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十大国际友人”中,约翰·拉贝排第二名(第一名是白求恩)。拉贝1908年来到中国,1911年至1938年间受雇于西门子集团中国分公司,在中国时间前后长达30年。1931年至1938年前后,拉贝任西门子公司驻华总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拍摄于1937年12月的南京安全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进入南京并制造南京大屠杀,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共同建立了“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德国当和日本是盟友(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拉贝希望用他德国人的身份向日本施压来维持“南京安全区”,安全区庇护了25万中国难民。

1938年2月拉贝被西门子召回,安全区逐渐停止工作,5月完全关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宁海路5号,原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贝回德国后在西门子公司柏林总部工作,多次公开演讲、向报纸投稿揭露日本在南京的暴行,并在演讲中展示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影片。拉贝写信给希特勒,希望他能对日本的暴行加以制止,随后被德国党卫军逮捕,在这里拉贝知道了之前在南京时写给希特勒的信从未被送交,都停留在了党卫军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西门子的干预,拉贝很快就被释放,但是被禁止发表演讲和写作,同时扣留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这份影片是由一位美国传教士在南京所拍摄。日记和其他资料允许拉贝带走,随后拉贝一直在柏林的西门子总部工作,直到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1945年5月苏联攻占柏林,拉贝被苏联逮捕,面见了朱可夫元帅,确认没有罪行之后被释放,在德国投降后,柏林由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拉贝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在西柏林的英国占领区,英国军队进驻柏林之后,拉贝再次被英国逮捕,审讯中拉贝隐藏了自己曾经是纳粹党员的身份,随后被英国释放,拉贝仍然在西门子工作,只是收入变得极其微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划分英国占领区的地标

1946年1月,美苏英法四国在德国发起一场“非纳粹化”(去纳粹化)行动,为了清除纳粹在德国的影响而执行的转型运动,拉贝被熟人出卖曾是纳粹党员,代理过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因此丢掉了工作,也没有了收入,后来通过出售一些从中国带来的艺术收藏品来维持生活,拉贝这时候已经被疾病缠身,且全家都不能温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贝与其家人

1946年6月,宋美龄在柏林找到了拉贝,为其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问题,通过和英国当局交涉,拉贝从“非纳粹化”运动中洗脱罪名,得以重新工作养家,宋美龄还邀请拉贝参加“东京审判”,但是被拉贝婉拒,可能是因为身体原因。

拉贝再次回到工作了几十年的西门子,这时候的德国经济残破不堪,任何一份工作都很难得,更谈不上高薪了,最后拉贝只得到一份极低薪水的翻译工作,因为拉贝会三国外语,汉语、英语、日语,还会粤语方言,拉贝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还得拿出多余的钱来治病。

1947年3月南京市市长沈怡了解到拉贝一家九口生计困顿,住房毁于战火,食不果腹。沈怡将此事况告知南京民众,希望募捐支援,沈怡本人也捐了一个月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报》1947年3月刊登的拉贝近况

南京市民了解到拉贝家庭的悲惨处境,迅速筹集到2000美元的资金(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两万美元),沈怡在瑞士购买大量物资后来到德国柏林,将资金、物品交予拉贝,此后即便有内战和苏联封锁柏林的影响,仍然不断有南京人给拉贝邮寄食品、生活物品等,南京市政府也每月向其寄一包食品,拉贝为此写了非常多的感谢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1月5日拉贝病逝,享年68岁,安葬在柏林夏洛滕堡的凯撒威廉纪念公墓,《拉贝日记》于1996年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贝的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