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 记者黄晓庆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内江市2021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情况的通报》,2021年第三季度四川省内江市评估得分为80分,位列中等城市第一档第3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对内江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可与鼓励。今年以来,内江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探索“互联网+垃圾分类”新模式,建立“户分类减量投放、保洁员上门扫码回收、智能车辆分类运输、就地资源化利用加集中资源化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以及全程智能化监管的运行管理体系,用数字赋能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方便快捷还实惠

让垃圾分类有吸引

马女士家住市中区一居民小区,每天她出门买菜的时候,就会顺便把家里平时不用的纸壳、易拉罐等带上,来到楼下智能垃圾回收箱前,将可回收物投进相应的投放口后,她的账户上就有收入进账。

不仅仅是城区,农村垃圾分类依然方便快捷。在永安镇尚腾新村,400户村民家门口都放着一个带着该村特殊标志的分类垃圾桶。每个垃圾桶都有一个唯一的电子标签,拥有自己的“身份证”。

正确分类后收集的垃圾将实行积分制,投递时自动积分,系统同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积分信息,定期向村民兑换现金或实物,居民也可用手机登入指定系统,查看自家垃圾积分兑换情况。

内江推行“甜城码上收”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以来,全市大部分公共机构、居民小区、村(社区)已成为“甜城码上收”的活跃用户,全市生活垃圾实现了95%以上的有效收集和准确统计,“码上收”已成为全体市民新的时尚体验和行为习惯。

基础设施很给力

让垃圾分类有保障

有了健全的垃圾处理制度和智慧化的回收方式,还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才能让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

前端投放设施配置到位。规范设置分类垃圾桶10.48万个,分类投放点1728个,完成升级改造1573个,90%的站点已完成迭代升级和分类改造。

中端收转体系更加完善。建成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24个,配备各类垃圾转运车1049辆,对垃圾实时收集、压缩和转运。

末端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针对可回收物,通过整合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授权“甜城码上收”运维权限,分片划格打造“甜城码上收绿岛”,形成线上呼收、交投,线下快捷上门服务收购处置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针对有害垃圾,选定收集贮存试点单位开展项目建设;针对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在投资22.56亿元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1个,垃圾填埋场2个,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1个,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9个(22个站点)的基础上,2021年9月新投资4.6亿元建成资中垃圾焚烧发电厂并试运行。目前,全市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督查齐上阵

让垃圾分类有效果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阵地式宣传,内江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基层党员、志愿者、学校师生、社会热心人士等各方力量开展垃圾分类“蒲公英”行动,先后组织开展“志愿者宣传进机关”、“百名书记讲垃圾分类”等活动,让垃圾分类知识如同蒲公英种子一样广泛传播。

提高民众认识的同时,加强政府各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内江市垃圾分类工作今年起纳入了全市目标绩效考核体系,从今年5月起,每月对各县(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暗访督查并排名,督查发现的问题实行点对点、面对面带图反馈并限期整改,排名结果公开通报并写入垃圾分类专报。

内江市城管执法局主要领导带队,两月一次到全市各县(市、区)开展垃圾分类现场督导调研,针对各区域不同实际和工作推进情况,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