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1例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0年余的UC患者,在多次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换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最终在6次输注治疗后达到黏膜愈合,Mayo内镜评分降至0分。

溃疡性结肠炎 (UC) 属于炎症性肠病的一种,主要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临床表现。该疾病多发病于青壮年群体,且病情复杂迁延、难以痊愈、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UC为终身性疾病,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长期的慢性肠道黏膜炎症,可能导致肠道肿瘤。既往临床上以诱导和维持症状缓解为目的,近年来越多越多的证据表明,临床症状消失并不表明长期治疗的成功,无症状的UC患者中仍然可能存在肠道炎症和疾病进展,因而逐渐提出将内镜下“黏膜愈合”作为UC治疗的目标[2,3]。

UC的传统治疗药物包括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但相当多的患者在治疗后无法达到临床缓解,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应答;而在目前使用的生物制剂中,10%-40%的IBD患者对TNF-α抑制剂表现为原发性无应答[4]。维得利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为UC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体验。

本期我们邀请上海市吴淞中心医院沈祥国医生分享了1个经典案例,看看怎样的患者更能从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以及维得利珠单抗在黏膜愈合方面的效果如何。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祥国

  • 上海市吴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助理主治医师;

  • 擅长炎症性肠病和胆胰疾病诊疗,熟练消化内镜诊疗操作;

  • CCCF认证医师;

  • IBD学术派特约作者。

经典案例

个人史以及既往史:

患者男性,江苏人,51岁,职业为工程监理。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0年余,否认皮肤、眼睛、关节等异常,否认肛瘘、肛周脓肿、否认手术史;有前列腺增生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遗传、免疫、肿瘤家族史。

现病史:

患者2011年因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于我院就诊。2011-07-26肠镜检查示:溃疡性左半结肠炎 (距肛缘30cm以内) 。后予以柳氮磺胺吡啶 (SASP) 口服,症状控制可,未复查。2015年自行停药。

2017年症状反复,再次出现反复黏液血便,于我院就诊,2017-10-18肠镜检查示:UC (距肛缘30cm以内) 。SASP恢复用药,症状控制不佳。

患者2019年前往外院就诊,2019-01-22肠镜检查示:UC (横结肠至肛缘) 。病变范围较前显著进展为E3型,改用美沙拉嗪 3g/日口服,症状稍好转。

2020年11月患者首次于我院IBD门诊就诊,2020-12-08结肠镜检查示:距肛缘60-10cm四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诊断UC (E3慢性复发型) 。病理示: (降结肠) 黏膜慢性炎急性活动; (乙状结肠) 黏膜慢性炎急性活动,伴糜烂; (直肠) 黏膜慢性炎。

图1:2020-12-08肠镜检查报告(距肛缘60-10cm以内 E3 Mayo评分2分)

将患者治疗方案调整为美沙拉嗪4g/日口服,肛栓1g/晚,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每日2-3次排便,偶有黏液血便。

2021年3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每日4-5次黏液便,无发热。2021-03-12外院完善部分排查:外院-TSPOT阴性;东方肝胆医院-艰难梭菌阴性;新华医院-粪钙卫蛋白>1800μg/g。

2021-04-08于我院住院进行IBD checklist全面筛查。4-9血常规:血红蛋白140g/L,红细胞4.81x10^12/L,中性粒细胞62.3%,血小板288x10^9/L,C反应蛋白1.7mg/L;粪常规:隐血试验阳性↑,转铁蛋白阴性;血沉( ESR) 20mm/h;其余各项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UC (E3慢性复发型) ;

Mayo评分6-7分;Mayo内镜评分2分。

处置与转归

2021-4-15患者开始进行维得利珠单抗300mg静滴治疗,至目前输注6次。患者自行依据症状,将美沙拉嗪在2个月内逐步减量至完全停药。无不适主诉,排便次数目前1次/日,无黏液血。我院2021年6月起开展粪钙卫蛋白检测,每次输注时常规监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粪钙卫蛋白检测和血沉检测结果

2021-11-12肠镜复查示,黏膜愈合,Mayo内镜评分0分。

图3:2021-11-12肠镜检查报告

案例总结

这是一例反复发作的UC患者,反复腹痛腹泻黏液血便10年余,患者初期使用SASP、美沙拉嗪等传统药物治疗,症状控制不佳,10年病程中内镜下炎症无明显改善,病变范围E2进展至E3,遂改用维得利珠单抗300mg静滴治疗,至目前输注6次,排便次数目前1次/日,无黏液血,肠镜结果观察到黏膜愈合,Mayo内镜评分由2分降至0分。

尽早达成并维持黏膜愈合是UC治疗中的核心目标。E2/E3型、内镜下中度活动 (Mayo内镜评分2分以内) 、不合并肠外表现的UC患者是最可能从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并达成快速黏膜愈合的人群。同时,维得利珠单抗通常在第0、2、6周以及随后每8周给药一次,无需频繁就医,有助于减少患者就诊频次,方便长期异地工作患者。

专家简介

陈春晓

  •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 浙江省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小肠学组组长

  • 擅长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对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赴德国留学,率先在浙江省开展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成果获浙江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二等奖

专家点评

UC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并发症多。肠黏膜屏障损伤是U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修复损伤的肠黏膜屏障,达到黏膜愈合是UC治疗的关键。获得并维持完全的黏膜愈合已成为UC现代治疗的目标,是UC患者长期预后关键性预测因子,只有达到黏膜愈合,才能降低复发风险,降低外科手术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提高UC患者黏膜愈合的治疗水平,也就成为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5]。

维得利珠单抗是目前唯一的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精准靶向作用于肠道,减少了感染、肿瘤风险。多项研究显示,维得利珠单抗对于中-重度患者能有更好的临床缓解以及黏膜愈合作用。

在真实世界研究中也观察到了一致的结果。VICTORY研究联盟是目前最大的维得利珠单抗真实世界研究,纳入美国多个IBD中心、超过1000例接受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的IBD患者,结果显示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活动性UC患者随着累积治疗时间的延长,累积内镜改善率和累积内镜缓解率更高,在既往未使用过抗-TNF药物的患者疗效也更好[6]。期待随着维得利珠单抗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早期实现黏膜愈合,回归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林轩永.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现状及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2):191-192.

[2]盖雅,唐志鹏,袁雷.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0):471-474.

[3]厉英超,陈思玮,邵佳媛,等.溃疡性结肠炎达标治疗的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1(4):628-632.

[4]周青杨,钱家鸣.新型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2):141-144.

[5]江学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愈合的治疗水平[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2;2(4):251-253.

[6]Narula N,Peerani F,Meserve J,et al.Vedolizumab for Ulcerative Colitis:Treatment Outcomes from the VICTORY Consortium[J].Am J Gastroenterol.2018 Sep;113(9):1345.

声明:本材料仅供中国大陆境内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作为学术参考,而非针对一般公众,亦非广告用途。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在做出任何与治疗有关的决定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照药监局核准的药品说明书。如果您不是卫生医疗专业人士,请勿阅读和/或传播本材料。

- End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