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25周年”纪念会上,爱国将领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找到了周总理,泪流满面地向周总理提出了一个诉求。

杨振民对周总理说:“即使过了这么多年,我仍不甘心,西安事变的真相至今众说纷纭,为了拆穿蒋介石的谎言,我们应该把当时的事实材料整理出来,将西安事变的真相昭告天下。如果现在不做,等以后经历过事变的人都不在了,那就更加困难了,希望总理能够考虑。”

杨拯民向周总理诉苦为的是给父亲正名,驳斥蒋介石多年来对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的污蔑,将事变的真相昭告天下。那么杨拯民说的西安事变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拯民

杨拯民1922年出生于陕西,是杨虎城的长子,他的母亲罗佩兰在他四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杨拯民从小就跟在父亲杨虎城的身边。

杨拯民小时候身体不好,体弱多病,所以杨虎城请了个武师,从小教他武术,时间长了,杨拯民的体格也渐渐强壮了起来。

杨虎城和张学良两人关系非常的好,张学良对杨拯民也是十分的宠爱。有一次,杨虎城要带杨拯民乘车去军营,正好遇到了张学良,便上了张学良的车。

张学良开车,杨虎城坐在副驾驶,杨拯民和副官坐在后排。张学良看到虎头虎脑的杨拯民,就开起了玩笑:“小家伙,现在车中的人就你的官最大,我是你的司机,你父亲和我的副官是你的警卫,你十分有派头啊!”由此可见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关系有多么的好。

1936年7月,年仅14岁的杨拯民因为摔了一跤而得了神经衰弱,杨虎城为了给儿子治病,将他安排到了日本去看病,顺便考察下日本的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拯民到了日本后,见识到了日本发达的工业,同时他也发现当时的日本人十分看不起落后的中国,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这让杨拯民十分无奈。此刻,他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给他起名为“拯民”。

其实西安事变发生时,杨拯民并不在现场,他当时在北平治疗阑尾炎,所以整件事的过程他并不清楚。

等他治好病回到西安时,张学良已经被带往南京,而他的父亲杨虎城此时也被迫离开部队,等待着出国考察。

出国前一晚,杨虎城特意把杨拯民叫到自己的房间,交代了许多事情,并让他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

第二天,杨虎城登上了去欧洲的轮船,从此以后,杨拯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父亲,这也是他们父子二人的最后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杨虎城多次申请回国抗日,可全都被蒋介石拒绝了。虽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批准,但是抗日心切的杨虎城最终还是擅自回了国。可是刚回来,他就被蒋介石给抓了起来,关到了南昌,后来又转到湘、黔、川等地,被囚禁了长达12年之久,期间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携幼子杨拯中尝试过营救他,当也被蒋介石给抓了起来,最终折磨至死。

1949年9月6日,国民党撤离重庆前,蒋介石下了残杀令,秘密杀害了被关押在渣滓洞中的杨虎城,以及他年幼的子女杨拯中和杨拯贵。

而杨拯民在此期间被送到了抗大学习,一直在求学,后来也参加了解放战争,所以他对父亲的遭遇一无所知,期间他也一直在打听和寻找自己的父亲,直到重庆解放后,有人在“戴公祠”找到了杨虎城的遗体,他才得知了父亲的下落。

后来杨虎城将军的葬礼也是在周总理的特别指示下,才能顺利大葬,所以杨拯民对周总理的这份恩情也一直铭记在心。而杨拯民之所以在1961年当着众人面找周总理诉苦,完全是被蒋介石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蒋介石来说,西安事变是他这一辈子的耻辱,为了挽回自己在国人心中的形象,他让自己的秘书长陈布雷凭空编写了《西安半月记》。并在1937年的一次会议上公开说起西安事变的过程,并且还给参会者每人一个小本子,说这是他每天的日记,记录了西安事变的真相,而这个本子就是《西安半月记》。

蒋介石要求陈布雷在《西安半月记》中把自己写得高大伟岸,要写出张学良和杨虎城误解了自己想要抗日的决心,以下犯上想要夺权的野心,还有自己是如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劝说他们,让他们悔过。

起初陈布雷想以自己没有去过西安为由拒绝替蒋介石编造谎言,但是蒋介石则表示按照自己说的写就行,陈布雷无奈之下也只好替他书写,并在1937年2月11日写完了稿子,又经过了半个月的修改,最终在2月底完成了《西安半月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些对张学良和父亲杨虎城的无端职责一直在折磨着杨拯民,所以他便希望周总理在西安事变25周年之际,替杨虎城和张学良二人平反,拆穿蒋介石的谎言。

周总理听完杨拯民的诉求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就指示党内当时去西安谈判的代表和国民党的谈判代表,以及亲历西安事变有关的将领们共同出面,将当时的实际情况整理出来,还原事情的真相。

也正是周总理的处理方式,拆穿了蒋介石的谎言,让《西安半月记》沦为了天下人的笑柄,告知了世人们西安事变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