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朋友,您没读错,在过去——两千年前那种过去——冬至日那一天,古人是会去给尊长们献上鞋袜的。

三国时期,有个大才子曹植(字子建),这位才子除了会写《七步诗》之外,在国朝典章上面还颇有建树,在他的《曹子建集》里面,记载有许多值得传颂的典、论、文章,很多内容对于我们研究东汉时期的历史、政治、物质生活极有帮助。可惜大部分人只知道这位老兄跟他哥哥——魏文帝曹丕,相爱相杀“相煎何太急”的故事,对于其他的内容基本没啥概念。

就比如曹植曾经在冬至日这一天,给他哥哥送袜子。

当时曹植写过一篇《冬至献袜颂表》,里面有如下说法:

“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情系帷幄,拜表奉贺,并献纹履七緉(liǎng),袜若干副……”

翻译过来很简单:

按照过去的规矩,冬至日这一天要给您(魏文帝)“送鞋送袜”,用来“迎福践长”,所以为了庆贺,我特意给您送了七双带着花纹的鞋,以及若干副袜子,聊表庆贺。

看来这哥俩关系其实没那么差。

冬至日这一天啊,日影最长,再加上在十二律吕里面,冬至日这一天,刚好是“黄钟”的音律,这个音律要用最长的竹管才能吹出来,所以这一天要穿鞋袜踩在“”远之上。

在过去不光是官家这么搞,普通老百姓也有这种习俗,讨个彩头。比如就有“近古妇人常以冬至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

泣山老师在这里提醒一点啊,这里的舅姑,可不是舅舅跟姑姑,而是指的女性的公公和婆婆(这是古代的专有称谓),所以“妇人常以冬至上履袜于舅姑”,指的是儿媳妇要给公婆奉上鞋袜,请大家一定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讲完了,咱们来看文物:我们看到的这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的绢袜(现藏于湖南省博),以绛紫绢缝制而成,为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所有。在选料上十分讲究:袜面用绢较细,袜里绢较粗,再配以素纱绑带,穿起来既舒服又耐磨,是汉初弥足珍贵的服饰实物。有一个有意思的事,袜子的袜,繁体会写成“襪”,但是泣山老师搞过很多竹简,古人的袜就写成现在这样,这也说明简繁两种字体,并没有所谓时间上的差异。过去的袜子,比现在的袜子要更大也更厚实,有点像是个大口袋。大家如果练太极拳买过“云袜”的话,就会发现二者十分相似。

冬至日,是一年日照最短之时,冬月寒冷,手足最需保暖。“献履贡袜”与其看作是对于尊长的祝福,倒不如视为对于尊长们健康的呵护。冬至大如年,各位来不及给尊亲长辈送袜子的朋友们,哪怕打个电话,表达一下自己的祝愿也好。

最后,祝大家冬至快乐!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