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福县城东八里的道溪河边,有一座大坟,坟前有一块高八尺、宽四尺的大碑,上面刻着:“楚大夫宋王墓”六个大字,这就是当年楚国大夫宋玉的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当年宋玉死后,四邻八乡的人都来为他吊丧,请来了九九八十一个和尚道士,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斋。出柩的这天,由八八六十四人抬着六六三丈六尺长的龙杠,准备把灵柩埋到木鱼山上去。

百姓们怀念这位敢于为民请命、为民申冤的好人,远近的人都赶来为他送葬。人们的哭声由小变大,送葬的队伍越来越长。前头到了木鱼山下的沙溪河边,后面的还在宋玉城内。

想不到哭声震动了天廷,闹得玉皇大帝烦躁不安。急忙传令:“凡间何事?这般喧闹,快去查访。”殿前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二仙领旨,打开南天门,看到这么热闹的送葬队伍,就回转天廷,向玉帝奏道:“此乃凡间三哭丧事。”

站在一旁的太白金星出班奏道:“此乃为楚国大夫宋玉的哭丧声。”“哪个宋玉?””就是那个才华盖世的楚大夫宋玉!”玉帝“嗯”了一声,千里眼和顺风耳又禀告道:“大王,凡民还准备把宋玉葬在木鱼山顶……”

“放肆!”二仙话没讲完,玉帝大声道:“凡夫俗子,怎敢葬于山顶!”回头吩咐太白金星:“快去驱散送柩的人群,把棺木击碎,以儆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白金星驾云来到灵柩上空,他看到送葬的人如潮水,心中暗想:宋玉虽是凡夫俗子,但生前不畏权势,且又才华盖世,凡民为他送葬,一不是宋玉的罪,二不是老百姓的过,怎么能把他的棺木劈开呢!又想:玉帝圣旨不敢违犯,只好用大雨驱散送柩的人群,把灵柩葬在木鱼山下的沙溪河边,那里山水相接,不是更好吗?想到这里,马上召来东海龙王和移山大神,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下。

送葬的人们伴着灵柩来到沙溪河边,只见天上红光一闪,抬柩用的新麻辫齐刷刷断哒。紧接着一团乌云滚来,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黄豆大的雨点夹杂着狂风向人们扑来,送柩的人们只好放下灵柩去躲雨。

太白金星见众人离开了灵柩,便按落云头,招来天宫歌女,按天宫丧仪在宋玉的棺木前唱道挽歌。再由移山大神从泰山移来一座小山,把棺木牢牢盖住,又从自己的头上扯下一根头发,吹了一口仙气,这头发就变成了一块长八尺、宽四尺的石碑,天仙捧上笔墨,太白金星挥手在石碑上写下了:“楚大夫宋玉墓”六个大字,太白金星在写“玉”字的时候,忘了打一点,把个“玉”字变成了一个“王”字。

后人也就将错就错,念成“宋王”。“宋玉城”读成“宋王城”、“宋玉墓”读成“宋王墓”。

太白金星写完后,不小心溅了一点墨在手上,就顺手抽了几朵油菜花去楷手,楷完后就朝沙溪河中一甩。这油菜花马上就变成了一群黄花鱼,鱼背上还有几个墨点,据说就是太白金星洒在它们身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趣的是:每年到了油菜花开的时候,成群结队的黄花鱼就从道水河里逆流而上,来到沙溪河中去朝拜宋玉墓。直到油菜花谢了,它们才回去。

“四月四日菜花黄,黄花鱼儿朝宋王,本来朝宋玉,错说朝宋王”的民谣,时至今日,还在这里流传呢。

文章作者:中国民间故事https://www.whfeihui.com/民间故事大全,原文地址:https://www.whfeihui.com/lishi/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