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岁末,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终于如约而至。刚在北京参加完文代会的濮存昕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四川大凉山,投入到戏剧节各项筹备工作中——作为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第一发起人,他在2019年同25名中外艺术家和文化学者一起,倡导戏剧创作的社会化和戏剧欣赏的大众化,在凉山打造一个“戏剧的香格里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们集体演绎凉山文艺史上经典片段

12月18日晚的戏剧盛典上,濮存昕与近70名艺术家一起演绎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七十年来凉山文艺史上的经典片段,凉山第一部话剧《奴隶之歌》、第一部舞剧《奴隶颂》、第一部音乐剧《穿红裙的幺表妹》、第一部歌剧《彝红》……“这是大凉山能举办戏剧节的理由之一”,在经典作品的场景回顾中,濮存昕深深体会到了凉山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文艺精神,他说那是当地长期文化建设的成果。

戏剧盛典

这些年来,屡次被问及为什么要来大凉山?为什么要办戏剧节?濮存昕用很多“没想到”来形容初遇凉山西昌带给他的惊喜。气候、生态、风光、人文……最为难得的是,这里的驻场演出水平高,文化设施齐全,剧场数量和质量超越了国内很多县级城市。“这里的文化和旅游早就融合在一起了”,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濮存昕讲述与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故事 王雪娟 摄

不同于北上广,也不同于乌镇,大凉山的戏剧节是在政府主导和大力支持下,由一群艺术家和文化学者发起,凉山文旅集团运营的新生事物。对于当地此前数年为发展文化旅游所做的准备,濮存昕的评价是“有远见”。

初舞台的惊艳亮相,让2019年首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一鸣惊人。9个国家参演,335场演出,一举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ITI、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IATC等世界艺术机构,以色列法国等驻华使领馆,英国爱丁堡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等国际知名戏剧节的关注。各路国际戏剧界大咖纷纷到场道贺,群雄毕至,开展国际论坛,国际合作,交流展演,在广袤的大凉山编织了一场美妙奇幻的戏剧之梦。

濮存昕参加戏剧节论坛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戏剧界停摆。一片荒凉之中,第二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逆流而上。回顾当时的情境,濮存昕记忆犹新:世界八大戏剧节云端对话西昌,全球首创直播带戏收获10亿关注流量,牙买加、巴哈马、苏里南三国驻华大使、英国驻重庆总领事等外国驻华官员赴凉山参加活动,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正常举办的戏剧节。更为令人欣喜的是,当年戏剧节的票房有了起色,文化消费渐渐成为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疫情专门跟戏剧作对!”濮存昕有些愤愤。今年各地散发的疫情再度打乱了戏剧人的节奏。很多原定的剧目来不了,原定的演出取消了。“也曾打过退堂鼓”,演出进行到一半时,濮存昕坦言,悬着的心这才稍微放下了一点点。所幸的是,在全世界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依然能持续举办。“不能让它断气,要实施黄金抢救”,他说,在全世界戏剧人眼里,中国真的很了不起,正因为有了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安全保障到位,组委会才能顶着压力,为人们奉上60余场精彩的剧目和140余场戏剧嘉年华等配套活动,展现了中国戏剧社群强大的韧性。诚如法国阿维尼翁OFF戏剧节基金会总经理尼克森·皮塔卡所说,“在这个艰难的时期里,人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戏剧的力量”。

《只此青绿》剧照

今年的戏剧节上,濮存昕被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演出感动了,感动于其中艺术的想象力,感动于舞者的投入和坚持,也惊叹其高水准的舞台呈现,“这样的作品引领了新的观赏空间,拿到全世界的舞台上也不会输”。交谈中,话题触及文代会上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前进方向,濮存昕表示,演戏不是自娱自乐的行业,真正好的艺术家一定是演戏给人民看的,演员应当与观众共同创造,应当更好地服务观众,服务人民,统领他们的“闲情”。要让文艺具备公益性质,让城市更有温度,让人们多一些文化生活的选择。

被问及明年全球性的戏剧演出盛况会再现吗?“有人就有了一切”,濮存昕说,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一直保持着国际交流,也在加强戏剧教育、戏剧孵化和内功修炼,积蓄力量,致力于打造中国文艺的新坐标、西部文旅的新IP。“这里的传统文化生育出了有品质、有水准的当代文化,希望大凉山戏剧节能一直如约而至,让更多人来到大凉山,关注大凉山;也让更多大凉山的人民通过看戏,看到世界,看到自己,看到上下五千年。”这是他反复提到的戏剧初心。

(除署名外,文中图片均由凉山文旅集团提供)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