连接着海量的数据节点。有案例可以看出,虽然产业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多为企业服务,但最终也能影响到每一个城市居民,便利城市服务、提供更优质的制造产品。

产业资本赛道。

产业资本:眼光独到,持续关注硬科技

在产业资本赛道的人物评选中,课题组在综合考察风险投资人近年来投资赛道选择(硬科技)、新投/推出项目的参与度和贡献以及投资案例行业影响性等多个维度后,评选出6位入选人物。

从这6位入选人物的投资经历来看,他们均在2010年之前就开始深耕硬科技投资,而彼时双创热潮尚未开始。目前,他们的投资案例均有5家以上硬科技公司完成上市。由此可见这些投资人关注硬科技投资的前瞻性和独到眼光。

为何要关注硬科技投资,在投资选择和方式上有何不同?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表示,我国企业以往创新史更多是选择“模仿、放大、低价”的方式,这容易导致“好做的”行业创业者扎堆,等到这些行业全部都做完了,难做的行业就变成了“卡脖子”问题。

他认为,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要从“长脑子”入手,也就是发展原创性技术创新。不从源头解决创新问题,就会不断被“卡脖子”。同时,投资机构对硬科技的企业投资一定要有耐心,“投资科技含量越高,需要给它的时间越长。”

同时,投资硬科技企业,投资人和投资团队也需要修炼好“内功”。此次入选的多位入选投资人均有理工科背景和科技企业从业经历。

例如,金沙江联合资本主管合伙人潘晓峰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专业,在成为投资人之前,是亚洲无线科技的创始人之一,也曾在北电网络和东风汽车工作。在他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决策中,电信和汽车行业多年从业经历让他对项目的技术、难点、价值有更深认知。

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也认为,技术类的企业,每年的增长、竞争都和互联网企业、消费类企业不一样。“只有真正懂技术,才能做技术类的投资。”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活动策划:任先博 甄芹

活动统筹/行业分析:研究员 徐劲聪 陈培均

数据合作伙伴:天眼查,企业数据收集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

设计:张博

技术支持:吴俊泽

了解更多信息,发信息至邮箱:nandukechu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