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融冬日,如果你去乡下,一定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几个老农坐在墙根,晒着太阳,边吃零嘴,边唠嗑,几只小狗伏在他们脚边,打着轻鼾。

这便是古人说的“负暄”。所谓“暄”,是指太阳的温暖,“负暄”乃“晒太阳”。阳光无价,对劳碌一生的耄耋老人来说,负暄是一种享受。

负暄,需背迎暖阳。脊背,是人之中梁砥柱,承载着几代人的负荷,但也是脆弱的部位。冬日,墙角避风,暖阳穿过棉衣,摩挲着脊背,令人经络舒展。难怪古人说:“药吃一柜,不如晒晒后背。”

阳光,大自然馈赠,帝王遮之以华盖,黎民却视之如珍馐。《列子·杨朱》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经常穿乱麻破絮,勉勉强强地挨过寒冬,到春天耕种时,在太阳下曝晒,不晓得天下还有高屋暖房、丝绵绸缎、狐皮貉裘,他回头对妻子说:“背对太阳,暖和极了。别人都不知道,我去告诉君主,一定得到厚重的奖赏。”这善良朴实的老农,只觉得天底下最美的事是晒太阳,却不知王公贵族冷暖不愁。这便是成语“献曝之忱”的典故来源。

中国百姓青睐负暄,外国百姓也不例外。记得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一个乞丐懒洋洋地在晒太阳,旁边放着一顶帽子。一个路人过来扔下一枚钱币,这乞丐竟将钱退还给她,笑着说道:“谢谢!今天是星期天,我不工作。”

负暄对健康有益。从中医角度看,人的躯体前阴后阳,晒后背不仅能补阳通络,而且能改善消化功能,辅助治疗肺炎、哮喘、气管炎以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等各种慢性病。

负暄必须有闲暇时光。在农村,孩童上学读书,壮年出外谋生、忙于耕作,唯有那些耄耋之人,三三两两地坐在墙角,一边负暄,一边打盹,反刍走过的路,回忆迈过的坎。

负暄需要空间。老宅空场,一个不起眼的避风之地,最适宜静坐打盹。清代慈山居士的《长寿秘诀》中说:“清晨略进饮食后,如值日晴风空,就南窗下,背日而坐。”白居易也说:“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负暄常伴静思。许多文人喜欢把“负暄”题为书名,如古人的《负暄野录》《负暄录》《负暄闲语》,当代作家黄裳有《负暄集》。尤其是张中行先生的《负暄三话》说古论今,评儒论道,令人赞不绝口,据说那是他晚年负暄所思所得。

负暄需豁达心态。人这辈子,负重太多。幼童时,驮书包;壮年时,驮责任。得志时,驮荣誉;失意时,驮冷眼。有钱时,驮财富;没钱时,驮贫困……人过知天命,幡然醒悟,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人生苦短,何不在忙碌之余静坐一隅,置身于尘世之外,享受阳光之温暖。

而今远离乡村,住在高楼林立的小区里,负暄已成奢望,好在我家阳台能在午后享受几小时的阳光。每至冬日周末下午,我都会关上电脑,泡杯绿茶,躺在懒人椅上,享受一番日光浴,虽时间短暂,却也怡性怡情。

作者 江兴旺 责编 孙展

光明日报 ·《新天地》杂志

版权声明:光明日报新天地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