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卖功能饮料和卖摩托车有什么区别?

前两天,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讲东鹏特饮的成长故事。东鹏是盯着红牛玩的,对标第一,把自己玩成第二,这在饮料领域的成功案例非常多——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加多宝和王老吉。

红牛赞助有逼格的冒险运动, 非常高大上,属于给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盖瓦,东鹏就瞄准蓝领,特别是长途卡车司机,属于给阎王老子挖煤,竞争维度相同,但定位不同,这都不妨碍各自成长。

饮料的性能、品质(主要体现在口感),向老大学习致敬是容易做到的,然后营销上采取差别定位,或者打擦边球近身定位,价格再低一点,活动多一点,优势就会逐步建立起来。摩托车相比起来,主要是“口感“这一块不容易做到接近第一。我经常听到有些老板讲,他的产品性能是合资的80%,价格是合资的50%,性价如何如何高。乍听好像也有道理,但是这个80%极其不靠谱,一些关键零部件配置好像还可以,但是整车的骑行品质特别是一致性、耐久性就差很远,

摩托车这个商品有自己的特殊性,非体验不能触动购买的欲望,已体验也难下购买的决心,这和快速消费品比如饮料恰好是两个极端——骑摩托车玩乐的需求是潜伏着的,没有机缘触动是可以没有这个念头的,而口渴买饮料是常态化需求;摩托车价值不菲,尤其是中大排量,大多数人购买会踌躇不定,犯选择困难症,而饮品几块钱的事,看广告招贴,看到包装就能定决心,哪怕是从来没有喝过的。饮料的试错成本很低,摩托车试错成本很高。这些年,中大排量摩托车销售很好,二手车市场也是出奇的好,转手率高说明不少用户觉得自己还是买错了,要车型不如意,要么品质不如意。

讲了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废话,结论就明确了,摩托车营销是体验式的,浸入式的,解决选择困难症的特效药就是品牌,没有品牌,颜值再高,参数再棒,大多数用户还是心里敲小鼓的。

目前国内小排量摩托车的市场格局大底确定,有些品牌已经在用户以上中达到可以“盲订”的效果,看一下图片,觉得可以就可以下手,对其品质已经没有疑虑,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中大排市场还属于混沌状态,能确认品质的品牌价格相对太高,而大多数国产中大排摩托车的“味道”究竟如何?用户必须亲口尝一下才知道,而且仅尝你这一家的还不行,要遍尝众多品牌的车才能下定决定。

对于中大排市场来说,好处就是车型多,细分产品领域多,其实每个细分领域都有红牛,也都有东鹏的机会,对于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的中国企业来说,具体到每个企业,与其全面进攻,不如找个适合自己的单项盯着老大玩,或许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