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孩子会跑会跳之后,终有一天会开启他社交生活,同时也将面临各式各样的社交问题。

特别是上学之后,每个家长都难免会担心孩子在学校里是受不受欢迎,会不会被孤立......

韩国高分电影《我们的世界》,向无数家长揭开孩子世界里“孤立与被孤立” 不为人知的一面。

故事中的李善是个平凡的女孩,长相普通,成绩普通,家境普通。

在班级中,她没有存在感,也没有朋友。

为了极力融入以宝拉为首的女生小团体,李善拿着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跑去给宝拉祝贺,结果却发现,她拿到的是一个被戏弄的假地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孩子的世界纯真善良,谁料竟也充满恶意。

更可怕的是,不知轻重的孩子,常常伤害了对方,却毫不在意。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暑假,李善认识了转校生韩智雅。为了能够获得友谊,李善说服妈妈,让好朋友住在了自己家里。

朝夕相处中,两个小女孩成为了好朋友,随着时间流逝,好朋友之间也发生了摩擦。离异家庭的智雅,看到李善能够在妈妈怀里肆意撒娇,嫉妒之心油然而生。

她开始有意无意中伤李善,嫌弃李善家没有空调,嫌弃李善没有手机……裂痕悄悄在小伙伴之间产生。

终于等到开学,智雅转到了李善的班上,正当李善充满期待迎接自己的“好朋友”时,智雅却有意避开了。

智雅发现李善是班中被孤立的一员,为了自己不被孤立,她转身投入了以宝拉为首的小团体。

可李善还在努力挽回,她拿出自己积攒的所有零用钱,还偷偷拿了妈妈的钱,买了昂贵的礼物准备送给智雅。

但真诚再一次被伤,兴冲冲来到智雅家的李善发现,那个对自己说不过生日宴的好朋友,早已请来了班里的其他同学……

李善黯然转身,默默离开,她背影,令人无比疼惜。然而对于发生的这一切,李善的父母却从来不曾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有调查显示:5%~6%的孩子都曾在集体中被孤立过。也许是一件很小的事,也许是一句随意出口的话,也许根本没有任何原因,孩子就会平白无故受到其他小朋友冷落。

那么,如果发现孩子在学校被排挤、被冷落,身为家长的你,又会怎么做?

不以为然,孩子误入“丛林”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似乎是孩子间再寻常不过的事,也因此很多家长可能会不以为然:没什么大不了,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

孩子社交受困,父母却从不过问,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让孩子误入“丛林”,迷失自己。

关于“丛林法则”强大而无形的威力,社会心理学曾做过一个著名实验,完美阐述了由同伴压力带来的强大影响:

实验招募了一个年轻人参加视觉测试,一同参与的还有研究院的几位工作人员。实验过程被精心设计,每一次提问,被安插的工作人员总是先于小伙子回答问题。

测试开始阶段,研究人员只给出了一系列简单的视觉问题,诸如线段长短比较等,大家的回答保持一致。

然而,在正式测试开始后,被测试的工作人员故意给出一致的错误答案,而作为真正被测试者的小伙子,碍于同伴的回答压力,虽然明明判断出了错误,但最终也莫名其妙给出了相同的错误回答。

并且,该实验进行了很多场测试,最终发现只有1/3的被试者能够坚持自己的答案,更多的被试者都选择了对大家保持一致的错误答案。

而这就是强大而无形的“丛林法则”影响力!

孩子进了幼儿园开启社交生活,他们渴望融入群体,渴望被接纳。

很多时候,孩子甚至会为了追随某一个团体,失去自我判断,不惜违逆内心,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疯狂行为。

就像《我们的世界》中,李善为了融入宝拉团体,偷偷拿妈妈的钱,试图买礼物讨好同伴。

有群体的地方,就一定存在“排斥”与“被排斥”。为人父母,还是需要关注孩子,及时对孩子做好适当引导,帮助孩子避免潜在社交威胁。

远离社交误区,帮孩子做双向疏导和沟通

3岁的时候一群小朋友在小花园里跑着玩,还没有什么好朋友的概念,只要是一个班的,就能融进去追逐打闹。

当有人说,你不是我朋友了,另一方也全不当回事,扭头就去找其他人疯跑。跑一圈再回来,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但是到了4岁,事情明显变得不一样了,孩子们敏感了很多。而且,对于被孤立、被冷落、被欺负,每个孩子的感受都变得更敏感了。

比如CC某天她去的晚,先去的几个小朋友站在一个高高的石墩上在玩,玩什么呢?就是互相打闹着说,你是我的小XX:“你是我的小花花,你是我的小萝卜,你是我的小XXX…”

这就是孩子们的玩耍方式,简单而有趣。

CC站在石墩下面仰头看,开开心心的大叫小朋友的名字,可是大家玩得正high,没有一个人理她。

在一旁的老母亲亲眼见证了她由极度渴望参与,到不能融入渐露失望之色的全过程。

小人儿默默的低下了头,有要哭的迹象,于是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直接加入小朋友们呢?

她回答:她们都不跟我玩。

并没有啊,你都没有试着加入,怎么知道大家不跟你玩呢?

我叫了他们的名字,他们都不理我。

那是因为大家都没注意到,你也上去,自然就一起玩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我怕...”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交误区,当自己被忽视的时候,就以为自己被孤立了。

但其实,3、4岁的孩子虽然已经可以共同玩耍,但是,大部分还是只顾得到自己,顾不到别人。

那些嬉笑打闹成一团的、那些得到玩具乐在其中的,不会想到旁边还有个被忽视的孩子。

这些都不算是刻意的孤立,但是给孩子当下的感觉就是,我被孤立了,他们不喜欢我,不跟我玩。

3、4岁的社交冲突,大人尽量不干预,但是很多社交误区,是需要父母给孩子澄清的。

不然对于心思比较敏感的孩子很容易留下阴影,或者给自己贴上不受欢迎的标签,慢慢孩子会主动疏远群体、不敢融入。

所以,后来我跟CC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怕可交不到朋友哦,不然妈妈抱你上去试试?试试他们是没注意到你,还是不喜欢你?

虽然还是心中忐忑,但她也是想参与的。

我把她抱上去,插了句嘴:CC也来啦!朵朵是CC的小什么呀?

CC回答:你是我的小萝卜!

朵朵也立马回应,你是我的小白菜!

本就都是平时玩的好的朋友,自然你来我往的就加入其中了。

回家的路上,我安抚CC,大家是不是没有不喜欢你?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是不是就一起玩起来了?

对很多父母来说,可能学校中学习好还是其次,孩子在学校过的是不是开心,有没有社交问题,才是最让人操心的。

因为,如果后者有问题,奠定的心理阴影是一辈子的。

尤其是幼儿园这个阶段,几乎奠定的是孩子今后与人相处的模式,而且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社交认知是有很多误区的,父母千万不能大意。

就像上面CC的情况,日复一日的玩耍,类似的情况,或者反转的实例几乎每天都有。而我们有的是机会,帮孩子做双向疏导和沟通。

帮助孩子调节好情绪,正确认识自己

没有一种人际关系的状态会永恒不变,孩子会在人群中会受欢迎,孩子也一定会在人际关系中受到挫折。

孩子如果被长期孤立,容易对性格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被孤立的孩子常常会因此受到比较大的伤害,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调节好情绪呢?

/宜 · 情绪疏导

/忌 · 情绪批评

情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大人孩子皆有之。当孩子有情绪来袭时,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状态。

我知道此刻,老母亲爱唠叨的坏毛病得改一改,绝不能责备「你怎么这么没用」或「这点小事有啥好不开心的」。

孩子需要的是被关注,被理解,被共情。情绪宜疏不宜堵,合理的宣泄和释放,是处理情绪的第一步。

/宜 · 聆听 + 引导

/忌 · 暴怒 + 训斥

家庭是孩子学习沟通的启蒙课堂,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重点,引导孩子自主思考的过程才是关键。

我们不要急着去当裁判,而是要去引导孩子们自己表达出感受和需求,在情绪缓和后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冲突的时机好好地引导孩子如何更好地面对冲突,解决冲突。

/宜 · 自主解决

/忌 · 干预纠纷

当孩子之间产生矛盾时,家长不能当小事一笑而过,也不能当直升机空降干预,而是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交往中的各种矛盾。

不要替代孩子处理冲突,尽可能让孩子独自去学会如何面对交往上的小问题。要放手,但不要甩手。

/谈谈“同伴压力”

/培养独处能力

同伴关系是孩子建立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从同伴的反馈中,孩子学会逐渐认识自己: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吗?还是一个被讨厌的人?

当孩子遭受排挤,内心的失落感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从而在潜意识里否定自己:因为我不好,所以小伙伴不喜欢我。

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信念,所以家长如果发现端倪,可以毫不避讳地跟孩子谈一谈关于“同伴压力”这个问题,让孩子明白:

人会产生这种心理很正常,但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必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更不必担心别人会因此而疏远自己,让孩子从小明白尊重自己的重要性。

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说:“独处是一种特别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多见。我向来羡慕那些拥有内在资源、可以享受独处的人,因为独处能给人一个独立空间,一份自由。”

孩子虽然需要社交,但家长也需要培养孩子独处能力。有独处能力的孩子不怕孤单,他们总能在一人的世界里学会自洽相处。

与此同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明白“独处”与“孤独”的不同。独处是一个人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孤独,哪怕和很多人在一起,内心依然感觉孤单。

当一个孩子在心理上站稳了,他才会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既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肯定自己的优点,充满动力地去成长,在起起落落的人际关系里,从不自我迷失。

好的社交体验,能带来有益身心的成长。负面的社交境遇,则会伤害到孩子将来为人处世的心态。

但成人有成人的江湖,孩子也有孩子的天地。孩子终究要长大,我们也没办法陪伴我们的小超人去经历成长中每一个打怪升级的时刻。

但在他初踏社交小社会的这个阶段里,我们却可以引导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友情中的纷纷扰扰。不妨调整姿势,做孩子内心最强有力的后盾。

关注孩子内心,用润物细无声中的教育,武装孩子心智,激励孩子勇往直前。

愿我们的孩子,既能如奥特曼般的捍卫正义,也能拥有钢铁侠般强大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