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

2017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惊人的2758亿美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进行贸易,为何会有这么大的顺差?中国有什么优势呢?

绝对优势

177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完成了巨著《国富论》。

在这本书中,亚当斯密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经济学观点:自由主义。他主张国家不应该干预经济行为,市场上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它会自动调节资源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在国内,社会分工会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经过商业行为可以提升社会福利。同样,国家之间进行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双方的福利都得到提升。

亚当.斯密认为: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是每个国家具有自己的绝对优势。例如,有A和B两个国家,它们都生产茶叶和纺织品两种产品。因为每个国家的资源条件、人口素质、生产技术水平不一样,两个国家在生产茶叶和纺织品时,成本是不同的。成本低的一方就叫做具有绝对优势。

我们把成本简化成下面的表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表格的含义是:每生产1单位茶叶,A国家需要消耗2份资源,这些资源可能是劳动力、土地或者黄金储备等。同样生产1单位茶叶,B国家需要消耗10份资源。所以,与B国家相比,A国家生产茶叶成本更低,具有绝对优势。

再来看纺织品,每生产1单位纺织品,A国家需要消耗20份资源,而B国家只消耗5份资源,因此在纺织品上,B国家成本更低,具有绝对优势。

这样一来,两个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同,就可以贸易了:每个国家都可以出口自己的优势产品,进口其他国家的优势产品,这就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交易的具体过程是:A国家的茶叶成本为2,B国家的茶叶成本为10,所以A向B出口茶叶,价格在2~10之间,两个国家都是获益的。B国家纺织品的成本为5,A国家的纺织品成本为20,所以B向A出口纺织品,价格在5~20之间,两个国家也都会获益。至于具体价格如何确定,则是贸易双方博弈的结果。

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贸易的基础是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的产生原因依然是社会分工。比如一个农业国家,它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大量有经验的农民,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在农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一个工业国,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大量熟练工人,就在工业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再进行贸易,就能最大化社会福利。

鸦片战争

绝对优势理论可以解释中国和西方列强的第一次战争——鸦片战争的经济背景。

1840年前,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它在全世界建立殖民地,并把殖民地作为自己的原料提供地和产品倾销地。英国的工业品在世界上具有绝对优势。

中国作为一个小农经济国家,整体社会生产率不高,但是在某些产品上也具有绝对优势,例如茶叶、丝绸和瓷器。 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中英之间进行贸易符合中英两国人民的利益,于是英国的商船源源不断的开进中国的港口。

然而,随着贸易的进行,英国人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中国由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英国运输过来的工业品很难卖出去。相反,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在欧洲却很受欢迎。这样一来,中英之间的贸易就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每年大约有300万两白银从英国流入中国。对中国而言,称为贸易顺差,对英国则称为贸易逆差。

有什么办法能够扭转这种局面呢?英国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向中国输入鸦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地区大量种植鸦片,再将鸦片输入中国,这样就完成了白银的回流。中国的皇帝和官员都发现鸦片的危害,在林则徐禁言之后,中英之间就爆发了鸦片战争。

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非常高,在任何产品中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它是不是就不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了呢?

十九世纪初,英国逐渐成为日不落帝国,在欧洲鹤立鸡群。于是有人提出:因为英国地大物博,什么产品都可以自己生产,所以不需要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由于工业化的原因,英国的工业品成本很低,工业品出口使英国的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相比来讲,英国的农业品成本还是比较高,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进口会对本国的农场主产生冲击。于是,1815年,在大农场主的怂恿下,英国出台《谷物法》,限制农产品进口。

可是《谷物法》刚刚实行,就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由于限制了农产品进口,造成英国的粮食价格上涨,工业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工资给工人,工业企业的成本上升。同时,谷物法也引发了一些国家对英国工业品的抵制。所以,工业资本家普遍抵制《谷物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第二位灵魂人物大卫.李嘉图出现了。

1817年,大卫李嘉图完成了著作《赋税原理》。在这本书中,李嘉图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即便一个国家在各项产品的生产中全面占优,它依然有同其他国家贸易的需求。

我们依然以A、B两个国家为例。假如A和B都生产两种产品:玩具和计算机。它们的成本如下表:

我们看:每生产1单位玩具,A国家消耗的成本为20,B国家消耗的成本是10,B国家占有绝对优势;每生产1单位计算机,A国家消耗成本为100,B国家消耗成本是20,B国家依然占有绝对优势。B国家是一个全面领先的国家。

尽管如此,A和B依然存在贸易的可能,这是因为二者的比较优势不同。

我们可以将两种产品的成本做对比

在A国家,这个比例为1/5,说明A国家的玩具成本是计算机成本的1/5;在B国家,这个比例是1/2,说明B国家的玩具成本是计算机的1/2。很容易发现:两个国家,玩具都比计算机便宜,但是便宜的程度不同,A国家的玩具更便宜,A国家在玩具上具有比较优势。

反过来说,两个国家计算机都比玩具贵,但是贵的程度不同,A国家的计算机成本是玩具的5倍,B国家的计算机成本是玩具的2倍,所以A国家的计算机更贵,B国家在计算机上具有比较优势。

可见:绝对优势是从绝对生产成本角度比较两个国家的情况,而比较优势则是从相对成本的角度比较成本的高低。即便是生产力全面落后的国家,依然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然可以进行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不发达国家A国家可以出口玩具,并从发达国家B国家进口计算机。二者的价格之比在1:2到1:5之间,双方就都会获益。

具体来讲,假设B国家有100份资源,它能够生产10个玩具或者5个计算机,或者一部分玩具和一部分计算机,生产曲线如下:

如果B国家用资源生产5台计算机,出口给A国家,并从A国家进口玩具。假如双方商定的玩具和计算机的价格比为1:4,那么5台计算机可以换到20个玩具。所以经过贸易,B国家的生产可能会变为如下情况:

同样,如果A国家有100份资源,它原本可以生产5个玩具或者1个计算机。如果通过1:4的价格与B国家进行贸易,那么它最多可以获得1.25个计算机。

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需要贸易,贸易对双方都是有益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台后,受到英国资产阶级的热捧。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危机之后,《谷物法》被英国政府废止。

中美贸易问题

当今的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生产力全面超越中国,在各种产品上美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从比较优势角度讲,美国的农产品、高科技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的玩具、制造服务等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于是中美之间依然存在贸易空间。

不过,中美之间的贸易由于种种原因,再次出现了贸易不平衡。2017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是5837亿美元,但是中国的顺差就有2758亿美元,顺差比例47%。

对中国来讲的贸易顺差,对美国就是逆差,每年有巨额美元流入中国,可能是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美国不愿意开放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限售,要求中国多进口农产品,或者通过关税的方法限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这是否也是为了平衡贸易逆差呢?

敬请期待《换一个角度看贸易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