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孙家祖茔前的棠梨树

挖掘堤西孙家的故事,几年来一直藏在心里。虽然这种心有不甘的感觉,不止第一次出现,但似乎一次比一次愈加强烈。

在日复一日中沉沦,纠结着百般无谓,遗忘着初心,使原本积极的目的变的渺茫。

当我站在孙家坟茔那棵棠梨树前,耳边是孙家老人的念叨,眼前是枯败的树干。他说,棠梨树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老树早已枯死,现在的这棵是后来老根上重新长出来的小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棵棠梨树早已了无生机,荒芜的树干,斑驳的树皮,满目疮痍。他似乎要讲述那些曾经辉煌灿烂的往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孙家的族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失落了。确切来说,是销毁了。

许多宝贵,都终归被岁月的长河淹没,而我们也跌跌撞撞的如同蝼蚁一般,遗忘着……

亦如孙家老人早已记不起那古墓中的祖先,到底是谁?我找来了孙家后来续写的族谱,只是再也找不到那些沧桑的记忆。

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承载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见证无数历史变迁。无数次战争,无数次灾荒,中原文明被一次又一次掩埋,又一次又一次重生。

中国古代史,是一部皇家史,民间出现地方志的机会少之又少。至于家谱之类的,则多是家族里出了高官,才会出现 。底层百姓,温饱问题都堪忧,更莫说去做识文断字、续写家谱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孙家的族谱,让我看到了希望,但紧接着这种希望便破灭了。他们的族谱上面,和许多本土族谱记载的几乎没什么差别,把自己的先祖归结为山西洪洞大槐树下。

二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只是一个文化概念

与我个人来说,我从来都不认同,所有本土人来自山西洪洞县的说法,更不相信都是洪武年间迁徙的说法。明朝的移民,持续了接近50余年的时间,除了山西,还有云南、四川等地。如山东莱州的移民主要来自于四川,山东即墨的移民来自于云南,至今为止这两个地方民俗和其他地区都有所不同。而在常村镇小屯村“垣邑王谢”的成氏族谱,就明确记载是正德年间,从山西高平县米山镇迁徙。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以后,确切颁布了大迁徙的政策,来填补中原地区的人口,但并不足以说明这里没有土著原住民。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只是一个文化概念。在黄淮地区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记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

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移民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

那时候底层百姓识字的少,常年兵荒马乱“家”的概念也很淡薄,在被官府强制迁徙的过程中,选择一个比较明显的地标,所以也便有了“大槐树”这个传说。

而把“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个概念炒作起来,是民国年间的事情。一位有远见的县长,类似于现在文化振兴一样,开始宣扬“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文化概念,历经百余年演绎,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中国人都有一种情愫,就是思考“从哪里来,将来到哪里去?”。高深一点是参悟“生与死的关系”,是执念;通俗一点是“得有个念想”,是“心灵落脚点”。一句话,吃了没文化的亏。如果,每个家族都像“垣邑王谢”成家那样出几十个进士、举人、秀才,也就没文化工作者那么多事了。

堤西孙家的续写的家谱也是如此,并没有脱离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个文化概念,所以我的希望被泼灭了。

三 孙家官爷筑太行的典故

孙家老人告诉我,棠梨树下躺着的先祖,族人都称他“官爷”,因为护驾有功,高居大明四品皇堂之职。有位孙姓友人,带我去观瞻了家里留下的官爷画像,画像旁边的赫然写着“大明指挥”的字样,只是并没有官爷的名讳,而画像也和许多明代历史人物如出一辙。

真正祖上传下来的画像,原本一直在孙姓友人家保存,只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和族谱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而这幅官爷画像,也是后来族里老人凭着记忆找人补画。

关于官爷,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干预了太行堤的修筑。堤西村之所以称之为堤西村,顾名思义都会认为是大堤的西面。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堤西村,是在大堤的北面。明代修筑太行堤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南边的黄河水,明代在修筑太行堤以前,黄河是在大地北面,走的是滑县黄河故道。修筑太行堤以后,因为黄河故道造就许多支流,太行堤北面依然面临洪灾的威胁。

孙家官爷出面,找到了当时修筑太行堤的官员,沿堤西村以西沿太行堤向北又向东修筑了一道弧形堤坝,一直到现在的夹堤村与太行堤东段接壤,将堤西、高村、营里、常村南街等一线村落围在了一个保护圈里,形成了一片硕大的孙家庄园。庄园东、西、北面皆有入口,在庄园西部,作为东家的孙家人在此驻扎,处在庄园的西口,佣工称之为大堤西口,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堤西村。

四扑朔迷离的孙家官爷

太行堤的传说,无疑又给我增加了信心。明朝弘治年间,刘大夏奉皇命治理黃河水患,修築了太行堤。

刘大夏,弘治三君子、楚地三杰,官最高做到兵部尚书,受封太子太保。在整个明朝历史,属于一代名臣。即便是刘大夏治理黄河的时候,仅仅是右副都御史的官衔,以他刚直不阿的性格,想要简单的贿赂,从而修改治理黄河的规划,是断断不可能的。要知道,中国有史以来,治理黄河水患,乃是皇家重中之重。

这一点,使我突然对孙家官爷的身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什么原因让他可以调动刘大夏,为其私利而修改规划呢?

我几乎翻遍了所有的长垣县志,想找到关于孙家官爷的记载,但最终一无所获。在中国地方志上面,存在着许多文化断层。古代的百姓乃至官员,在明代以前似乎没有太浓重的国家民族概念。对于百姓来说,只要吃得饱,谁坐天下都无所谓。这种思维,在经过五代十国、辽、宋、金、元时期,表现的尤为明显。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拯救了中华文明之后,也开始了文化情怀的保护,方志文化也一度兴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保存完好记载详细的地方志,大部分都始于明代。明代以前也有许多,或许在民族融合的战争中,异族入侵破坏,破坏民族情节,太多早已损毁。

说回孙家官爷。在明朝,是没有殿前指挥使的职位的,殿前指挥使的职位在宋朝才存在。这一职位相当于首都卫戍部队,直接受命于禁军指挥,是作为守卫皇城的一支军事力量。而很多人把殿前指挥使和明朝的锦衣卫指挥使混为一谈。也有许多民间续写家谱,编撰出祖上是大明殿前指挥史的说法,使得自己家族有了高贵出身,从而显得荣耀。

随着我没有在县志上面找到关于孙家官爷的记载,这件事情也便随着常村镇志工作的繁忙逐渐遗忘,直到最后印刷成书,亦未能如愿。

这件事,也成为心结,偶尔翻出来,总有那么点心有不甘。我试图在网上搜罗到关于大明朝孙姓名人的记载,却愈加扑朔迷离。在大明朝的历史上,孙承宗、孙传庭无异是如雷贯耳的存在,但是年代却和孙家官爷风马牛不相及。我唯有从太行堤修筑的年代去推断孙家官爷的身份,但孙承宗、孙传庭是明末,而刘大夏修筑太行堤是弘治年间,属于明朝中期。

后来,我开始搜寻明朝孙姓的锦衣卫指挥史,依然是一无所获。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锦衣卫肩负着保卫皇上的使命,不仅是间谍机构,更是皇帝的亲信嫡系。而锦衣卫的大小重要统领,无论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使、千户、百户等诸多军官职位,也分别由皇帝最亲近的人担任。而锦衣卫指挥史,是统领锦衣卫的最高长官,其地位自然非同一般。

我在想,是否随着孙家的没落,族谱的遗失,使孙家后人续写家谱时候,由于缺乏对历史的研究,便随波逐流,将官爷记载为大明殿前指挥使。孙家族谱明确记载,官爷由于护驾有功,官居四品皇堂之职。是什么样的官职,才能紧随皇帝左右呢?答案很了然,那就是锦衣卫。

如果是四品的话,画像上面的人应该是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因为指挥使是正三品。不过,也有族人说孙家官爷是正三品的说法。

这个发现,让我极为兴奋,虽然当时并没有在历史记载中找到孙姓锦衣卫指挥使的存在。

五 明朝兴盛百余年的孙皇后一族

在我数次的搜寻中,孙继宗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也使几年来的挖掘出现了曙光。我希望你能认真的读下去这篇文字,因为在接下来的故事里面,不仅涉及到了大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使孙家官爷墓的挖掘出现了意义。

2020年,各大卫视热播《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剧中,汤唯饰演的靖难遗孤景清之女被副将孙愚所救,改名孙若微,并最终逆袭为大明皇后。在剧中,也出现了“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等真实历史事件,使剧情跌宕起伏,观赏性极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戏剧文学终归是戏剧文学,中间掺杂了太多戏说成分,极其容易引起观众误解。即便如此,我们的故事也要从孙皇后说起。

在历史上,孙皇后确实存在,但她的父亲并非景清,父亲确切被称作孙愚,只是后来皇帝赐名为孙忠。

明太祖朱元璋从社会底层逆袭成为皇帝,深感历朝历代外戚专权的弊病,再加上对挚爱马皇后感情颇深,便定下了皇家选后必须是民间女子的规矩。

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后族爵位虽高,却基本没有实权。

朱元璋认为,一旦从朝中权贵中选择女子为后,势必会形成外戚权重如山,进而皇权旁落。而对于民间一般寻常百姓家来说,成为皇亲国戚便足于光宗耀祖,没有朝中盘根错节的利益依附,也便不会出现外戚专权,进而威胁皇权。

也正是这个原因,孙皇后作为小吏之女,才能有了出头的机会。但孙皇后一族的权利,却没有达到朱元璋所期待的结果,甚至一度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

孙皇后的父亲孙愚(后改孙忠)生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三日(7月17日),山东济南府邹平县人。孙愚早年自县学进入国子监为监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被任命为山西介休县主簿 。他为人宽恕,但治政严厉,使官民“翁然从化”。不久后,改任河南永城县主簿,受到永城百姓的爱戴。

也正是孙忠到了河南永城做了主簿(相当于现在政府办主任),才开启了孙家的飞黄腾达。在当时,明成祖朱棣的太子朱高炽的正室张氏(即诚孝张皇后),同样来自民间,是永城人。我想着在永城,作为政府班主任的孙忠对张皇后的娘家人照顾比较到位,来往也比较密切,使张皇后的母亲对孙忠印象很好,处的关系不错。关系好了,张皇后的母亲去皇宫看女儿,也就难免会夸孙忠一家子。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认为皇太孙朱瞻基(即明宣宗),也就是张皇后的儿子,已经成年,应当择配。张皇后的母亲就对自己女儿说,孙愚的女儿孙氏多漂亮多贤惠什么的,当外孙媳妇儿着实不错啥的。这闺女哪有不听娘的,于张氏就把这事儿告诉了自己公公朱棣。朱棣心想,儿媳妇选儿媳妇,当公公的也不好意思多说,于是便下了一道旨意,让才十几岁的孙氏进了宫,由张皇后这个未来婆婆亲自带着,教育她宫中礼仪。后来,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孙氏正式升格为太子妃;朱高炽驾崩,朱瞻基(即明宣宗)继位,因为和孙氏从小青梅竹马,感情颇深,孙氏成功晋级皇后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孙家出了个皇后,自然叔伯兄弟都有福荫,孙继宗作为孙皇后的哥哥,自然首当其冲。宣德元年(1436年)十二月,孙继宗被授为府军前卫指挥使,“带俸不管事” 。也就是说是个闲差事,光领工资不怎么管事。

明宣宗朱瞻基,也就是孙皇后的丈夫,原本能文能武,颇有明成祖朱棣的风范,深得朱棣赏识。有传闻,他的父亲朱高炽也是因为他才得到了朱棣传位,和康熙乾隆走的一个套路。只可惜,原本最有可能成为一代英主的明宣宗却是个短命鬼,三十六岁便英年早逝。

皇位传给儿子明英宗,也就是大明战神朱祁镇。朱祁镇年少贪玩,宠幸太监王振,后来还被王振怂恿着亲征瓦剌,把明朝几十万精锐全部打空不说,把自己还折进去做了俘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为了防止瓦剌借此要挟大明帝国,孙皇后和于谦等人扶持了明代宗也就是景泰帝登基。这时候,孙继宗也被景泰帝任命为指挥佥事,并且开始接触到了皇宫护卫。注意,重点来了。景泰帝并非孙皇后亲生,而在孙皇后拥立景泰帝的开始,就让自己哥哥,朱祁镇的亲舅舅介入了皇宫护卫。你品一品?

瓦剌一看有了新皇帝,这朱祁镇成了废帝,也不好使了,干脆随便敲诈了一点钱,又把朱祁镇给送回来了。

朱祁镇回来,这也不可能存在两个皇帝呀!景泰帝就尊自己哥哥为太上皇,为了防止朱祁镇出什么幺蛾子,还把他幽禁了。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孙继宗参与太监曹吉祥、大将石亨等人发动的夺门之变,使得被囚禁于南宫的明英宗成功复位。

明英宗复辟,孙氏一族功不可没,孙继宗由此晋升会昌侯,增岁禄至一千二百石;随后加勋号、散官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自身可免二死、子免一死,赐世袭侯爵的诰券;孙继宗的几个弟弟担任都指挥佥事的,也都改至锦衣卫供职。英宗在同年底进升孙显宗为都指挥同知,并授予孙继宗之子孙琏为锦衣卫指挥使,他的女婿、指挥使武忠进官都指挥佥事,孙氏家奴被授官者多达十七人。这时候的孙家,可以说一门荣耀。英宗复辟之后,孙家人在家乡横行无阻,大量侵吞官田。到全盛时期,家有良田万顷,奴仆千人。家中田地遍及山东、直隶、河南。

八年的幽禁生涯,尝尽人间疾苦的朱祁镇从一个任性的少年君主完成了成熟帝王的转变,开启了洗白自己前半生的历程。夺门之变中,曹吉祥和石亨立了大功,但是朱祁镇复位之后不仅杀了于谦,也在几年后对曹吉祥和石亨进行了清算。

唯独对孙家,朱祁镇一直保持着宽容的态度。在明朝,外戚是不准掌握军务的,但孙承宗却是个例外,不仅提督五军营军务,兼掌后军都督府事 ,以此稳握兵权。也就是说,整个京城的安全,都在孙继宗手里。

天顺三年(1459年),有人奏孙继宗和孙绍宗侵占官地,建立自己的庄园,按道理这罪名最低也是个撤职查办了。但是朱祁镇找自己大舅问了问,孙继宗也是老实人,也没遮遮掩掩的。但是朱祁镇只是把孙继宗雇佣的管理庄园的人给逮捕问罪,将土地重新收回官府,对自己两个舅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在清算曹吉祥、石亨的案子里,再次翻起了“夺门之变”的功过薄,孙继宗一看势头不对,替自己兄弟孙显宗以及孙家人辞去官职,皇帝也只是革他的家人、军伴等九人(一作七人)的职务,其余一概不问。

成化十年(1474年),兵科给事中章镒上疏认为:“孙继宗久掌兵权,尸位固宠,急应将其罢退,以保全有始有终的名声。”孙继宗闻讯,遂上疏恳求辞官,宪宗这才优诏解除他京营掌军之职,依旧掌后军都督府事并知经筵,参预朝政。孙继宗之后再辞余下官职,宪宗仍是不准,只免其“奏事承旨”之职而已。

许多记载里面,孙继宗都表现出是一位做事沉稳的人,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利害关系,多次辞职,但皇家对孙家的器重,一直未能获得批准。

成化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480年1月9日),孙继宗逝世,享年八十五岁。死后获追封为郯国公,谥号“荣襄”。

孙继宗历经宣德、正统、天顺、成化四朝,但此一项就能证明当时孙家的荣耀。而孙继宗兄弟们的子孙,也多担任锦衣卫要职。

此时的成化皇帝是谁呢?正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朱见深因为土木堡之变和父亲骨肉分离,孙皇后与于谦拥立景泰帝,朱见深无法自保。孙皇后在拥立景泰帝时候,曾经与景泰帝达成口头协议,保留朱见深太子之位,景泰帝百年之后应该归还皇位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但是景泰帝背信弃义,随着权力膨胀儿子夭折的刺激,于景泰三年废除了朱见深太子之位,意欲彻底夺取皇位世袭。他先是将朱见深逐出太子宫,而后百般刁难。孙皇后为了保护孙子,将朱见深委托给自己的宫女万贞儿照顾。朱见深与万贞儿主仆日久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

说来也怪,景泰帝并没有打响自己的如意算盘,做了数年皇帝,生下的儿子一个接一个夭折,最终没有留下一个。直到夺门之变发生,朱见深十岁才重新被立为太子。这个过程,你品一品,孙皇后的手段能有多高明!天下之主,三千后宫,愣是留不下一个种。

朱见深继位明宪宗,立了万贞儿为皇后。由于万贞儿当时已经三十六岁,在古代已经是高龄产妇了,生了一个孩子夭折以后,就再也没有怀孕。万贵妃为了避免自己的地位被动摇,便展开了宫斗手段,所有被朱见深宠幸过的宫女,怀孕的都会被其堕胎或者处死,这也导致了朱见深差点没有继承人。万贵妃娘家没有什么人,朱见深又没有为他能生下儿子的女人,所以也便没有了超越孙家外戚势力。

所以此时的朱见深对自己的亲舅爷孙家,自然是特别倚重,所以孙家继续得势也在情理之中。后来的朱见深在宫中宠幸了一位掌管皇帝私库的纪宫女,并且珠胎暗结。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后来又辗转交给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太监张敏对朱见深说出真相,这才东窗事发。次日朱见深昭告天下,立朱佑樘为太子。纪宫女很快神秘暴毙,门监张敏吞金而亡。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唯恐万贞儿对朱佑樘下毒手,急忙将朱佑樘带进自己仁寿宫抚养,这才使朱佑樘长大成人。

万贞儿死了之后,朱见深很快郁郁而终,朱佑樘继位,是为弘治皇帝朱佑樘。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 ,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孝宗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不仅如此,朱佑樘封自己的生母纪宫女为纪太后,由于亲身经历了父亲朱见深宠信万贞儿,造成众多宫廷血案,为他留下心理阴影,所以朱佑樘一生只娶了一位张皇后。朱佑樘对复位有功的孙家,一直持有着宽厚纵容态度,这也证实了弘治五年修筑太行堤时候,孙家的势力在朝廷依然举足轻重。

六 孙皇后一族和堤西孙家的关系

那么,这些又和堤西孙家有什么关系呢?我先为大家上图。

在我几年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找到了孙皇后后人一脉---商丘永城市,并且一直在搜寻山东邹平的县志。孙家这样显赫的家族,不可能不在方志留下痕迹。只是后来才发现,方向走错了。孙忠调任永城主薄以后,势必会在永城安家落户。孙忠独具慧眼,到了永城县主簿任上,即发现此地山川形胜恍若邹平老家,尤其这里是当朝太子妃张娘娘之老家,一旦太子践祚,此地意义必然不同凡响。要能作为张娘娘的“同乡”,那可能就不仅仅是一份荣耀了。于是下了一个决心,“因官注籍”,把孙家户籍落在永城县。在芒砀山前8公里,右有王引河环绕的背山环水之地,新建了一个村子,仿照当朝太子妃张娘娘母家张厂之名,命名为孙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孙忠共有五子九女,第一个绽放异彩的正是孙家四女儿即后来的孙娘娘。而且自四女儿始,孙家成为皇亲国戚,名门望族。据邹平孙氏族谱载,孙忠第五子纯宗之子孙“迁居河南省归德府永城县东北孙厂”。

在山东邹平孙氏一脉,在“夺门之变”以后,孙皇后的直系亲属,也就是孙忠兄弟的几族,都受到了封赏。《邹平县志》记载,孙氏一族从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年间,约从1426年到1565年,百余年时间里,在全国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在明代,虽然有效避免了外戚专权,但却又造成了勋贵横行。明朝勋贵,多是曾经朱元璋分封的藩王,以及享有爵位的功臣以及文官大臣们。虽然从朱元璋开始,就对功臣进行了打压,建文帝、朱棣等众多帝王进行了削藩,解除了藩王以及老臣勋贵们对皇权的威胁,却也形成了另一个恶性循环。

在大明朝,最有影响力的爵位封赏。而有资格享受侯爵封赏的只有宗室、功臣、外戚。而孙皇后的父亲在其成为皇后以后,便被封为会昌伯,其兄孙继宗由于参与复辟有功,更是从世袭的会昌伯一跃成为会昌侯,孙继宗的孙子更是在其死后世袭为会昌侯,其余众多孙氏一族直系,接受封爵位的也不少。

而一旦拥有爵位,便可以获取皇家封赏的田地俸禄。虽然朱元璋对腐败零容忍,但依然没有避免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乱象,而这些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正是那些享受爵位的明朝勋贵。也正是这种无休止的土地兼并,才导致了大明朝的最终灭亡。

孙氏一族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然也难以免俗,并且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孙继宗弟兄几人侵占官田的记载。英宗复辟之后,孙家人在家乡横行无阻,大量侵吞官田。到全盛时期,家有良田万顷,奴仆千人。家中田地遍及山东、直隶、河南。只是,皇帝对孙氏家族显得格外宽容,宽容的原因不言而喻。

以孙家的影响力,山东邹平、河南永城孙氏一族离常村镇距离,在这里出现孙家的土地,也是情理之中。

而最为巧合的事情,堤西孙家还流传着一段真实的故事。南辛兴村张氏族谱记载:雍正初年,从滑县逃荒的兄弟二人来到南辛兴村,听说堤西地主孙绍元家有专员在这里,急需要招长工。后来,兄弟留在这里,而哥哥去了黄陵集落户。留下来做长工的兄弟名叫张进生,勤劳可靠,受到了东家孙绍元的赏识认可。后来,孙绍元帮助张进生成家立业,并且将南辛兴的庄园赊给他耕种,多年后张进生靠着勤劳致富,最后孙绍元将南辛兴一百多亩地,悉数卖给了他。再后来,张进生在此开枝散叶,到了乾隆年间已经成了一方富户。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张家后人族谱有记载,并且将这段故事刻在了张进生的碑文里。就在几年前立碑时候,张家有出国留学做了教授的后人,带着族人专程来到了堤西村叩谢孙氏族人。只是,孙家族谱早已遗失损毁,知晓往事的老人也大多离世,谁也不知道孙绍元这位大善人是孙家哪一门的先祖。这个结局,令人可悲可叹。

这段故事,却为我们证实堤西孙家曾经的辉煌。虽然孙氏一族到了明朝后期已经没落,但雍正年间的孙家依然是一方豪强地主,其祖上余荫,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愈加证实了我对堤西孙家和永城孙家的猜测。

七 关于堤西孙家的推断

我们说回太行堤修筑,看一下刘大夏治理黄河的记载。

为了防止黄河以后再向北决,使“河流恒南行故道,而下流张秋可无溃决之患”(刘健《黄陵冈塞河功完之碑》。

《明经世文编》卷五十三):又于黄河北岸筑长堤二道,大名府长堤起于河南胙城,历滑县、长恒、东明等处,又经山东曹州曹县,直抵河南虞城县界,长三百六十里;荆隆等口新堤起自于家店及铜瓦厢、陈桥抵小宋集(今兰考县东),长一百六十里,其石坝均特为培筑坚厚。

“而溃决之患于是息矣”(《明孝宗实录》卷九十七,《明史·河渠志》)。

弘治五年(1492)七月,黄河在张秋(今山东省阳谷东)决口,泛滥成灾,使漕运断绝。次年,孝宗命刘大夏全面负责治理黄河。刘大夏实地勘察,提出先治上游,分别开新河浚旧河,将水导入黄河故道及淮河。弘治八年(1495)在黄河沿岸筑堤160多里,黄河全部入海,溃决之患长时间内未再发生。

孙继宗的故去的时间:“成化十五年十一月(1480年1月),孙继宗逝世,年八十五。获赠郯国公,谥号"荣襄"。

刘大夏治理黄河从1493年开始,1495年修筑的太行堤,这个时间点的高度契合。朱祁镇、孙皇后、孙继宗这几位孙家至关重要的人物逝世以后,孙家的权势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孙继宗在明史上也被称为“扺掌军政大权第一人”,成为明朝外戚专政的第一人。

而据堤西孙家流传的关于“孙家官爷护驾有功,受封四品皇堂之职,并干预了太行堤的修筑计划”这个说法,孙家官爷的话语权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刘大夏属于刚直不阿的性格,简单的地方豪强,仅仅靠贿赂是无法动摇刘大夏的。这也使我有了大胆的推论:那就是孙家官爷的身份。而最关键的,史书中确实有关于地方豪强左右太行堤修筑的记载,但并未说明姓氏。黄河治理这样举国轻重的工程,是什么样的地方豪强才敢强势介入呢?

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孙家人靠着孙皇后的裙带关系,加上“夺门之变”的功勋,许多男丁都会获得官职,而进入锦衣卫序列,成为负责皇宫大内安全的亲信,是最合适的人群。

而堤西孙家族谱记载,孙家官爷曾经因为“护驾”有功,才得到了封赏。“护驾”这个词汇,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1457年的南宫复辟”夺门之变,而此刻距离夺门之变仅仅38年。即便是孙家官爷三十岁参与“夺门之变”,到了太行堤修筑的时候,也才仅仅不足七十岁。

于是,对于孙家官爷的身份,我进行了大胆的猜测:

一、孙继宗的墓茔。

孙皇后有五个兄弟:孙继宗、孙显宗、孙绍宗、孙续宗、孙纯宗。

1495年,孙继宗已经故去15年,最小的孙纯宗,据记载是英年早逝,这两位可以排除。而孙显宗和孙绍宗都曾担任过锦衣卫都指挥同知,孙续宗担任过锦衣卫都指挥佥事。锦衣卫都指挥同知属于从三品,都指挥佥事属于正四品。这一点,和堤西孙家世代相传的“四品皇堂之职(也有说法是三品)”的说法出现了高度吻合。

孙继宗(1395年-1480年1月9日 ),终年八十五岁。如果按照古代兄弟之间差距二十余岁属于正常的话,1495年的孙续宗也只是接近八十岁的年龄,甚至七十余岁。

山东《邹平县志》只是记载孙忠和孙继宗、孙显宗等葬在了北京香山,对其他兄弟没有详细记述。永城《孙家族谱》被称之为乐山堂孙氏,是皇帝御赐,孙继宗亲自作序。孙继宗在序中明确提到,孙纯宗的孙子迁回河南永城。

网上有学者同样对孙继宗弟兄几人埋葬在北京香山的说法存在质疑,以孙继宗当年显赫的地位,墓茔选址规模绝非寻常百姓家所能比,但是仅仅数百年的时间,那里却早已找不到痕迹,连一通碑刻都未曾找到。永城孙家有说收藏在了宛平博物馆内,但真假谁也说不清楚。虽然现在有存世的《孙忠传》《孙继宗传》,但未必来自二人的碑刻,因为在《明史》中是明确记载的。

而中华“落叶归根”的传统,孙皇后的父亲孙忠作为一个儒生,虽然享受一世荣耀,但埋葬在京城的结果,于情于理也有点说不清,这一点并不符合中国丧葬观念,“荣归故里”是古人追求的境界。

那我就大胆进行了一个设想,一生谨小慎微的孙继宗,死后并没有接受皇家的赏赐安葬北京香山,为了掩人耳目,也没有选择回到永城安葬,而是选择回到自己家里的庄园安葬。

后来,刘大夏修筑太行堤,孙家兄弟(孙续宗或者孙绍宗)利用显赫的勋贵优势,为了保护兄长的墓茔,使刘大夏从堤西西面顺太行堤向北再向东,一直到了今天的夹堤,修筑起了另一道堤坝,将自家庄园(涉及到了十几个村落)围在了中间,成为一座宏伟的孙家庄园。而这座庄园的入口,正在现在小堤西的位置,孙家人作为东家,驻扎在庄园西部入口,久而久之,佣工谈论东家,便称堤口那里,堤口在西部,久而久之便被人传为堤西。

从堤西孙家老人口中得知,曾经的棠梨树前,是约百余亩的孙家祖茔。在墓园里面,碑刻数不胜数,而在棠梨树的前面是一通雕龙大卧碑刻,碑刻上面记载着孙家官爷孙祖德的生平事迹。墓园中的石人石马栩栩如生,松柏林郁郁葱葱。只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兴修水利时候,遭遇了和成家祖茔一样的命运。许多坟茔被平,石材被用来修筑水闸,也有被做成石灰,百年的镜像,逐渐消失。

孙家祖茔这样的规模,也推翻了“孙家官爷因为修筑太行堤被免职”的说法,如果因罪免职,祖茔为何修筑的如此壮观。如果有双龙碑存在的话,那必定是在高官之位离世。因为有一种说法,除了寺庙道观以外,在明代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立双龙碑刻。这样的猜想并非没有可能,和孙继宗同朝为官的另一位锦衣卫指挥使袁彬,也是安葬在了故里。而袁彬曾经和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俘虏,陪伴朱祁镇熬过最黑暗的岁月,“夺门之变”后由一个校尉擢升为锦衣卫指挥使,可以说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年代久远,许多疑问,山东邹平和永城的孙家族人也已经说不清了。他们手里面据说,是民国年间的《孙家族谱》续写下来的,但没有关于孙忠父子的墓茔的记载。他们同样相信史上传下来的埋葬在北京香山的说法。作为外姓人,又并非专业的考古学者,别人老祖宗的事情,咱也不敢绝对断言。

第二种猜测:孙继宗的两个庶子之一。

孙继宗当时已经故去,不可能干预太行堤修筑,孙家的传说里面,干预太行堤修筑的是孙家官爷是孙继宗庶子中其中一位,埋葬在棠梨树下的另有其人,因为两个庶子最终都在锦衣卫任职,从年龄推断,是有可能参与到“夺门之变”这样的历史事件中的。而作为庶子,因为修筑太行堤事件,最终获罪提前告老还乡,没有安葬在北京香山。孙家官爷的名字相传叫孙祖德,孙继宗两位庶子的名字孙瓒、孙珍,古人那时候都有字号的,取了祖德名字也未尝不可。而他们在史书上记载的职位,正是锦衣卫指挥,这和画像上的锦衣卫指出现了重合。但具体是指挥同知还是指挥佥事并未注明。而作为庶子身份,回到自己家庄园,保留一脉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孙家家大业大,需要进行无数次的分家拆分。

第三种猜测:孙绍宗或者孙家儿孙。

亦或许,这块庄园属于孙家弟兄其中一人。在刘大夏修筑太行堤期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修筑了长堤。因此被人弹劾,皇上对其包容,恩准辞官归田,告老还乡。孙家兄弟(孙绍宗或者孙续宗)死后,没有安葬在北京香山,而是在家终老,埋葬在自己的庄园里面。因为作为孙继宗的三弟孙绍宗、四弟孙续宗的年龄是最有可能在1495年存活在世。而堤西确实存在,孙家官爷因此获罪的说法。但是,获罪后的孙家兄弟死后,孙家在朝廷的势力依然强盛,所以皇家准许为其在墓茔树碑立传,并且给予赏赐。

我从永城孙家后人口中得知,皇家将香山60亩官地赐予孙家作为墓园,孙继宗、孙显宗、孙续宗几兄弟以及后人都埋葬在了香山墓园,而孙纯宗、孙绍宗两兄弟及其后人并没有明确文献记载。孙纯宗英年早逝,修筑太行堤时候早已不在人世,更不可能干预太行堤的修筑。即使孙纯宗也参与了“夺门之变”,也是死在孙继宗以前。所以,孙绍宗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作为孙家兄弟不仅因为家族富贵,参与到帮外甥复辟的“夺门之变”,而他的年龄活到1495年,并不奇怪。但是作为孙显宗、孙绍宗、孙续宗的儿孙们,参与到“夺门之变”也很正常,并且在1495年官职做到锦衣卫指挥使。而孙绍宗的记载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属于从三品,孙续宗的记载是锦衣卫指挥佥事,属于正四品。

还有一种可能!

永城孙家后人传说,有孙家后人叫做孙六德,曾经搞过一次坟茔迁移,将北京部分先祖尸骨迁回永城孙厂安葬立祖。明代孙家产业,遍布山东、河南、直隶,家大业大,子孙遍及各省,最后子孙分家,将祖先的坟茔迁移立祖也是极为常见的。

会不会,当年的孙家官爷开始并没有埋葬在堤西村,而是后人进行了迁移,最终将孙绍宗、孙续宗尸骨迁移到堤西孙家庄园,当时的孙家庄园大堤围绕,背靠黄河,也算是风水宝地啊!

为什么我要惦记着孙家官爷正是孙继宗五兄弟之一,因为孙家一直流传着“护驾有功”,在那段历史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邹平《孙家族谱》记载,孙纯宗的孙子携族人,迁回到河南永城老家守护故土。

而最令人兴奋的,堤西孙家流传孙家官爷的名字叫做孙祖德,和孙六德名字极为接近。以孙家的地位,其后人在锦衣卫任职远不止数十人。孙祖德是否和孙六德同为孙继宗弟兄几人,孙子辈的后人。而修筑太行堤时期,孙家孙子辈也正值壮年,成为锦衣卫都指挥同知也未尝不可。

亦或许,堤西孙家族谱遗失,老人们仅凭儿时记忆口口相传,造成了误解,将孙六德逐渐口误成了孙祖德。但是,孙纯宗作为年龄最小的兄弟,其孙子在1457年参与“夺门之变”的可能性极小。也就是说,孙祖德是孙继宗、孙绍宗、孙续宗的其中一人的孙子的可能性更大。

无论是哪种结局,我都确切相信,堤西孙家一定属于大明孙皇后一脉。因为,只有当年孙家的地位,才能撼动刘大夏这种名臣的决策,因为皇权在背后撑腰;而孙家的产业遍布山东、河南、直隶,堤西庄园属于孙家,在正常推理之内。

八、堤西《孙家族谱》引起的猜想

那么,为什么堤西《孙家族谱》记载的先祖是1369年孙二里、孙三里从洪洞县移民之说呢?1369年的洪武二年,是大批移民的时代,孙家族谱因为文革期间遗失,后来上世纪进行了修缮,根据口口相传,因为参与编纂的文化层次原因,对家族历史产生了误读,所以采取广义的从山西洪洞移民的说法。太行堤修筑时间为1495年,当时的孙家官爷即使正值壮年,官职做到指挥使,也在三四十岁左右,出生年月距离先祖移民不足百余年,却出现了孙三里后裔的称呼。短短不足百余年的时间,孙祖德和孙三里的辈分,应该是第四、第五世,最多达到第六世。而如此笼统的记载,要么是上世纪重新编纂家谱的孙家人,因为年代久远,无人说清关系,要么就是另有原因。

这个原因是什么?那就是孙祖德并非孙三里直系后裔。

在山东《邹平县志》记载,孙忠的曾祖孙七翁,元朝末年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山东邹平,葬在邹平城西三十里青阳店南凤凰山,墓碑由明朝永乐二年的状元曾棨撰文。孙皇后成为正宫娘娘后,皇帝照例追封其家族三代先人,其高祖孙七翁被追封为会昌伯。该碑文将孙氏家世叙述得脉络清晰,即孙七翁子孙复初,孙孙士英,曾孙孙忠,孙忠就是孙皇后的父亲。

通过上面的记载,那就有了另一种可能。孙家除了孙皇后以后,家产遍布三省,常村镇一带也在孙氏产业之中,其中也包括孙三里居住的地方。古代遇到达官显贵,都有续家谱的传统,孙三里以及后人因为和孙家同宗同源,常村镇当地孙姓与孙皇后家续了家谱,所以便有了孙祖德被称为孙三里后裔的说法。而本地孙家因为抱得孙皇后一门这棵大树,也逐渐被重用认可,逐渐归属于乐山堂孙氏。当然,这并非否认现在的堤西孙家人和孙皇后家的关系,毕竟孙家官爷葬在了这里,肯定会有后裔在此守墓。要说的具体点,就是每个村子都存在“老几门”的说法,在堤西的“老几门”里面,有的是孙家官爷(孙继宗家族)的直系后裔,有的是孙三里的直系后裔,甚至也会存在成为孙家佣人,改姓孙氏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方志里面没有孙家官爷干预太行堤修筑的记载呢?

答案是不敢。在明史当中,“夺门之变”的主谋是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从未明确将孙继宗等人列为首功。但是,从其他记载的一些蛛丝马迹里面,孙家是积极参与到了“夺门之变”中的,并且首当其冲。从个人感情来讲,作为孙家亲外甥朱祁镇能够重登帝位,关乎到了孙家一族的兴衰败亡。而真相却是,整个事件当中,孙皇后一直是幕后主谋,孙家兄弟是直接参与操作者。之所以,在史书中将曹吉祥等人推在了前面,是因为后期皇家对几位奸臣进行了清算,而清算的理由牵连到了“夺门之变”。孙家人作为皇亲国戚,自然不方便记载,孙家在皇家的地位,也不容他人亵渎。

同样如此,孙家官爷干预太行堤修筑,作为主管一方的小小县令,又怎么招惹的起,我想在整个大明朝阶段,孙家举足轻重的地位,势力遍布朝野,地方对此也是忌讳,怎敢随便评头论足。而作为孙家祖籍的山东邹平、河南永城则不同,因为孙家一门荣耀,也是这两个地方的荣光,记载孙家的事情自然少不了,但大部分都是吹捧。

而孙家官爷,虽然在此地拥有良田万顷,只手遮天,但户籍未必就在此注册,所以方志中不作为乡贤,记录收藏其生平也在情理之中。而侯御史、小屯成家则不同,小屯“垣邑王谢”兴起时候,是嘉靖年间之后的事情。至于长垣本土李化龙等名人在当时的地位,远无法和孙家相提并论。他们只能称作文臣武将,而孙家属于大明勋贵,除了皇家没有家族比皇亲国戚更牛气。但是,刘大夏治理黄河的事件中,确切出现了有地方豪强干预,强势介入的事情。至于是哪方豪强,没有注明,答案不言而喻。

结语

历史从来就是这样,许多东西需要要挖掘与推理。岁月冲淡了所有记忆,如同我再次来到孙家官爷墓茔的时候,枯败的景象映入眼帘。棠梨树已经倒了,狼狈地横卧在坟茔上,杂草野树掩映着,凄凉扑面而来。

脑海不自觉浮现唐寅的诗句: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即便是孙家官爷是孙皇后家人如何?即便是大明勋贵权倾朝野如何?即便是孙家官爷曾经良田万顷,可以左右大堤修筑又如何?最终,依然逃不过荒丘枯草,逃不过世人遗忘!

那么我们挖掘他们的意义在哪里呢?那是常村镇的过往,更是常村镇未来乡镇振兴的强大支撑。

作者简介

烟灰,河南省作家协会、长垣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头条、百家号、新浪读书、爱文原创阅读网驻站作家,《常村镇志》执行主编,长垣市首届十大最美退役军人、全国“长江杯”网络文学大赛奖项获得者,长篇小说《只因那时年少》全国出版发行,并被一二线城市、郑州大学等众多图书馆收藏上架;创作长篇小说《心飞不过沧海》《小虎牙女生》《谁偷去了我的良知》,散文集《岁月的痕迹》,成稿文字300余万;填词《烟雨醉长垣》《长垣影像》《常村欢迎你》,作词作曲《清北门外》《唱响大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