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会吃的国家,也是最能把吃融入生活的国家没占到便宜叫吃亏,混得好叫吃得开,威胁别人叫吃不了兜着走,船入大海叫吃水,受不了叫吃不消,不努力叫吃老本,甚至连骂人都有一句吃软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足以见得人们对吃得执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即使在古代也是把填饱肚子放在首位的,追求一个衣可蔽体,食能果腹就足矣,但是,当今社会尚能初步达成对气象的影响,起码不会饿肚子。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年的自然灾害可以说饿怕了一代人。

这也是早一辈的老人反感人们浪费粮食的原因,现代社会尚且如此,那么在古代饥荒的爆发就更为频繁,每逢饥荒年代,为何百姓放着河里的鱼虾不抓,反而要吃草根树皮度日,甚至饿死于街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频发的饥荒

古代饥荒频发的原因,一是人为,二则是自然灾害,首先,如同某句诗中所说的,百姓苦,民苦,百姓苦,也就是说导致饥荒的一大部分原因是朝代更替所带来的人为战争,也就是说,连年的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荒。

所以越是政权并立,战事越频繁,百姓的生活就越苦,由于战火的影响基本上所有人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粮食的耕种,即使有人种粮也难免会遭受战争的破坏和军队的强制征收。所以战乱往往伴随着饥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饥荒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天命不可违,首先,古代难免会出现连年大旱或者连年大雨,导致一年的辛苦颗粒无收,进而引发饥荒,当时个人的粮食储藏能力远远比不上现在,其次每逢灾年百姓只能等待政府官粮的救济。

在当时即使是政府也没有大量囤储粮食的条件,一旦逢灾必定是大面积受灾,如果受灾情况严重那么即使是政府开仓放粮也是杯水车薪,再加上难免有些贪官从中作梗谋取私利,就更加连累百姓受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些受灾的百姓在吃完仅有的救济粮之后只能依靠吃树皮,嚼草根,生活难度称得上水深火热!但是,当时的河流算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里面总会有些田螺鱼虾那时的百姓为何不抓呢?

深挖原因

首先,自古以来我国的经济重心都是在北方,主要是历代帝王建都都选择北方地域,例如西安,位居大西北,十三朝古都的长安城至今依旧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格。

因此,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南方却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土,鱼米之乡,可以说是整个中原的粮仓,相比之下北方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反而更易发生战争,一旦发生战争,饥荒就不可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战乱和饥荒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那么战争之后的饥荒影响范围自然也在北方,北方人的生活习性主要以田间耕作和种植为主,战争一旦爆发就会导致耕地破坏。从北方的地形来看,主要以平原和山川为主,河流根本没有几条。

所以北方人民深居内陆平坦地区,几乎见不到河流这是饥荒年代的北方百姓靠树皮草根度日一样,即使看见那么几条小的溪流,也是无法孕育出鱼虾等生物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自然条件,刚才说过,饥荒爆发的部分原因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以旱灾居多,所谓旱灾就是连年不见雨点,土地龟裂粮食颗粒无收引发的机皇,这时候可能连树皮都晒干了,最多就吃吃草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河流就更不用提了,大旱之下的河流全部都是干枯的,里面连一滴水都没有,就更不用说有没有鱼虾了。

第三点原因就是生物品种,首先我们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河中的鱼虾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生鲜市场中所售卖的不一样,并不是专门饲养用来供人们食用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所以在个头上不像我们平时吃的那样个顶个的大。

只是普通河流而已,没有那么多的大鱼大虾,最多只有我们吃混沌那虾米般大小,毕竟灾荒年代,人尚且都营养不足自身难保,更何况是河中的生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先不说这河中的迷你鱼虾是否存在,就算他有,估计早已被逃荒大军洗劫得一干二净,灾情严重之时,估计连河中水草都被扒出来吃干净了,要不是小河流水哗啦啦,估计连河中的水都被喝干净了。

其实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在灾情肆意的年代,活命才是最主要的,什么是否有害身体健康在生与死面前都不值一提。甚至连寺庙中菩萨供奉土里的草都被拔出来吃下肚了,更何况是河中之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点原因是涝灾爆发的时候,淹没农田之后引发饥荒爆发,有人说了,这下水源丰富,可以下河摸鱼捉虾,填饱肚子吃海鲜了,其实这种做法对于南方来说还是有可能的毕竟是出行靠的是船舶舟楫,经常作业于河海之间的必然水性极好。

但对于北方来说,洪涝灾害爆发之时下河捕鱼无异于找死,连续性降水导致河流湍急,就是南方极擅长水性的人都不敢说在这个时候下河摸鱼,可能一跳下去就从此销声匿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一旦洪涝灾害爆发,作为人民估计连跑都跑不及,根本不会有勇士敢在这个时候下河捉虾,另外,就算有人敢下去,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河中有鱼虾存在也早都被冲走了。

所以说,旱灾之时没得捉,涝灾不敢捉,所以,古代人们最终还是无法享受不确定是否存在的鱼虾。

灾情的后果

古代的灾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进而引发的就是大面积的灾民饿死,进而将会引发一系列的传染性疾病,由此引发的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灾情爆发之时,身为皇帝本应该身先士卒,想出治理办法,但有些皇帝却是稳若泰山,高居庙堂而不闻天下之事,置百姓死活于不顾,如晋惠帝遗臭万年的何不食肉糜?所以最后落了个亡国的下场。

每逢灾年都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出现,所以无论是谁的江山,受苦的终究是贫民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