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一词,指中国,也指瓷器。这说明在西方人眼里,瓷器就是中国的代名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瓷器玉石般润泽的光辉在人类文明历史中闪耀,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绚丽多彩的陶瓷文化作为中国的象征,吸引了古今中外全球人的目光。

一、中国瓷器的演变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通常把“陶瓷”一分为二,一种是陶,一种是瓷。通常把由随处可见的黏土制成,胎体不致密的制品称为陶器。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瓷土制品称为“瓷器”。古代许多国家都有陶,但瓷却是中国所特有的。早在西方掌握制瓷方法的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能烧制出精美华丽的瓷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周时期瓷器

1、瓷器的出现与早期发展

中国就有了原始瓷器的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原始瓷器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属于过渡产物。在烧制工艺上很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绍兴发现了东汉晚期瓷窑址,其中的青瓷器瓷片质地细腻,釉面光泽圆润,胎与釉紧密结合。已经达到了真正瓷器的标准。

到了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生产皆是南方的天下,浙江越窑在南方设有众多窑场,生产青瓷与黑瓷,其产品胎质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呈淡青色。碗、碟、盆、泡菜坛等日用瓷器都由此生产。从三国到隋统一,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品种繁多,式样层出不穷,已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2、唐朝——南青北白

唐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当时南方越窑的青瓷和北方邢窑的白瓷相互媲美,形成所谓的南青北白

海棠碗

南方越窑是由三国开始传承下来的,但盛产白瓷的邢窑却是在近年来形成的,是唐代著名的北方瓷窑。北方瓷器的生产晚了南方数百年,但当北方掌握了青瓷的生产后,便开始从中吸取技艺,提高生产工艺,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或是北国雪景创造出属于北方的白瓷

白瓷与青瓷的区别仅在于胎、釉中含铁量高低。因为白瓷的含铁量较青瓷少,它的胎呈白色。正所谓“绘事后素”,以白色为底,以此呈现出各种缤纷美丽的颜色,才有了“素以为绚兮”。白瓷的产生奠定了单色釉瓷向彩瓷发展的基础。

3、宋朝——五大名窑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发展时期。甚至在工艺技术上也有了明确的分工。在唐代的基础上,宋代出现了“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并存于世。其中汝窑为首。鉴别汝窑的陶瓷特征便是蟹爪纹,鱼鳞状开片,香灰色的胎,天青釉色。不过,有专家认为这是漏洞百出的僵死的教条式鉴别,由于玛瑙入釉的比例不等,或是长期埋于地下受到氧化侵蚀,天青色的深浅程度与鱼鳞状的开片形态,都不会一样。只有专家合议才敢确定一件真正的汝窑,而不是后世的仿制品

而钧窑所产瓷则尤为名贵。“”同“”音,钧瓷向来为皇室所独有。他的瓷土产自禹州,受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历练,形成了独有的烧制原料。钧瓷胎质精纯细腻,釉色润光天成。所谓“窑变无双,钧瓷无对”,每一件钧瓷都是举世无双的至宝。再加上它的烧制的成功率极低,使钧瓷更为的珍贵。

宋代瓷器在烧制技艺上几近成熟,无论是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都有了新的提高。除了五大名窑之外,还有其他瓷窑如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都闻名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元代——青花釉里红

元代是中国瓷器生产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发展。此时景德镇瓷业迅速发展,甚至诞生了青花瓷和釉里红的烧制。

青花瓷釉质剔透清亮,胎体薄如蝉翼,钴料在胎上绘以纹饰,蓝色纹饰蜿蜒在洁白细腻的瓷体上,显得素雅清新。而元青花瓷以其大气豪迈的风格,颠覆了含蓄的传统青花瓷作品,大胆的用色和绘画,极力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元青花将青花瓷地位推向高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人尽皆知的至高无上地位。

而釉里红则色彩艳丽,以铜红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白地红花,如寒梅傲雪,引人瞩目。由于其烧成难度大,寻常釉里红瓷器都着色不正,含有杂质,纯正的白地红花更显珍贵。

5、明清——彩瓷世界

明清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景德镇成为了著名的“瓷都”,统治瓷坛数百年,五彩缤纷的釉瓷和彩绘瓷作为景德镇窑的代表作品深受人们喜爱,扬名全球。

“斗彩”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在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斗妍斗美,故名“斗彩”。从西藏和景德镇遗址出土的斗彩鸳鸯莲荷纹盘中便可窥得成化斗彩的精美绝伦。

清代的瓷器,则是在明代瓷器的卓越成就上进一步演变的。康熙时的花纹由“茄、黄、绿”三种颜色绘成的素三彩,雍正、乾隆时的呈“玻璃白”的粉彩、结合中西风韵的高贵珐琅彩都是其间珍品。其中,珐琅彩瓷是清代皇室专属瓷器中最具特色精美的彩瓷器。使珐琅,这一来自西方的彩料在瓷器上多样的发挥让人惊叹。既可以是康熙时期的端庄厚重,也可以是雍正时的清新素雅,或是乾隆时的繁复多端,可以说是道尽了皇室的雍容华贵。

二、欧洲对中国瓷器的追逐

129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将第一件中国瓷器带到威尼斯,整个欧洲对此次的痴狂从此开始。

1、极度的痴迷

在700年后,一位英国的陶瓷艺术家艾德门.德瓦尔在他第一次接触瓷器,就爱上了这样神秘的东西。他说:白瓷是无与伦比的。当他在做瓷器时,他总感觉身在中国瓷器就是中国,瓷器就是前往中国的路。所以他怀着对中国瓷器的向往,来到了中国的景德镇的瓷都朝圣。并写了一本书——《白瓷之路》

2、渴望仿制

欧洲人无比的渴望中国瓷器的烧制技巧,他们派出了无数个商业间谍来到中国勘破瓷器的奥秘。他们尝试了几百年,失败了几百年。当第一次烧成白釉瓷时,整个欧洲一片欢腾,他们建造了梅森皇室瓷器制造厂,这是欧洲第一个瓷器的制造厂。这个厂如今仍存在。徽标是交错的双剑,印在《白瓷之路》的封面上。

三、中国古代瓷器的出口贸易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独有的瓷器输出国。自唐朝起我国陶瓷就已经贸易运输到国外,现在的考古发掘证明在埃及的福斯塔特城发现了许多中国陶瓷碎片,学者从中捡出越窑青瓷600多片,还有不少唐代白瓷和三彩陶器。

1、宋朝瓷器贸易

到了宋朝,瓷器逐渐的丝绸成为所有出口品中最大宗,人们通常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也就被称为“陶瓷之路”。宋朝对外贸易的船只所到达之地,与宋朝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宋瓷的销售。

受根据《诸蕃志》的记载,中国用此次与其贸易的国家有占城、真腊、兰无里等国家地区,在非洲约有17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中国古瓷。迪维斯的《欧洲瓷器史》中写道:中世纪期间中国瓷器很少进入欧洲,但是这并不是说欧洲人完全不知道中国瓷器,因为当时除零星的出现的商品瓷制品外,中国瓷器还常常夹在官方使节的礼品中,出自这个时期的几件瓷器仍然保存在欧洲。

2、元明瓷器备受世界人民追捧

接下来,元代时海运成为国家要政,海外贸易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陶瓷外销的范围和数量比宋代都有所扩大和增加。而到了明代,由于民间瓷窑的发展,陶瓷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大量精美的陶瓷产品陆续输往世界各地乃至直接输入欧洲。

福尔克在《瓷器与东印度公司》一书中说:在西欧见识到中国瓷器以后,中国瓷器就受到热烈欢迎,因为这是一种不是本地陶器所能比拟的器具,中国瓷器所特备的优点,那种不渗透性、洁白实用的美,以及比较廉价的价格,都使他很快成为当地人民深深喜爱的物品。明朝出口的瓷器主要是产自景德镇的民窑。当时运输贸易的主要是东印度公司,英国人也在于1640年左右在波斯湾设立贸易转运站,使中国瓷器源源不断地运往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清朝世界瓷器市场庞大

清代前期,国外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当时中国瓷器的对外输出主要是清朝政府对其他国家的“赐赠”和民间的对外贸易两个方面。一般“赐赠”的瓷器都是官窑生产,数量不多。瓷器贸易主要是由民间商人操作。

当时,中国瓷器在继续保持与日本和朝鲜贸易外,北方的沙俄帝国也开始于康熙年间在定制各种瓷器。这个阶段瓷器外输最大的特点是在欧洲市场的扩大。18世纪前期欧洲很多国家都被允许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这就进一步为中国瓷器的外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4、中国瓷器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

从这些古代的贸易记录中可以看出,全国各地的人民,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对于中国的瓷器趋之若鹜。中国陶瓷器在亚非欧等国的销售,让它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和艺术品,甚至成为了一些贵族衡量财富和文化修养的标志。在墨西哥和利马等地,许多人把中国瓷器当做装饰品摆放在客厅和餐厅里。“1686年,在葡属巴西的一个修道院的教堂钟楼上,也用中国瓷器作为装饰。有时中国瓷器甚至还可以充当货币抵偿给官方缴纳的税金。”

四、总结

中国瓷器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全国各地的广泛销售证明瓷器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商品是文化的媒介,瓷器的广泛传播也使中国文化流入到世界人民的心中。这也不就奇怪为什么china也是瓷器。

参考文献:

1、《论古代瓷器出口与贸易》

2、《关于瓷器历史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