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和刘伯温身上都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掐指一算就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在古代的诸多谋士中,这两人也是出类拔萃的,那么他们之间到底谁最厉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能都听过一句话,那就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句话可以说是诠释了他们的一生成就。那么,诸葛亮作为三国时代最顶尖的谋士,为何无法助刘备统一三国呢?主席曾经总结了他身上的三个缺点,这三项缺陷注定无法助蜀汉统一三国。

其一,诸葛亮身为主帅,不懂得关键时刻亲临战场策应战事。

主席在读《资治通鉴》时,对书中关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有过批注,在马谡失街亭这一段下面作了如下批注:“初战,亮宜自临阵”。从战略大局上来看,街亭一战可以说是北伐成败的关键,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诸葛亮更应该亲临街亭以策应战事。

其二,用人不当,更不懂得培养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中原,只有第一次最接近成功,可惜最终却因为街亭之战的失败而退兵。而街亭之战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刘备临终曾对诸葛亮有遗言,留下了“马谡不堪大用”的告诫。可诸葛亮因为和马谡私交很好,最后还是枉顾刘备遗言,任用纸上谈兵的马谡去守街亭,从而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除了用人不当之外,诸葛亮还事事亲力亲为,看起来是呕心沥血之举,实际上却忽视了蜀汉人才的培养,年轻人才得不到锻炼的机会。等到蜀汉后期时,这个弊端就暴露出来,以至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反观魏、吴两国,在人才建设方面就做得很好,比如周瑜去世后,东吴大都督一任比一任厉害。

其三,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诸葛亮的发迹,始于《隆中对》,这是刘备欣赏诸葛亮的原因之所在。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给刘备规划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对于漂泊半生的刘备来说,诸葛亮的这个规划让他看到了匡扶汉室的希望,因此对诸葛亮青睐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诸葛亮的这个规划并没有成功,虽然他也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标,可后来形势的发展却并没有像他在《隆中对》中说的那样智珠在握。关于诸葛亮失败的原因,主席曾评价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刘备本就兵弱,荆、益二州更是相距甚远,在如此情况下还三分兵力,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注定要失败的。

其实这三个缺点,诸葛亮自己恐怕也知道,而且他也一直想要做出改变。比如主席在《资治通鉴·魏纪四》中批注:“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看来诸葛亮也知道自己当初的失误,所以此后每逢重要战事都要亲临指挥。可是因为他一开始的策略就走入了误区,再加上夷陵之战对蜀汉实力的打击太大,使得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助蜀汉统一天下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