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家孩子因为生病住院了,在儿科病房能随处见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动不动就哭闹的。

住院期间,但凡遇到一些自己不顺心,不满意的事情,就用哭闹来解决问题,导致整个病房区都能听到他们的哭闹声和家长的打骂声。

李玫瑾教授曾经提到,其实这样动不动就用哭闹解决问题的孩子,正是因为2-7岁的时候,父母没有帮助他们培养逆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还提到,其实孩子的智商、情商、逆商三种基本的技能和能力,尤其是逆商,可以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学业成绩,还有人生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得樊登也说过,逆商有4个维度来测量

1、掌控感

你是不是觉得这件事你可以掌控,你可以为这件事做点什么,例如你就很容易被一件小事气死或者击败,那就证明你的逆商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担当力

你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你是只会抱怨其他人,还是会选择去思考你的担当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影响度

这个逆境到底有多严重,会让你完蛋吗,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影响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持续性

就是这个逆境会持续多久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4个维度就是用来测量逆商的,其实现在也很流行“挫折教育”,就是因为不少家长看到逆商的重要性,觉得孩子们“抗挫能力差”“逆商低”,要强化他们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但在培养逆商过程中,家长容易进入一个误区,觉得让孩子多承受一些挫折,日后就会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举个例子,如果你让一个人坚持在一个没有鱼的鱼塘里钓鱼,每次都钓不到,每次还能信心满满地去钓鱼,在失败和重复错误之间反复,这其实并不叫逆商高,而是叫钻牛角尖。

所以培养逆商也需要找对方法,那应该怎么培养呢?

1、多给耐心

在培养孩子逆商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给予孩子一点耐心,等孩子完成对挫折的反馈过程。

有时家长看到孩子大哭大闹,就以为这是逆商表现的全部,但其实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除了要关注表现不好的时候,还要关注一些孩子内心的想法,跟孩子沟通下,对于这次的挫折,逆境,他是怎么想的,还可以鼓励他用倾诉或者写日记等方式排解他的负面情绪。

等他学会如何排解负面情绪,日后就可以选择其他方式,不一定非要通过大哭大闹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接受挫折

很多孩子遇到困难不懂如何处理,他不想接受,只想等父母帮忙解决,如果每次父母都满足孩子,只会让他们越来越依赖自己。

例如积木倒了,拼图拼错了,让孩子知道这是很平常,很小的事情,要学会接受。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知道,就算是家长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先要接受它,才能想办法去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提出多种解决方法

孩子的想法很简单,觉得眼前的事情做不好,或者做错了,失败了,他们的世界就很容易崩塌,但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会正视问题,并给予孩子提供多种解决办法,让孩子知道遇到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怎么解决。

而且解决的方法并不仅仅只有一个,等你提出多个方法之后,孩子的世界可能会豁然开朗,知道原来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这样就不会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4、借助绘本

除此以外,还可以借助一些绘本给孩子进行锻炼,现在很多关于培养逆商的绘本,都会用各种小故事来让孩子置身其中,知道自己面对不同的挫折,可以采取什么办法去应对。

只有我们提前跟孩子做了相关教育,他在面对的时候,才会有应对的措施,而不是一味地用哭闹来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我们不要指望孩子一开始就有很高的逆商,这个能力需要家长逐渐去培养,孩子爱哭闹不是问题,我们要找到哭闹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慢慢提升他们的逆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