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男孩究竟说了火星上的什么事件?

火星男孩一般指的是出生于俄罗斯沃尔兹斯基镇一名叫做波利斯卡·基普里亚诺维奇(Boriska Kipriyanovich)的男孩,以讲与火星有关的事件著称,自称来自火星,有着极高的智商,并且生前与远古人类文明做过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火星,波力斯卡有两种说法

波力斯卡早期声称,他是来自火星但重生在地球上,差不多就是转世的意思,至于如何转世并没有细说,而对于为何要来地球的目的则是称是被火星种族派来拯救人类免于屈服于核战争并摧毁自己。

据波力斯卡称,火星就在数千年前毁于一场核战,现在的火星就是当年的核战造成的,海洋干涸,大气层几乎消失,气压只有地球的1%,一片黄沙漫漫的景象,这个条件甚至比地球上生存条件最差的戈壁滩都要恶劣10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波力斯卡还称他还不是来自火星的唯一分子,像他这样来地球“执行任务”的人有很多,这些人都是火星人转世,他们被称为“靛色系孩子”。

据波力斯卡称,火星人尽管发生了核战,但幸存下来的火星人生活在地下空间中,火星人在35 岁时停止衰老,几乎是永生,他们都很高大,能够星际旅行。

23岁访谈录:火星是一个时空交汇地

23岁时有一个访谈录突然出现在网上,与之前的火星说法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波力斯卡不再声称是来拯救地球的,而是说自己转世时仅带了2%的记忆,并且还不包含技术、战争与天文等信息,而且这些记忆也会在十岁前被抹除。

另外则是不再称火星存在地下世界,而是称火星是一个多维世界,它不只是一颗行星,而是一个时空交汇地。并且波力斯卡还描述了转世时的场景,称他的朋友都来送行,另外转世是通过地下一个20~30千米的空间内变换与穿越的。

天问一号看到的是一颗什么样的火星?

我们先不忙来辩驳波力斯卡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先来看看天问一号看到的火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问一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深空探测器,一次就完成了绕、落、巡的火星探测三部曲,这个效率就算是NASA见了也是一个字“服”,尽管NASA有很多探测器在火星上,但初出茅庐的中国直接来了个包圆,也是让大家有些傻眼。

天问一号有三个组成部分,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2021年2月10日就到达火星轨道,但着陆器一直到5月14日才着陆是因为咱实在是初来乍到,必须先绘制火星详图才能决定在哪个位置着陆,尽管去之前已经标定好了位置,但没有实地考察,谁敢轻易下去呢?

5月14日登陆的盛况也是被大家津津乐道,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超音速打开降落伞,第一次成功着陆于地球以外的行星,火星上还有不同的天气,比如云、沙尘暴,气温等等,这感觉真的不错,以前只能看着NASA的预报发呆,但这一次中国人自己就实现了。

天问一号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火星?

天问一号有两个视角,一个是轨道器视角的火星,另一个则是巡视器视角的火星,NASA的火星照各位看多了,那么天问一号的如何呢?

轨道器视角的火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天问一号在220万千米外拍摄的火星照片,实在太远了,也看不出啥细节,下图是 3月4日天问一号公布的火星局部照片:

分辨率约0.7米,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这个分辨率相当不错了。

上图是天问一号的祝融火星车上的拍摄的照片,远处应该是轨道器下降时的保护罩与降落伞。

全景照,此时应该还在着陆器上

祝融火星车拍摄的另一个角度全景照,有点长,各位把手机横过来看

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地面照片,砂石清晰可见,除了黄黄的基调,真的很像地球上的荒漠局部,甚至第一张看起来还很像溪流,但可惜不是,似乎是被风吹动后形成的特殊地形。

火星男孩说的能和天问一号扯上关系吗?

似乎还真不能,天问一号取得火星照,与NASA的多个探测器照片,暂时看来只是景象不同,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未来一定会有分化的探测研究对象,取得的研究成果也会不一样,这个就按下不表了。

另外各位需要注意的是,波力斯卡第一次说法和第二次已经大不同,首先核爆说在23岁访谈时一句未提,毕竟有没有核爆,后行地面残留辐射是能检测出来的,而且核爆会留下巨大的爆炸坑,就算是空爆也能留下巨坑,比如新地岛爆炸的5000万吨当量的沙皇炸弹。

当然核弹爆炸导致大气层消失也是说不通的,因此到了访谈录中说的,火星成了一个多维世界的时空交汇地,似乎另一层意思是他转世前的维度和现在火星的维度是不一样的,就算人类登陆火星,没有发现一个火星人也同样说得通,毕竟不是同一个维度嘛,这时波力斯卡已经意识到,人类真可能在2050年前登陆火星。

对于这样的说法,大家看过后笑笑就是了,而波力斯卡也长大了,总不能靠着坑蒙拐骗过一辈子,看他的访谈中表露出来的信息,他的学历不会很高,差不多也就中学水平好点,加上他过去瞎忽悠的经验,还是能蒙蔽不少人的,至少到现在为止,波力斯卡的理论还是有不少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