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由于自身血液中血小板数值的显著减少,导致其与普通人群相比出血的风险高出1.5倍之多,甚至有些患者会因为严重的出血和不可控制的感染现象而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为了抗击外来或内在消极物质对人体的影响,进化产生了免疫功能

人体一旦识别血流中的坏分子,例如各种细菌、病毒、肿瘤、寄生虫等等,就会开始对人体的免疫单位进行打击。而这个主战场在大多数是位于人体内的脾脏。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作为人体正常成分的血小板被误认为坏分子。也就是血小板减少的病机主要是获得性免疫功能紊乱,自身病理性抗血小板抗体的存在,让骨髓中巨核细胞成熟受阻,同时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

这个误认的过程十分复杂,这里简单地举个例子:

我们人体对于外来坏分子的识别十分智能,首先是将这个坏分子大卸八块,这是一条腿,那是一个胳膊,类似这样,然后有抗原递呈细胞,相当于出现场的警务工作者把这些胳膊、腿交给B淋巴细胞,相当于法医科,让法医科的B淋巴细胞去拍照片,就是制作抗体,然后让免疫细胞对照照片去攻击坏家伙。

那么每个人对于外来坏分子的切割过程是不一样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人,他的免疫细胞拿到的照片,比如是个胳膊的照片,长得很像他自己血小板的胳膊,那么,他自己的血小板就遭殃了。这就是疾病产生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医学科学的道理来说是:

首先,自身抗体,也就是免疫细胞

60-70%的ITP含有血小板特异性IgG型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Ib/IIIa和GP1b/IX/V结合。

不同类型的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不同:一部分在骨髓抑制了巨核细胞成熟,一部分在外周促进血小板凋亡。

其次,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少部分ITP患者无血小板抗体存在,但可检测到异常的细胞毒性CD8+T细胞。在外周血中可直接攻击血小板破坏,也可以聚集在骨髓中导致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功能受抑。

此外,在ITP患者体内还可以发现调节性T细胞功能异常,Th1/Th2失衡,提示ITP还存在潜在的免疫调节功能失常。

除了上述两种原因,血小板数值的下降,还可能是由于血清tpo水平下降,AMR异常导致血小板过度清除。

对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而言,不仅要弄清楚患病原因,更要针对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法做出合理的选择,以防止病情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现象!

ITP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基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ITP患者主要有两大类症状: 一类表现是出血相关症状,根据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血小板计数低于50 x 109/L时有潜在的出血风险,会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点、紫癜、口腔黏膜血泡,最常见)、鼻出血、严重出血(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不常见)等。轻度的血小板减少、瘀伤、粘膜出血会影响患者的生活方式,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因此,ITP也是一种可以致死的“良性”疾病。另一类表现为乏力、嗜睡、抑郁和精神不振等。由于ITP疾病本身所致和可能的出血风险导致的患者精神紧张,部分ITP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乏力、嗜睡和抑郁等精神症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ITP患者如果不治疗的话,最终会发展为慢性 ITP,只有不到10%的ITP患者可自发缓解。校正了性别和年龄后,ITP患者的死亡率比健康人群高60%,严重出血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和感染的风险也增加,颅内出血更导致ITP患者终身致死性风险达5%。另外,由于出血状况所造成的影响,根据研究显示, ITP患者的生活质量比美国普通人群、健康人群、高血压、关节炎和癌症患者差。

关于ITP的临床西医的治疗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除菌法

检查胃内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若检查结果为阳性,做除菌治疗,80%的患者能有良好的除菌效果。除菌治疗成功后,约有半数的患者血小板能增加。

●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适合经过幽门螺旋杆菌除菌治疗后,血小板没有增加的患者或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阴性的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免疫抑制的作用,能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吞噬作用。

通过观察出血症状及血小板数量,减量或终止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有效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摘除脾脏

通过手术摘除脾脏。

适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或因药物副作用无法继续服药的情况。血小板主要被脾脏的巨噬细胞破坏,摘除脾脏可以增加血小板数,现在可以通过腹部微创内视镜手术进行脾脏摘除。为预防肺炎球菌等感染,需在术前注射肺炎球菌疫苗。

●其他药物疗法

上述治疗无效时,可以尝试以下治疗。

・血小板生长因子制剂

骨髓中的巨核细胞是血小板的来源,通过增加巨核细胞来实现血小板增加的药物。该药有两种治疗方式:一周一次皮下注射或每日口服,血小板生长因子制剂适合其他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从血小板数、临床症状等判断,用传统治疗出血风险高的情况。

血小板数稳定之前需要每周做血检。该药与“促血小板生成素”有同样的作用,能增加骨髓中巨核细胞,从而增加血小板的数量。

危及生命的出血、手术前、分娩前的紧急治疗

为减少出血风险,暂时增加血小板数至安全值(如血小板数5万/μL以上),需要住院治疗。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制剂疗法(IVlgG疗法)

5天连续点滴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3天后血小板开始增加,约7天后血小板数量暂时达到最大值,效果持续2~3周。

64%的患者血小板数能达到10万/μL以上,83%的患者血小板数能增加到5万/μL以上,该治疗非常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固醇脉冲治疗

3天连续点滴静脉注射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之后逐渐减量。用药后3天左右起效,效果是暂时性的。约80%的患者血小板能增加到10万/μL以上。

●输血小板

血小板寿命短,直接输血小板仅能少量增加血小板数量,需要辅助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才能达到增加血小板数量的效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药汉疗策略

ITP的发病原因不明确,ITP属于中医学血证中紫癜的范畴,其病机在于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 摄、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三种,火热又分实火虚火之别,针对三种不同病机,其治疗也就各异。

若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多用大蓟、小蓟、侧柏叶等清热凉血之品;

若皮肤紫斑同时伴有潮热、盗汗、颧红、心烦、舌红苔、少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候,治宜滋阴降火、宁络止血,多用旱莲草、女贞子等滋阴清热之品,配黄芩、侧柏叶等清热之品;

若反复发生斑点,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弱,则属气不摄血证,治宜补气摄血,用党参、茯苓、白术等益气健脾之品, 以及棕榈炭、仙鹤草等收敛止血之品;

若出血色紫暗,伴有舌色紫黯有瘀斑,脉涩等瘀血表现,则宜化瘀止血,多用蒲黄、三七等化瘀止血之品及赤芍、红花等活 血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