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在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留下足迹的文人墨客从未间断,而在这些人之中,又有一些人不但留下了足迹,他的思想或作品还影响了后上千数百年。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先贤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品格或以文字、字画留存于世,或口口相授,使得华夏子孙即使生于不同时代,仍然能在经典著作中汲取前人思想之精华,推动着历史车轮不断向前。

“典籍不应束之高阁”,有书秉承着这一理念,编著了《典籍里的中国》系列书籍,此书从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里面,选取“文化圣贤”、“帝王将相”、“巾帼佳人”、“名人知己”四个维度,解读历史上的人和事,目的在于让典籍不再䀲涩难懂,让现代人爱上历史,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可以拓展我们的人生长度和宽度,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编者有书,它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有书APP、有书共读、有书空间、有书新媒体矩阵四大业务模块,目前已经汇聚6000万粉丝用户,在业内首创共读+模式,以用户即会员的终身成长服务体系,帮助人们持续、系统、高效地获取知识,提升思维认识,改善现状。《名著》是有书公众号的代表性栏目,以“讲历史、评古典”的形式带领国人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历史。《典籍里的中国》正是其中之精华荟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系列之一《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从典籍里走进你我不知道的中国文人圣贤的思想世界:

中国文人名人荟萃,作为教育先贤,有一个人是一定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孔子。孔子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一直影响到两千多年后的现代,如今,儒家思想更是传遍世界。“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正因孔子有“自成一派”的思路,才有其名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的“儒”家学说才得以薪火相传,思想才能发扬光大,一直传承到今日,将来亦会继续传承给后来者。

当然,诸子百家不只有儒家,还有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墨家等 ,这些学派对现代或多或少还有借鉴的意义,这正应了书中所说的:“历史不会辜负任何一丝光亮,终有一天云开月明,朗照乾坤。”

历史总是向前的,儒家发展到宋朝,便迎来了朱熹时代,我们可以不知道朱熹发表过何作品或者立过何种学说,但我们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应该不会陌生,而朱熹对这四本书进行批注后,影响了元明清三个时代的科举考试,影响可谓巨大。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却让王阳明产生了怀疑,从而悟出了“知行合一”“心学”等学说,将儒学推向另一个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本书中,还提到了文学名家,特别是唐宋八大家,从韩愈到曾巩,作为文人代表,他们是我们教科书的常客,而他们的作品更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文化的传承当然少不了艺术,《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里便有艺术名家这一篇章,从汉代的李延年到魏晋时代的王羲之、顾恺之,还有欧阳询、米芾、赵孟頫及汤显祖,从音乐到书法、绘画、戏曲各有提及,他们不但是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亦是在某一领域带来变革的关键人物。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这些艺术家,则是将生活中的美变得更美,他们的名字亦在艺术的历史长河永远闪耀着光芒。

除此之外,本书亦收集了《离骚》《长恨歌》《三吏三别》《破阵子》等文学作品,并用独特的角度解读其背后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让大家对经典作品又有了新的认识。

《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将一个个文人圣贤汇集于一书,并对他们的思想、精神文化进行深度的解读,带着我们走进先贤的世界,在书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有些人或生不逢时,又或者怀才不遇,但他们心中自有一片广阔天地,一时的沉寂亦掩盖不了他们的光芒,历史不会辜负任何一丝光亮,这就是所谓时势造先贤吧,而他们坚韧的品质正是后人所要学习的,而他们的思想经过千锤百炼后仍闪耀着光亮的便是值得后人细读深耕。

熟读经典,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了解典籍里的先贤、英雄人物,让我们能以史为鉴,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学史使人明志,经典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