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播出之后,网上质疑多于赞誉。

虽在10集之后,剧集水准缓缓提升,但大部分观众都被前2集的慢镜武打戏劝退,再也没有耐心接着追剧了。

纷纷扰扰之外,豆瓣6.0的评分似已定调。遥想开播前的“爆款预定”架势,不免有些唏嘘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顶级IP到平庸剧集,《雪中悍刀行》侧映出男频武侠爽文改编的道阻且长。

1

男频爽感与性别分寸

俗话说,男纵横起点,女晋江潇湘。

纵横中文网和起点中文网的小说更偏向男性读者的口味,以玄幻/武侠占多数;而晋江文学城和潇湘书院的受众是女性读者,恋爱甜宠文更多。

《雪中悍刀行》的原著出自网文作家烽火戏诸侯之手,是纵横中文网的热门小说,亦是一部标准的男频文。

男频文的核心是少年之成长,成长路途上的金手指加持,让读者愈读愈爽,陪伴主角从寂寂无闻成长为一方豪杰。这一路,亦少不了红袖添香,各路女子不欺少年穷,纷纷为他倾倒。

《雪中悍刀行》也不例外,它讲述了世子徐凤年历经坎坷,终成北椋王的故事。

小说中的爱恋关系呈1VSN的模式,徐凤年的“后宫群”包括:前朝亡国公主姜泥、天下第一美女南宫仆射、靖安王妃裴南苇,最早迎娶入门的王初冬和陆丞燕,以及徐府丫鬟青鸟与红薯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剧照

男频文之爽感,其一来源于成就霸业的顺利,其二来源于各路女子的示好。

然而,当男频文改编为剧集,事业线和爱情线的问题浮出水面。

过于顺滑的事业线,在书里给人一泻千里的观感,在剧集中便失去了一波三折的矛盾魅力;而爱情线更不可能以三妻四妾的方式呈现,必须在诸多女性主角中提拔一个作为男主的毕生挚爱。

目前来看,《雪中悍刀行》的问题恰恰集中于这两点。

先说事业线。徐凤年游历江湖三年后,以世子身份华丽回归。父亲徐骁早已为他勾勒好了未来蓝图,如何一步步独揽大权,接过北椋旗帜。

虽然徐凤年天性聪颖,但事事都不如父亲考虑得周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剧照

徐凤年三番五次遭遇刺客,判断出对方是在觊觎北椋权势;徐骁更进一步,早早在刺客团里安插了自己人,将一切计划妥当。

徐凤年两次闯荡江湖,都是一副闲云野鹤的模样。因为父亲早已替他安排好了最贴心的保镖,前江湖人老黄和剑神李淳罡都甘愿被他调遣,身边还有青鸟、舒羞、魏爷爷等忠仆。

徐凤年在青城山自信满满独闯青阳派,观众指望着他在涉险中成长,可buff又来了。

首先,掌门人吴灵素表明,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不会为难他;随后,远走多年的姑姑出来认亲,指出吴灵素是徐凤年的姑父,还说一切尽在徐骁的掌握中。

一而再,再而三,观众便会心生厌倦。徐凤年屡次涉险,不会再引起心理波动,反正一切都有其他人兜着。

再来说爱情线。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后,《雪中悍刀行》着重渲染徐凤年和姜泥的青梅竹马•欢喜冤家•双向奔赴感情线。

亡国公主和灭国世子的感情,本是爱恨交加的情感,充满了张力与博弈。但剧版姜泥被设计为一个不谙世事、大大咧咧、嗜钱如命的天真小姑娘,虽然嘴上每天都嚷着“刺杀徐凤年”,但实施起来犹如过家家。

再加上女演员挑选的失误,男女主角之间毫无火花,主CP线沦为鸡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剧照

男频文的倾向是:重男主,轻女性,后者往往摆脱不了工具人的命运。

改编为剧集后,仍有阳盛阴衰之意,“挂件女主”时时有。

男频文的受众大多为男性观众,可电视剧的受众大多为女性观众,于是,男频文改编剧便面临着丧失性别分寸感的局面。

以《雪中悍刀行》为例,开播前网上就流传着书中台词截图,意欲证明这部作品对女性观众的不友好,引发一轮避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博@男明星爹味发言bot

开播后,虽然大部分“辱女”台词都未出现,但配角老黄的一句“姑娘好生养”又引发众怒,掀起了二轮抵制。

其他女性观众则失望于剧中女性角色的平面化:

担不起女主、毫无家国大义、谈不了势均力敌恋爱的姜泥;

符号化的青鸟、红薯与舒羞;

戏份少如过客的南宫仆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剧照

比起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每一个女性角色都不太饱满。

2

武侠权谋,两手皆空

江湖戏与庙堂戏的结合,是《雪中悍刀行》的另一个显著标签。

从“雪中谈英雄,比武论英雄”的宣传语来看,它想一手抓武侠戏,一手抓权谋戏,将二者巧妙融合。

但想法和实操间,差距不小。

《雪中悍刀行》的成片效果是:武戏参差,文戏绵软,两手皆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剧照

中国人对武侠的热爱,可追溯到千年之前。

《史记·游侠列传》里如此阐明侠义精神——“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如果说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打破了旧派武侠的窠臼,为新派武侠打出一片天;那么近二十年来的网络武侠作品,则依托于金庸古龙的武侠遗产,融合了多种类型元素,创造出了古仙武侠。

具体而论,《雪中悍刀行》也算是古仙武侠,它脱胎于传统武侠,又加入了一些玄之又玄的元素。

如徐凤年跟随楚狂奴学习刀法,李淳罡教姜泥剑法,此为写实元素;而武当派掌门将大黄庭真气传送给徐凤年,则是比较虚玄的桥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剧照

剧集播出后,又宣扬出了“武侠公路片”的概念,指的是徐凤年的冒险一直在路上,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士:如李淳罡、吴灵素、王仙芝等等。

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新鲜。

在前辈古龙的作品中,主角们也经常一路游历( 如傅红雪、叶开和楚留香 )。过客们偶尔与他同行一段路,然后再告别,回到自己的路途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边城浪子》剧照

写江湖儿女,《雪中悍刀行》还算合格;武侠动作场面,它的水平却参差不齐。

前2集里逼得观众打倍速的武打戏,在此不必赘述;14集以后的武打戏有所进步,但过于注重写意。

雨中,李淳罡大战符将红甲。后者裹在笨重的盔甲里,行动犹如游尸;前者从马车中轻盈跃出,雨水被玩弄于弹指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剧照

正如导演在访谈中强调的写意感,“我在传统武侠的范畴里,让动作戏更飘一点,写意一点,尽量招式更有飘逸感……写意并不是抛弃形象真实,而是超越真实,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来揭示故事的情感本质。”

导演的预估和观众的所求,显然存在鸿沟。

在倍速播放的时代,拳拳到肉的武打戏给人落地感,而虚无缥缈的武打戏消耗了大家的耐心。

( 编剧 )王倦+( 主演 )张若昀的班底,很容易让人抱有与《庆余年》水准持平的期待。但《雪中悍刀行》的权谋戏,没有复制《庆余年》的流畅,更别提和《琅琊榜》之类相提并论。

权谋戏的重点,是群戏和欲望。

《庆余年》中,庆帝善于隐忍、陈萍萍气冲云霄、长公主手段狠辣……人人都有欲望,而权力流动在主要角色间,增添了剧情的悬疑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余年》剧照

《雪中悍刀行》里,徐凤年和徐骁的运筹帷幄,敌对方的明枪暗箭,只体现在台词里。

并且,神化了徐骁的谋略,弱化了对方的见招拆招,给人敌我势力悬殊、乃至不战而胜的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雪中悍刀行》剧照

江湖戏难写,庙堂戏难写,两者融合更是难上加难。

近年来,表现较为出色的是《少年游之一寸相思》。

前期聚焦于少年勇闯江湖、组团完成任务;当男主角左卿辞揭开侯爷之子的隐藏身份时,剧集顺利搭上了朝堂线。

江湖所谓名门正派的压迫,和朝廷所谓皇家势力的伪善,在剧集后半段合二为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游之一寸相思》剧照

从目前来看,《雪中悍刀行》演到了20多集,庙堂线仍然羸弱。

徐骁的英勇过往、北椋和京城的微妙对立、西楚西蜀北莽的复杂关系,都只是草草提及。

也许,《雪中悍刀行》在剧集中段以后会持续发力,在拉胯的开局基础上略有进步。但流失的观众难以追回,逆风翻盘并非易事。

欢迎投稿,影评、剧评、书评、综艺观察等均可,一经选用,稿费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