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的一天,陈赓从外地带着一个小男孩走进了中南海紫光阁,恰好碰到了周总理夫妇向外走来。

周总理看到了二人,笑着问陈赓:“好你个陈赓,今天又搞什么名堂?”

面对老领导,陈赓则一点也不拘束,说他是来邀功的,并且边说边把这个小男孩拉到了周总理面前,让周总理看这个孩子像谁。

周总理夫妇看着眼前的孩子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但一时想不起来。

见到周总理夫妇迟疑的样子,这个小男孩连忙说他叫彭伟光,是彭干臣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伟光话音刚落,邓颖超就将他揽到怀中端详起来,并且不断地说道:“像,太像了,简直和干臣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一旁的周总理听到“彭干臣”三个字后眼眶也逐渐红了起来。

为何周总理夫妇见到这个小男孩如此激动?他的父亲彭干臣又是什么人?

彭干臣是早年红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周总理最信任的搭档之一。

彭干臣1899年生于安徽英山县的一个小地主家庭。虽然他出身地主家庭,但他并没有剥削过人民,而且还在1923年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又在党的安排下考入黄埔军校,成为一期生,在校期间和周恩来、陈赓、徐向前等人结成好友。

毕业后,由于彭干臣品学兼优,成绩优异,被留下来担任校教导团的党代表,陈赓则是该队的连长,所以两个人的关系特别的好。

据陈赓回忆,彭干臣平日里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行为举止像一个沉稳的老大哥,但是一上战场,立马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干臣

1925年,军阀陈炯明的势力威胁到了广州国民政府,为了挫败陈炯明的阴谋,国共两党合作组成了10万兵力的东征联军,兵分三路向陈炯明发起进攻。

彭干臣和陈赓被安排到了中路军的先锋队中,这支队伍是由2000名黄埔的学生组成,虽说这支队伍里有不少日后的战场上的名将,但是此时都是些菜鸟,并没有上过战场打过仗。

为了攻下陈炯明的得力干将洪兆麟驻守的淡水城,指挥官下令组织敢死队强攻淡水城,占领城墙。

但是命令一出,下面的士兵们都愣住了,他们认为冒着炮火去登墙就是让自己去送死,所以谁都不愿意打头阵。

但是彭干臣却率先站了出来,他毫无畏惧地带领敢死队战士爬上城墙,冲进城内和敌军浴血奋战,使黄埔军首战告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攻打五华县时,彭干臣率军伪装成陈炯明部队,骗开城门后一马当先冲进城内,顺利拿下五华县城,但是彭干臣却在这场战斗中被炸断了一根手指。

也正是彭干臣的英勇无畏,联军的战局顺利推进,陈炯明没撑多久就败在联军手下。

到了1926年第二次北伐战争时,彭干臣跟随叶挺的独立团作战。在8月30日的贺胜桥战役中,面对敌军三道防线的重兵把守,彭干臣带头组织了敢死队,率部猛攻。

在战斗中彭干臣的腰部中弹,但是他并没有从前线上撤下来,而是抱着机枪继续地往前冲,彭干臣的英勇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最终敢死队在彭干臣的指挥下,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拿下了贺胜桥。

此时武昌近在咫尺,叶挺看见彭干臣的伤势,要求他先退出战斗治疗,但是彭干臣却坚持带伤上阵,并且再次组织敢死队强攻武昌。可是第一次强攻失败了 ,导致战士们伤亡惨重。此时彭干臣便不顾伤势,再次带兵展开第二次强攻,在彭干臣的带领下,这一次敢死队顺利登上城楼,一举攻破武昌,将独立团的旗帜插到了城楼上。

通过这场战役,彭干臣的名号在军中越发响亮,就连周总理都来亲自看望自己的得意门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彭干臣被党中央指派到上海跟随周总理领导第三次工人大罢工,在面对反动派的镇压部队时,彭干臣拼死战斗,不顾生死的将周总理从危难之中救出。

后来彭干臣护送周总理前往南昌,遇到了朱德,共同组织了南昌起义,之后又跟随周总理回到上海进行地下工作,为我党获取了不少重要情报。

1932年,彭干臣奉命来到赣东北苏区,担任红十军参谋长,方志敏任军长。

1934年,红十军在毛主席的命令下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然而他们面对的不只是日军,同时还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

1935年,彭干臣和方志敏率领的先头部队陷入了敌军的包围,彭干臣为了掩护方志敏突围,他率部顶在最前面,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可是无奈敌军人数众多,彭干臣在突围中被炮弹击中,倒在了冲锋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干臣牺牲的消息传回中央后,周总理得知后痛哭流涕,下令一定要把彭干臣的遗体抢回来,让他能够入土为安。并且在妻子邓颖超的提醒下,多次派人到湖北去寻找彭干臣的妻儿,但却一直没有找到,直到1956年陈赓在经过湖北的时候才找到彭干臣的妻儿,于是便将彭伟光带到了周总理面前。

后来周总理夫妇将彭伟光收为养子,而彭伟光也在周总理夫妇的悉心照料下健康成长,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很大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