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远方青木”,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11月的各项行业数据差不多出来了,又可以算一算那几家上市公司上个月赚多少钱了。

一、宁德时代

11月,宁德时代的营收预估为166.03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5.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宁德时代的利润预估为17.75亿,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收和利润不仅同比新高,环比10月也直接跃升了一大截,原因我上个月也说了,宁德的新工厂已经投产了,11月开始各项产能开始释放。

从目前这个单月数据来看,明年上半年宁德的增速也稳了。

从行业氛围来看,11月比亚迪的电池涨价了20%,但宁德时代没跟,我上面的数据也没算宁德涨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德电池不涨价最主要的原因我估计就是他新工厂刚投产,想迅速把产能转化为订单,暂时没必要提价,但行业其他公司提价对自己毕竟是个利好消息,代表自己未来如果想提价,阻力会很小。

所以,宁德估值中枢继续小幅上涨,高抛低吸都应抬高一点心理预期。

二、美的集团

11月,美的集团营收预估为276亿,同比增长6.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美的集团利润预估为21.54亿,同比增长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环比10月大幅上涨,但每年的11/12月的年底出货时间,美的集团的营收和利润都很高,所以同比去年增幅并不多。

但相比二三季度的垃圾数据,已经算企稳了。

不好不坏,中枢基本不动,算筑底吧,看明年。

三、海螺水泥

11月,海螺水泥营收预估为133亿,同比增长-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海螺水泥利润预估为26亿,同比增长-27.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增速。 。 。

要全面好转,说不定要等后年了。。。

四、三一重工

11月,三一重工营收预估为72亿,同比增长-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三一重工利润预估为6.56亿,同比增长-3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趋势显然,显然到都不用分析。

五、 伊利股份

11月,伊利股份营收预估为80亿,同比增长8.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伊利股份利润预估为3.74亿,同比增长1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还不错,但我觉得这个增长率对应25的市盈率,并不算便宜,只能说不算太坑。

而且我上季度对伊利股份的数据预估的偏差没其他的那么精确,所以不给这家公司结论。

六、汇川技术

11月,汇川技术营收预估为14.68亿,同比增长3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汇川技术利润预估为2.31亿,同比增长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不考虑铁铝铜原材料下降以及供电恢复等行业利好,直接按保守预估,往低 了算的数据,因为这些东西互相对冲,不好评估。

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数据还不错,估值中枢不变或微弱上抬。

七、士兰微

11月,士兰微营收预估为6.3亿,同比增长5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士兰微利润预估为0.93亿,同比增长118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看是好看,但士兰微营收和利润的绝对值,已经大半年没有丝毫变化了。

这情况持续到明年,士兰微的数据就不会那么好看,增速会大滑坡。

但整个行业都在喊缺芯,而且中国明确扶持芯片制造产业。

一旦士兰微的生产技术取得突破,那股价立刻就是翻了跟头一样窜,如果没有技术突破,那就熄火了。

所以投资这种公司有赌的成分在里面,因此仓位不宜太大,心态要放平和。

整体估值中枢保持不变,小仓位高抛低吸,仓位过大的建议在高抛低吸中慢慢降到合适的仓位。

投资而已,没必要绷着心态。

决定这股向上还是向下的,是士兰微的技术研发部,其他人说了都没用。

等等看吧,因为芯片整个大行业还是可以的,中国无论如何都会发展自己的芯片产业的,否则人民都不答应。

八、隆基股份

11月,隆基股份营收预估为64.4亿,同比增长-3.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隆基股份利润预估为6.62亿,同比增长-6.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扑街战绩。

这数据是我调的,故意向下调的,因为11月30日,隆基股份在官网宣布各尺寸硅片价格下调0.41元/片至0.67元/片不等,降价幅度在7.2%至9.8%。

随后光伏行业竞争对手中环股份也宣布硅片降价。

这个降价通知12月才会生效,但我按这个降价比例测算了下11月的数据,发现直接把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都给干成了负值。

为了让你们能更明确的知道降价带来的效果,我直接把11月的业绩按降价之后的价格先改过来了,反正都是预估值,主要目的是看一个大概趋势,提前调一点业绩不影响总体。

12月深交所刚修改了规则,不再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季报预告,取消差异幅度达20%以上强制道歉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上季度的报表预测,营收和利润预估误差1%以内的才被认为是算对了,差距个百分之几有人就不满意,我自己也嫌不精确。

但大家要知道,就算是上市公自己的财务总监拿到本公司所有数据后做出来的预告,都有可能偏差达20%。

超过20%被要求强制道歉,那就说明是存在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误差达20%以上这种事的。

而如今,为减轻上市公司负担,不要求业绩预告了。

所以营收和利润猜测差距百分之十以内,是非常正常的,数据误差1%以内的才叫不正常,我算对几次不代表次次都能控制在1%以内。

所以隆基11月的数据上下调整一点无伤大雅,因为我们看的是整体趋势。

最后,隆基股份主动掀起光伏行业价格战,是自信的表现,因为参考当年家电价格大战,全是龙头掀起来的,胆敢先开启价格战的一般都是最后的胜者。

而且国家也明确鼓励支持这个行业了,长期上涨趋势简直不要太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短期内,价格战一定会对营收和利润增速带来重大负面影响,报表会相当难看,这是必然结局。

虽然看好未来,但短期内先回避一下,或者降低点仓位,我觉得是应该的。

估值中枢预期下移,建议高抛低吸都略微看低一眼,在不断高抛低吸中缓慢降低仓位。

再给小白新手多说一句,不用着急跑,价格战不是崩盘战,崩不了,只是短期内看不到增速了而已,设置个条件单,卖单慢慢挂着,只要你高点别设置的过高,放个差不多的高点,早晚会卖出去的。

然后你也可以反手放一个比较低的低点,就慢慢放着条件单,总体算下来仓位慢慢降低。

投资嘛,本来就是坑坑洼洼的,并不是一条直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概就这样。

其他

这个月白酒比较活跃,所以肯定有人问白酒。

我白酒基本都甩了,就剩点底仓好放着营业额养眼,茅台不到1900卖的。

我之前说过,1600元以下属于价值投资范围,茅台一年利润增长15%,那这个数最多一年增长15%。

但要注意,这是上限,不是中枢。

茅台酒就算涨价10%,利润也最多涨10%而已,官媒已经连压茅台好几年涨价不松口了,这导致茅台其实很多涨价空间早就折算为强迫经销商卖的系列酒了。

所以哪怕考虑茅台涨价的影响,50倍市盈率都有点贵了。

在茅台营收基本不变利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能出现如此离谱的大涨大跌,这也足以反映出目前茅台股价的属性,那就是投机。

你可以看看那些新能源,乃至于打价格战的光伏行业,价格波动都不会这么离谱,因为他们还是依靠价值去锚定的。

所以白酒可以玩,但你玩的时候要改变自己的依据,不能按价值考虑,要按投机考虑。

方法也很简单,有一招很好用,20日均线法,日收盘价站稳20日均线买入,低于20日均线卖出,特别适合这种大涨大跌的投机票。

反正我手里还有其他几个蓝筹票挨了今年这一波等着高抛,所以就不掺和白酒了。

今年我最大的经验就是脱离价值的东西一定不要参与,大涨大跌会影响平时工作的心情,真的不划算,远不如定好价值中枢之后挂一堆条件单,不知道哪天一个股的高抛单就触发了,过大半个月不知道哪个股的一个低吸单又触发了,那感觉真的很棒。

最最后,除了价值中枢之外,大家也要看货币政策。

为防止房地产行业硬着陆,国家开启了全面降准,释放了万亿货币。

国债收益率,也降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杀鸡儆猴,估计国家只想拿恒大一家当祭品,其他的不针对,能熬过去就过去了,熬不过去就自生自灭。

但如今的房价之高,泡沫之大,众所周知,根本不用赘述。

没有人买房是为了房租的,都是图买到手的房升值,或者怕没买到的房升值。

这种情况是典型的买涨不买跌,救地产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负面消息。

还记得2015年股灾吗,越救资金越不来。

但你要是再拉房价,那房价停止上涨之日就是总崩盘之时,到时候谁都挡不住。

所以控制房价横盘是非常困难的,货币巨龙没那么容易摁住。

因此,我觉得这次的降准大概只能维持房价几个月,过几个月还不涨之后,房子又会不好卖,到时候还会降准。

连续降准维稳楼市,股市也会侧面受益,即便受益不多,大体也是向好的,可以安稳慢慢操作。

还有个事顺便说一下,因为利率持续下滑,明年1月执行的互联网保险新规要求在12月底下架高利率线上优质储蓄险。

我认为利率长期下行,最终向欧美看齐是大趋势,所以提前锁定高利率产品是不亏的。

去年年底的时候曾经有4.025%的长期储蓄产品,购买后可以数十年长期锁定这个利率,下架之前卖的很好。

被下架后,今年只有3.5%的产品了,12月一过再砍一波,连3.5%的都难买了。

这几年,利率下滑的属实有点快,如果你也认为利率长期下滑的大趋势且有养老资金的储蓄需求,想要进行资金的分散化配置,可以在这月底下架之前,进行产品锁定。

我最推荐的2款:

以30岁男性为例,10年交,第10年复利收益可超过3.4%,监管规定不能到3.5%,所以它最高复利有3.49%,85岁折算单利可达10%,形态灵活,可中途减保,把部分现金价值按需取用。

这个算养老储蓄产品了,以30岁男性为例,交10年保终身,退休开始领取,形态不算灵活,但领取金额逐年递增,所以其收益率可突破监管的3.5%限制,最高可折算复利4%,90岁时折算单利在15%以上。

两者都是市面上综合性价比非常好的产品,各有特色,不如去年的利率高,但也马上就要和去年的产品一样被新规定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