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习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并从什么是责任担当、为什么要责任担当、怎么做到责任担当等方面,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对推进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有担当,要有过硬本领,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队伍里面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党员干部必须努力探索解决新的各类问题的本领,而获得新本领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把自觉学习与肩负的历史重任结合起来,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增强从理论中汲取营养的能力,做时代的弄潮儿。

有担当,要有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一个党员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使命,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主动作为,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

有担当,要有踏实苦干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青春没有实干,梦想就是空想”。埋头苦干不吃亏,踏实肯干有作为。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实干精神,在行动上脚踏实地地干,实实在在地做,不搞花架子。只有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发扬“老黄牛”的精神,埋头苦干,在实践中磨炼意志,丰富阅历才能无悔于我们的青春,实现我们的梦想。

有担当,要全心全意为民无私奉献,年轻干部要从“十个坚持”中汲取为民服务的“奉献力”。建党百年,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矢志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抗日时期的革命烈士,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奋进青年,再到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扶贫干部.他们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着青春热血。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学习百年历史长河中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坚持当老百姓的“贴心人”,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自觉拜人民为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责重山岳,能者当之。想担当是一种高度负责的境界,敢担当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勇气,会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组织把自己放在岗位上,是责任、是信任、是重托。一定要培养敢担当的自觉、涵养敢担当的襟怀、练就善担当的本领,更好地完成任务、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