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H Geriatric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Forum-2021

聚焦老年安宁技术 协同创新服务体系

2021京医老年安宁缓和医疗高峰论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9月,习近平对老龄工作做出重要指示。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需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组织开展疾病防治、医疗照护、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稳步扩大安宁疗护试点。北京医院作为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批准的“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依托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及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平台,在北京市卫健委的指导下,始终以老年安宁缓和医疗作为实践领域和研究领域的特色方向,有针对性地探讨和实践老年终末期疾病照护与尊严离世的现实问题,在医疗实践中寻找适宜的老年安宁缓和医疗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老年安宁缓和医疗服务体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益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2月26日,由北京医院、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主办,中国老年大健康智库、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协办的“2021京医老年安宁缓和医疗高峰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论坛以“聚焦老年安宁技术,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为主题,关注老年安宁缓和医疗的突出问题和难点,介绍和推广了最实用有效的老年安宁缓和医疗技术以及可复制的医疗模式,以期为老年安宁疗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临床实践组组长范芸、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教育培训组组长赖蓓、手术麻醉科主任华震、保健医疗部副主任邱蕾分别担任了论坛各部分的主持。会议当天线上参会人员逾3000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奚桓致辞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奚桓在开幕式中致辞指出,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提出要在国内推广安宁疗护的医疗模式。北京医院作为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在临床实践中践行着我院的理念和服务模式。此次高峰论坛是实践活动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不断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更适宜的老年安宁缓和医疗服务模式,推广先进理念,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我国安宁缓和医疗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论坛中,我院邀请了四位在国内安宁缓和医疗领域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发挥着引领作用的重量级嘉宾: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姑息(缓和)治疗暨安宁疗护中心主任李玲教授,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科室主任、肿瘤血液科秦苑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老年医学科宁晓红教授以及四川省安宁疗护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副主任陈慧平教授。此外,来自我院保健医疗部、老年医学科、手术麻醉科、康复医学科、肿瘤内科以及护理等学科的北京医院安宁缓和医疗团队成员分别在安宁缓和医疗内涵,与老年医学的衔接,国内外发展历史和可供借鉴的实践模式、经验等方面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并从临床实践出发,介绍了目前我院在门诊、病房、会诊、转介等工作中对安宁缓和医疗目标患者身、心、社、灵照护的实践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健医疗部主任医师齐海梅教授从文献回顾和临床实践体会两方面对缓和医疗与老年医学的对接和融合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缓和医疗与老年医学的概念、特点,二者的关系及侧重点,社会对生死理念的误区,缓和医疗和老年医学对接与融合的问题、对策和临床实践,并对未来的探索和展望给出了前瞻性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年医学科主任、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主任施红教授对国内外安宁疗护发展历史做了详细梳理,介绍了国外先进成熟的经验模式,并在政策法规、规范培训、支付机制等方面做了横向比较。同时也对目前国内安宁疗护服务存在的共同问题做了客观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我院作为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所做的工作,并对未来的进一步工作提出了希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李玲教授作为主持安宁缓和用药指南撰写的专家,对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的临床基本用药做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分享了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中关于老年人群用药的重要建议。包括如何与药师协作评估用药,如何选择更方便的剂型等。她强调,诊断要精确,用药少而精,非必要不用药,保障患者依从性,维持老年临终的尊严,使广大老年安宁缓和医疗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有了更多可以借鉴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科室主任秦苑教授的演讲令人感动,她指出安宁疗护的目标是致力于善终,即逝者灵安、生者心安。她通过梳理西方对于灵性的定义,发现定义灵性的核心在于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点明人是活在关系中的,相互链接是灵性疗愈的核心。随后,她总结了末期患者有关灵性和存在的问题、癌末患者的总体痛苦以及心灵创伤的成因、结局,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推出身体衰败心灵获得部分成长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临床实践组组长、保健医疗部主任医师范芸对我院安宁缓和医疗门诊做了详细介绍,在门诊一个月接诊的12位患者中,有8位患者坚持在家中离世,提示了高比例的居家安宁需求。随后,她对国内外居家安宁的情况做了全面梳理,包括上海社区/居家安宁探索的经验综述,北京德胜社区、蒲黄榆社区安宁疗护工作介绍,欧美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特色安宁,以及国内外居家安宁准入及服务规范,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居家安宁体系建设的多种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组长、老年医学科宁晓红教授教学式地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做安宁疗护会诊。从文献数据支持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有益作用,到介绍协和模式如何一步步发展。经过数年的探索,协和医院形成了院内安宁缓和医疗会诊的规范化实施流程,服务呼吸、心内、消化、肿瘤、妇科、急诊、ICU等多个专科的末期患者。宁晓红教授也详细介绍了安宁缓和医疗会诊前需要先理清哪些关键问题,会诊实施需要的条件,以及如何踏踏实实保质保量做好每一例会诊等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健医疗部副主任邱蕾结合具体病例展示了综合医院如何进行老年安宁缓和医疗服务。她强调不应忽视和患者相关的其他问题,包括细致入微的护理、兴趣爱好的维护、康复锻炼等,也包括去世后家属的哀伤辅导等。综合医院做安宁缓和医疗的优势在于多学科的参与,全程治疗中根据患者需要的不同,给予相对最好的专业支持,达到更好的照护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省安宁疗护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姑息医学科副主任陈慧平教授介绍了该院借鉴英国缓和医疗的服务模式,在26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建立起病房教育、居家服务的经验,并分享了团队探索完善社区服务、实现缓和医疗无缝对接的服务模式。陈慧平教授通过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了实现缓和医疗无缝对接的策略,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肿瘤内科护士长王培通过介绍2017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发布的《安宁疗护临床实践指南》,引出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行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并对指南做了概要介绍。随后,王培护士长通过分享我院肿瘤内科病房里的两个真实案例,详细介绍了我院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护理实践。在实践中,她总结到,在安宁疗护服务中,护士的定位是评估者、教育者、实施者、协调者、观察者、发现者和研究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术麻醉科主任华震教授打破了一般医师了解的传统三阶梯止痛治疗的思维定势,介绍了成熟的镇痛新技术。他强调三阶梯镇痛不应过于照本宣科,要尽可能缩短疼痛治疗调整的时间,减少调整的步骤,以使患者更好地得到镇痛服务,提升生活质量。此外,他还指出疼痛往往不是单一的因素,可通过了解精神心理因素,综合针灸、芳疗、音乐等多种方式缓解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马钊对康复医学在安宁缓和医疗中的作用做了全面的介绍,提出了大康复理念,对于晚期疾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行动能力也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姑息康复可以起到减轻症状,提升患者情绪等正向作用,需要及时请康复科评估何时介入。对于临终患者,康复医学科可以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适宜的物理治疗,改善患者的衰弱状态。此外,对于照护者的康复指导,也是安宁缓和医疗服务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教育培训组组长、保健医疗部副主任医师赖蓓梳理了国内外先进的安宁疗护培训体系,指出我国内地目前整体仍存在明显差距,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构建理论体系和实践步伐,有机整合现有各模式团队资源,构建中国特色安宁缓和医疗培训体系新框架。她提出通过个人与团队积极持续的互动,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相长。在培训平台的建设方面,她提出应将线上授课与线下实践结合,构成交流、总结、反馈、完善的良性循环,并有全程和灵活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此同时,她还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次就未来逐步推进的培训计划做了展示。

论坛最后,老年医学科主任、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主任施红教授在总结中指出,生老病死是生命不可分割的阶段,如何减少老年人在生命终末期的痛苦,提高老年人的临终生活质量,让老人有尊严、少痛苦的离世,是安宁工作者的责任,也是百姓的基本人权,更是老年医学科为老年人提供全人、全程医疗服务和照护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为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我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在院内组建了多学科团队,更联合多家合作单位共同推动了门诊、病房、三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居家联动的实践落地,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设计了未来北京市安宁疗护培训体系的初步框架。相信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中心将在未来逐步贯彻安宁疗护的思想理念,把教育培训、临床实践工作做到实处。在中国老年大健康智库和北京荣德利生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将希望从事安宁疗护、老年医学的医务人员汇聚到一起,共同为老年人在最后阶段得到身心社灵的照护和优逝而努力。

此次论坛是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届“京医老年安宁缓和医疗高峰论坛”。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找寻健康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交流平台。未来,中心计划每年开展一次学术研讨会,将京医老年安宁缓和医疗论坛品牌化,抱持着“让每位老人尊严离世”的愿景,围绕老年安宁缓和医疗的相关专业和领域,为同道搭建一个专业的学术探讨及交流平台,发挥我院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及北京市安宁疗指导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老年缓和医疗技术及安宁疗护实践能力。

撰稿:宋刚、吴一楠

审校: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北京医院)范芸、赖蓓

主编:李晶 监制:李赵城

编辑制作:宣传处 吴一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