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卵监测过程中,常听B超医生报到 “内膜厚9mm,A型”、“内膜厚10mm,A--B型”。有的病人在某诊所检查时被告知“子宫内膜薄”,但却又被另一个医院的医生宣布“内膜正常”。内膜的分型和厚度是怎么回事呢?和卵泡是什么关系呢?和怀孕又有哪些关联呢?

超声监测排卵中的子宫内膜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常有排卵女性的月经,是通过卵巢内卵泡生长、成熟、排卵、黄体生成、黄体萎缩的周期性变化,造成子宫内膜的剥脱出血而表现的。子宫内膜是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最重要的靶器官,随着卵泡生长的雌激素增加而增厚,又随着雌激素孕激素的撤退而崩解。

子宫内膜在结构上分成两层,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是每个周期月经来潮后要剥脱的,厚度发生变化的内膜层。基底层厚度恒定,含有大量的内膜干细胞,每个周期向功能层输送内膜细胞。功能层在月经周期内呈现规律性变化,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即使是同一妇女,不同周期有时也有一些差异。

图:卵巢和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在月经周期不同的时间段,

子宫内膜在B超下具有不同表现

月经期

由于月经期内膜脱落,宫腔积血、含有内膜碎屑,在超声上子宫内膜线常常分离,无固定形态,故无法测量其厚度。此时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并无意义。

卵泡早期(7-10天)

此时为月经刚干净时,子宫内膜为增生期起始阶段,是整个周期内最薄的时期。最薄时形成一条强回声线,通常描述为“线性”,厚2~4mm左右,周围有声晕。

卵泡中期(11-13天)

随着卵泡的发育,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子宫内膜逐渐增厚(4~8mm),B超下内膜功能层表现为暗色,宫腔和前后基底层线表现为浅色回声,构成“三线征”,又称“嘴唇样”,我们称之为“A”型内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A型子宫内膜

卵泡晚期、排卵期(14-15天)

此时由于卵泡发育速度增加,雌激素快速升高,内膜亦加快增长,于卵泡成熟并排卵前1天增长到9~12mm左右。随着内膜的增厚,B超下见内膜回声逐日增强,原先的“三线”变得模糊不清,功能层与基底层的界限不明。我们称之为“A-B”或“B”型内膜。

图:B型子宫内膜

黄体期(15-28天)

排卵后在黄体分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内膜腺腔里充满了分泌的糖原。此期内膜厚度可有少许增加,B超下见内膜转变成均匀高回声,宫腔线消失,但轮廓清晰,称之为“C”型。

图:C型子宫内膜

卵泡和内膜之间就像一年四季的轮回,周而复始,两者同步生长,内膜的厚度和分型都与卵泡的生长、发育、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有最直接的关系。一般评估内膜厚度,均应在卵泡发育成熟时进行。如果卵泡没有发育的时候,仅仅观察内膜,厚度常常是不会达标的,此时不能认为“子宫内膜薄”。

在卵泡直径达到18~22mm,一般最合适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14mm,子宫内膜形态可为“A”型或“B”型,或两型的过渡期“A-B”型。如果内膜在周期中不能呈现周期性变化,持续呈“C”型,预示内膜的质量不良,胚胎可能很难着床。就像种子要生根发芽,除了种子质量要好,还必须有肥沃的土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B超排卵监测过程中,如果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出现不协调或形态异常,就提示可能出现问题,会告诉我们很多的信息:

  • 如内膜提早变成“B-C”型,提示内膜已提前受到孕激素的影响,卵泡可能已经黄素化。
  • 如果接近月经期内膜还是A型,提示本周期可能没有排卵。
  • 如果内膜腔线变得间断而不连续,提示内膜可能有粘连和瘢痕。
  • 如果横切面子宫内膜变成分离的两个截面,提示内膜腔可能存在中隔或双角畸形。
  • 如果子宫内膜腔出现团块样不均质形态,提示可能存在内膜息肉。
  • 如果内膜在一个周期中始终表现为C型且较薄,提示内膜受损严重。

本文作者:倪丽莉,高彦

专家介绍:高彦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