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渔父

谈到“渔父”,我们总会想到中国的一些文学作品或诗词、辞赋。确实,“渔父”一词是中国特有的词汇,直义为钓鱼的老人。西方普遍称作“渔夫”,父通“甫”,是古时人们对男子的美称。比如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表字子美),其名即取此意。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渔父”是经常出现的意象,而且每个文学作品中“渔父”所代表的内涵与形象不同,影响亦各不相同。那么,“渔父”形象是什么呢?其又是如何发展的呢?现在笔者加以分析。

一、各不相同的“渔父”形象

“渔父”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各有不同。不过究其类别,大概分为三类——道家,儒家,侠客

1、“渔父”的道家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形象早已有之。但论“渔父”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最早的还是在《诗经》一书中。

原文说“渔父”:“瞿瞿竹竿,以钓于淇。莫不尔思,莫远致之。”

这种对“渔父”的刻画是现今为止文学作品中发现最早的的一形象。虽然其不一定具备后来的“渔父”专有形象,但不可置疑的是,它确实是中国文学中提到“渔父”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其次出现比较早的莫属《楚辞·渔父》。(据考证,《 庄子·杂篇·渔父》为庄子后世弟子所撰)《楚辞·渔父》一文相信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渔父“莞尔一笑,鼓枻而去”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屈作“渔父”是典型的道家形象——避世隐身,垂钓江边。

渔父

他主张“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无论是环境的黑暗,还是政治的光明,对于道家“渔父”们影响皆不是很大。他们随波逐流,但求出世。《庄子·杂篇·渔父》一文中通过“渔父”对孔子对“人有八疵,事有四患”和“真”的讨论,处处体现出“渔父”的道家特征。《庄子》里的“渔父”更是带有一丝仙气,出场时:“有渔父者,下船而行,须眉交白,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这种半隐半仙的形象为后世“渔父”的文学形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恰如学者唐圭璋在《全宋词》中评价:“古来贤哲,多隐于渔。”

2、“渔父”的儒家形象

儒家“渔父”形象在中国历代文学中体现并不多。儒家中的“渔父”形象大多是“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积极入世的形象。说的通俗一点,即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其文学原型确乎没有虚拟的文学形象。而是和后世儒家“经世致用”的观念一样,来源于现实,那就是“愿者上钩”的姜太公吕尚,姜太公垂钓江滨,暗察时事。

知遇于西伯侯姬昌。受封“太师”。至武王即位,被尊为“尚父”,辅助武王,翦灭殷商。创下极大之功勋。这是儒家“渔父”的原型,此原型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常有引用。比如唐代李白《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即引用此义。儒家的“渔父”形象,取积极的入世态度,并不像道家“渔父”那样消极避世。这使得后世大多数胸怀韬略者,为立志入世而师太公望之“垂钓碧溪”而努力。

3、“渔父”的侠客形象

说到侠客,我们会想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这说明了侠客的坦荡胸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评价侠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这补充了侠客的另外几个特点:讲求诚信,此其一也。乐于助人,此其二也。坦荡无私,此其三也(和金庸所写大抵相同)。在文学当中这样的“渔父”形象也是不在少数的。比如《水浒传》中的阮氏三兄弟,平日以打鱼为生。上梁山入伙之后,“杀富济贫”,“替天行道”,最终在平方腊时,阮小二,阮小五在平叛中阵亡,幸存的阮小七仍然打鱼为生。“浪里白条”张顺也是。敢于打抱不平,营救宋江,并阵亡于涌金门。这些“渔父”无一例外的体现了他们作为侠客的光辉形象

二、不同“渔父”形象的发展情况

“渔父”有道家,儒家,侠客三种形象。那么,这三种形象的发展情况是怎么样呢?

1、道家中“渔父”形象发展状况

道家“渔父”的原型出现比较早的应该是陶朱公范蠡。范蠡原为越王勾践的谋士,与文种一样,得到勾践的器重,并为勾践的复国大业立下了赫赫功劳。但他却在勾践灭亡吴国之后功成身退,带领家人前往陶地经商,并富甲一方。不过在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将范蠡浪漫化了,并在范蠡和西施的身上编撰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说二人“泛舟五湖”,不知所踪。彻底的把范蠡打造成了一名“渔父”形象。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国古人对“渔父”形象崇拜且带有神秘的感情色彩使然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渔父”形象在古代深入人心。

不过,真正符合此形象的,莫过于东汉初年的严光严子陵。他与汉光武帝是同窗,且“少有高名”。光武帝即位后严光“变姓名,隐身不见”,光武帝令人寻访,有人上报齐地“有一男子,被羊裘钓泽中”,正是严光。可是严子陵坚决拒绝出仕。宁愿垂钓泽中,都不愿意入仕做官。他追求自由之生活,心往独立之人格,被后世隐士多加赞誉,并大加仿效。这一形象在唐宋之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其原因,发展状况如何呢?

严子陵(剧照)

众所周知,唐代皇帝与老子同宗,故唐代大多尊道,又因为世风开放,许多的文人雅士,僧人道士在其诗作中引用了“渔父”这一意象,并大多是遗世独立的“渔父”形象。比如张志和的《渔父》(斜风细雨不须归),显得十分空灵,不见烟火气息,并且张志和在其《渔父》诗中批判汉初商山四皓参与立储的行为:“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这体现了以张志和为代表的唐代“渔父”们的处事态度——不问世事,淡然处之。

另外,这种道家“渔父”形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多有显现。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赵构的《渔父》(扁舟小缆荻花中)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的“渔父”形象明显受道家影响较多,道家“渔父”形象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正统文学)影响最深,“渔父”处世波澜不惊,融合山水自然之态度与心境不仅仅影响了当时的文人,文学,更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2、儒家中“渔父”形象发展状况

儒家中“渔父”形象的原型是姜尚,前文已经提到,此处不复细论。儒家渔父形象在中国古代现实中影响较深。自从汉代开始,儒家占据显赫地位,更多的读书人把入仕为官,兼治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的现实与文学中都是比较常见的。儒家中的“渔父”采取积极的入世态度。他们作为渔父,作为隐者,只是为其日后做官提供一定的条件。

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隐居卧龙岗,洞察时事,韬光养略,最后出仕,六次北伐,襄赞汉室。唐代更是屡屡皆是。大多数读书人愿意隐居终南山,走“终南捷径”,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目的。李白,孟浩然等大诗人都是如此。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当时的“渔父”入仕的价值取向。例如王维的“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孟浩然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等等。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明清两代,比如元末明初的刘基,在年轻不得志时,常钓鱼江边,期望得到当时豪杰的重用,最终成为朱元璋的谋士,为明朝的建立创下了不世奇功,

3、侠客中“渔父”形象发展状况

侠客中“渔父”无论是生活原型还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不及前两者。其原型是春秋末期伍子胥过昭关之后过江是遇到的“渔父”。伍子胥受到楚国人的追捕,好不容易过了昭关,却遇到了大江。江边的“渔父”知道他是被重金悬赏的伍子胥,却能视名利如草芥,送伍子胥过江。伍子胥用剑相送,渔翁不受。再也没有对他人提起过此事。

这件事情被编辑到了东汉的《吴越春秋》一书里。这本书将渔翁的事迹夸张化了——将乐善好施,古道热肠的“渔父”刻画成了舍身忘我,讲求信义的侠客形象——“渔父”为了免去伍子胥的后顾之忧,投身江中而死。可见此时的“渔父”侠客形象已经趋于饱满。中国古代的侠客形象也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中。

中国后世文学作品中不乏对侠客“渔父”的刻画。早在西汉《史记·刺客列传》中,出身渔翁的专诸就冒充厨师,刺死了吴王僚,同时,自己也被杀。《水浒传》中的“渔父”形象也很多(前文提到,此处省略)。传统京剧曲目《打渔杀家》中主角萧恩就是传统的“渔父”,他不满当地恶霸与政府的欺压,与女儿被迫反抗,最后远走他乡。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完全体现了侠客“渔父”打抱不平,敢于反抗的品格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侠客

三、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的“渔父”形象来源于现实,并在现实与文学之转换中,其形象愈加丰富饱满,各不相同:或寄情山水,孤高清傲,展现了道家逍遥之风骨;或关心时事,成竹在胸,体现了儒家入世之思想;或坦荡无私,古道热肠。代表了侠客道义之品格。他们不仅为文学作品增添了有血有肉的形象,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更深深的熏陶了人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参考文献:

1、《史记》

2、《全宋词》

3、《唐诗三百首》

4、《楚辞》

5、《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