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下是车间、仓库,楼上是宿舍、食堂,而安全出口竟然是条断头路; 面对消防检查,部分商家连忙关门玩起“躲猫猫”……

日前 ,温州市消防安全委员会整治办检查人员在苍南县 灵溪镇、金乡镇等地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明察暗访,发现了一批隐患突出的“三合一”场所。

楼下车间楼上宿舍生乱象 “安全出口”成了密闭仓库

金乡镇产业经济活跃,各类工厂、家庭作坊密布,各类生产场所消防安全状况是此次明察暗访的重点。

12月14日,整治办检查人员第一站来到了位于金乡镇邮电路上的一家复合材料公司。在该公司厂区大院内,检查人员检查发现,灭火器、消防安全标识等一应俱全,消防栓也能够正常出水。但是,在进入厂区仓库后,各类消防隐患开始密集出现。

“仓库出入口,以及消防栓前,不能这样堆放货物,必须确保通畅……”见该厂区一处消防通道上堆放着几大箱货物,检查人员立马指出此处存在的消防隐患。听此,企业工作人员迅速将货物搬离此处。

在该厂区仓库后门处,门口悬挂着“安全出口”标识。然而,记者顺着该标识箭头进入“安全出口”后,却发现里面是另外一处密闭的仓库。所谓的“安全出口”,竟然是一条“断头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密闭仓库内,检查人员尝试推开一扇防火门,谁知怎么也打不开。“不好意思,这扇门的那一边堆满了货物,所以堵住了。”见此,企业工作人员这样解释。

随后,检查人员来到该厂区二楼,此时远远飘来一阵香味。一检查,原来是该企业的食堂厨师正在使用液化燃气灶烧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堂附近,检查人员发现部分房间内摆放着床铺,挂着衣物,显然是工人的宿舍。其中,一房间内还布满了随意搭接的电线线路,地上摆放着两个高功率的取暖器,床边一只小桶内,更是装满烟蒂。

“生产、仓储场所不能用于居住,在房间内还使用大功率电器,而且还抽烟,这是非常危险的。”当即,检查人员要求企业方面整改。

当天,检查人员一行在该镇的商标西路、金余路,接连检查发现多处民房存在“三合一”现象,“一边是作坊、仓库,另一边直接是厨房、卧室。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必须通过实体墙隔断,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检查中,一企业负责人还试图辩称这些床铺只是值班午休时“用用”。然而,检查人员发现,旁边的衣柜内却挂满衣物,墙壁上还贴着小朋友的奖状,显然这里有人长期居住。

消防栓淹没在众多鞋盒中 直播间竟用易燃材料装饰

据了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少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将闲置厂房分割出去用于出租或转租,从而形成“厂中厂”的情况。

“由于租赁企业情况复杂,隐蔽性较强,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极易滋生消防安全隐患,从而引发火灾事故。”12月16日,在苍南县灵溪镇检查时,检查人员就发现了这种情况。

在灵溪镇坝头工业区华新路188号,检查人员随机选择了其中1号楼进行检查。该厂房楼层索引显示,1号楼共6层,内有5家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行业覆盖小家电、鞋业、服装等。

“这些摆得太乱,不仅影响排烟窗的使用,还造成了消防栓的堵塞。另外,厂房内不能用于居住,一旦发生火情,后果不堪设想。”位于厂房六楼的是一家制鞋企业,检查人员指出里面存在的多处安全隐患:内部堆积着数以万计的皮鞋,四周的排气窗几乎被垒高的“鞋盒墙”所遮挡,本该明显设置的消防栓也被“淹没”在众多鞋盒中。此外,该楼层边角处一房间内还摆放着床褥,有人员居住生活迹象。

“直播间用的装修隔板材料不符合要求,这种属于易燃材料,要马上进行更换,还有里面插板太多了,不能转接线,容易造成电线短路。”在了解到该企业有从事“电商直播”等新业态经营活动时,检查人员立即进入直播间查看,发现里面存在各种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对此,检查人员要求企业负责人尽快整改。

在多种消防设施中,安全通道顺畅是保障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

从该厂房六楼往下走,检查人员对所有楼层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应急灯是否正常等情况进行逐一排查。

令人揪心的是,不少“安全出口”处堆放着大量生产原材料,仅留少量空隙供人通行。甚至,有的“安全出口”还处于紧闭状态,门上加装了锁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用场所功能区未物理隔断 商户躲避检查玩起“躲猫猫”

在灵溪镇鱼塘口村,检查人员发现,不少家庭作坊存在这种情况:一楼用于生产经营,而楼上则是生活起居场所。

走进其中一处家庭作坊,检查人员看到,生产区域与居住区域并没有进行有效隔断。往楼上作一步查看时,该门店为方便存放原材料、产成品等,利用三合板等易燃材料搭建了一个小阁楼。

类似问题,在灵溪镇南鹤路也同样存在。

南鹤路76号,是一家油漆经营门店,虽然经营区与居住区做了适当物理隔断。但走进居住区域内,检查人员看到,楼梯口摆放着10多桶油漆。“这样是不合规的,非常危险。如果楼梯口摆放油漆,楼梯通往居住区域必须进行物理隔断……”检查人员向该门店业主指出这些隐患。

然而,相较于经营与居住合用的场所,南鹤路沿街的生产与居住合用场所的消防安全状况更令人担忧。

在南鹤路149号一楼,数名员工正在紧张赶制包装袋。

“你们老板平时住在哪?”检查人员问。面对询问,一名员工用手指朝楼上指了指,示意该场所负责人平日里就在楼上居住生活。

此处楼上居住区域与一楼生产区直接相连,未作相应物理隔断,楼梯处堆放着大量的原材料,过道相当狭窄。

面对这种情况,检查人员发现,该一楼生产区域还未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接着,检查人员又问该员工是否知晓消防安全相关知识,对方称“不知道”。

检查人员决定在附近再多抽查几处地方。

令人诧异的是,当看到身穿消防制服的检查人员时,周边的几家门店相继选择关了门躲避检查,或半关着门“侦查”检查人员有否过去。

“如果面对消防检查,只是一味地选择逃避,不落实、不整改,这说明当地还要加强消防安全意识的树立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消防安全,需要所有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不能等到惨剧发生的那一天才警醒,到那时就晚了……”看见这一幕幕“躲猫猫”,消防人员如此感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瓶车“飞线充电”随处见 “三合一”场所隐患挺严峻

与此前数轮消防隐患的明察暗访一样,电瓶车违规充电问题在苍南当地也同样较为突出。在金乡镇,检查人员不时见到“飞线充电”现象,有的甚至在室内对电瓶车进行充电。

金乡镇朝阳街,一些背街小巷的窗口上,就能见到悬挂在窗口的插线板。“这是用来给电瓶车充电的,车子停在后门,充电器一插就行。”见到检查人员后,一位正在给电瓶车充电的居民还未意识到他这个行为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

“乱接电线充电,或用插线板飞线充电,本身就存在消防隐患。如果电线老化,或电动车本身电瓶出现了问题,更容易发生火灾。”检查人员介绍,电瓶车违规充电目前已经成为引发民宅火灾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果造成严重后果,车主将涉嫌失火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面临刑事责任。”

在检查人员的劝说下,这名车主当即拔掉了插座,并承诺以后会到正规充电点充电。

检查中,记者现场看到,由于充电距离较远,不少私拉乱接的“飞线”一连接了多个插线板取电。由于长期在户外日晒雨淋,有的插线板已经破损严重,塑料外壳和电线上缠绕着一圈圈的胶布,显然已经过多次修补。这样的充电插板,让人看了不禁捏把冷汗。

在走访检查的部分“三合一”场所内,工人们的电瓶车随意充电现象也成为常态,让原本严峻的消防隐患再次“雪上加霜”。

据了解,此次明察暗访所发现的问题,市消防安全委员会整治办将反馈给属地政府及苍南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这批隐患点再度进行排查、整治,适时还将进行“回头看”确保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灾无情 生命无价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积极自查自改火灾隐患

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温州消防全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