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济南,一个7岁儿子在车上发脾气,哭着闹着说自己要离家出走不坐车了。
妈妈表面上顺应了他的要求,让他下车自己走。儿子就这样一路跑着回家,一共跑了四公里多,累得气喘吁吁。
一开始儿子还比较镇定,可后来跑累了,中途摔倒了好几次,他逐渐哭了出来,甚至还吐了。

这对父母一路跟随,想给儿子喝口水,可儿子犟得死活也不喝,爸爸妈妈也拿他没办法。
妈妈怕孩子真的跑回家产生成就感,便在临近终点时把他带回车上,孩子随即主动认了错。
这位妈妈称,看儿子太累有点心疼,可不狠心下次还敢这样,便任由他跑了。
对于这位妈妈的做法,评论区褒贬不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位妈妈的做法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妥之处。
她没有强硬制止或打骂孩子,而是顺应了孩子的意愿,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自主权。

可孩子太累甚至摔倒的时候,妈妈并没有及时下车关心和安慰,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妈妈不爱我了”的想法。
确实,对于家长们来说,应对脾气暴躁的娃,是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儿。

你批评指正,孩子耳朵一闭全然听不进去,还翻白眼来蔑视你,你气到猛揍一顿用武力镇压,但孩子依旧一脸的不服气。

可每次打孩子也不对啊,孩子问题没解决还把自己气够呛,简直赔了夫人又折兵!

都说高质量的教育,孩子越大带着就越轻松。

孩子爱发脾气,有哪些有效的引导办法?作为家长该怎么帮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其实“孩子发脾气”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一点小事,分分钟原地爆炸给你看,随着孩子年龄一起增长的,除了身高,就是脾气。

讲道理,听不进去;不搭理,哭得更伤心;妥协,又怕放纵了孩子。

其实,孩子发脾气是在向我们释放信号。

《儿童情绪心理学》一书表示:

“孩子的情绪和大人不一样,他们的情绪表达往往直接。”

而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孩子所要的内在表达,找到孩子发脾气所表现出哭闹或愤怒背后藏着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孩子的行为可能需要规范,但他们的情绪释放,绝对是没错的。

当我们拒绝去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有意无意就回避掉了孩子的痛苦。

尤其当我们表现得过于冷漠,这样冷静的反应,会更让孩子愤怒和无助。

但实践出真知,有些应对方法只能说是“火上浇油”,比如说:

下面这3种类型的话术你还在说吗?

你是否经常说“你再哭,我就……”

看到孩子哭闹,你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心疼中夹杂着怒火,第一反应就是想让他停止。

“你再哭妈妈以后不给你买玩具了。”

“再哭妈妈就去上班了。”

“再哭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

各种“威胁”直接就脱口而出了,先不说你能不能“说到做到”,这话本身就非常容易挑动孩子叛逆的神经,一次两次可能还有用,到后面孩子才不怕你吓唬,因为他只会想:

“我都这么难过了,妈妈竟然还要对我这样!我不要玩具了!”

于是乎,升级版哭闹风暴就来了……

“哭吧,等你不哭了妈妈再来抱你”

会说这句话,你一定是一个有原则的妈妈,不想轻易因为孩子哭闹而妥协,你想表达的是:

“你现在是大宝宝了,要讲道理了,哭是没用的。”

但实际上孩子听到的:

“妈妈不要我了!”“只有我不哭的时候妈妈才喜欢我。”

转换一下视角,这像不像夫妻吵架的时候,你老公撂下一句“你自己先冷静一下吧”转身就走?活脱脱是“冷战”的节奏。

在宝宝难过的时候,妈妈的冷漠只会让他失去安全感,变得更崩溃,这一哭就停不下来了。

“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

你肯定看过不少育儿知识,知道孩子发脾气时,我们首先要和他共情,允许孩子发泄情绪,然而问题就出在后半句话上。

想一想,孩子好不容易搭好的积木不小心碰倒了,他气得把积木到处乱扔,然后你说:

“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但是积木不可以乱扔哦。”

这时候孩子反而更崩溃了,因为你话里还是在说孩子的不对,并没有真的和他感同身受。

就好比你和你老公吐槽老板,老公却跟你说: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仔细想想,你老板说的是不是也有道理?”

这时候你肯定就更生气了。同样的,在孩子发泄情绪的当下就跟他讲道理,他可真是一点儿都听不进去。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第一句话很重要

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很多种:没有感受到爱、没有安全感、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感受到挫败感时....

面对孩子哭闹、发脾气,很多父母选择训斥、打骂或者冷漠处理,等于对孩子说:“你不可以有情绪,你不可以发脾气,但我可以。”

这对孩子不仅不公平,而且也做了坏的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孩子冲你发脾气,他就是在说两件事:一个是我爱你,另一个是我撑不住了,需要你伸出援手。”

假如日常生活中,父母都能够从下面这两个角度,去“听一听”孩子发脾气背后的潜台词,那么我们的亲子沟通,将会变得容易许多...

所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说什么都是错的吗?那ta为什么会总是哭个不停?

那是因为,你只是允许了孩子哭这个行为,但是并没有真的接纳孩子的情绪。

1.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等待情绪的稳定

当孩子发脾气了,比起讲道理和责备,我们第一时间需要做的是,无条件陪伴并接纳他的情绪。

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因为受挫……而这些在大人眼里可能是“无理取闹”,所以下意识地就在孩子发脾气的当下教育。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他的大脑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情绪脑,很难理性去思考问题,这个时候讲道理没有任何用处。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先做后说”。

把要说的话往后挪一挪,先陪着他冷静下来。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再去解决问题。

娘娘孙俪曾发过一条微博: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伤的情绪发生,不要说教,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陪伴孩子度过这段时期后,冷静下来你再给他明确原则边界,或者提出解决办法,他才能听得进去。

2.学会和孩子“共情”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其实“共情”是最好的回应。

蔡少芬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就做得非常好。

一次吃饭时,她正忙着和大女儿说话,没注意到小女儿一直边上在喊“妈妈”。

被忽略的小家伙突然嚎啕大哭。

而此时蔡少芬并没有批评女儿,更没有制止孩子哭,而是轻轻拍拍女儿的背,温柔地说:“我知道你不开心了,你哭吧。”

小女孩哭了一会,情绪看起来缓和些了。

蔡少芬又问女儿:“你舒服了没有?”

小女儿回答:“我舒服了。”

这样的对话,真的太暖了!

看似简单的对话,却是面对“孩子哭闹”时最厉害的做法,厉害在哪里?

面对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选择训斥、打骂或者冷漠处理,等于对孩子说:“你不可以有情绪,你不可以发脾气,但我可以。”

这对孩子不仅不公平,而且也做了坏的示范。

而蔡少芬却选择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这首先给了女儿好的榜样;

其次,她开口的第一句话是说“你哭吧”,这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

宝贝,不要担心你的愤怒。

不要担心妈妈承受不了。

我允许你有情绪。

这是很正常的事。

这就会给到孩子很好的安全感。

孩子长大后会知道,情绪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既不会吞没谁,也不会伤害谁。

所以当我们允许孩子有情绪,甚至反复有情绪,但每次都要通过共情和引导,跟孩子达成“共识”:下次怎么办会更好。

孩子,就是这样一点点成长的。

蔡康永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情商高并非指不发脾气,而是要合理地发脾气,让自己的情绪可以顺畅地表达,舒服地做自己,才能让自己和世界都开心。”

其实,发脾气就是一个人正常情绪表达,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会有自己的脾气。

作为父母,我们在面对孩子小情绪的时候,要记得正视这件事,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合理的方式去表达情绪。

孩子需要爱,尤其是他们最不可爱的时候。

“不管多大的孩子,不要只在他可爱、好相处、有吸引力的时候爱他、接受他;

也要在他闹情绪、惹麻烦、难以亲近、令人生气的时候,爱他,接受他。”

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整个的人,无论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都是被父母接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