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清华美院的一个毕业设计作品《万华镜》火上了热搜。

现在每年毕业季,许多高校学生上传的毕设作品里,“国风”都成为了热词,潮牌争相推出“国风”作品占领年轻人的市场,回想起小时候,《圣斗士星矢》、滨崎步、HOT……各种欧美日韩文化被视作香饽饽,让自己对外来文化的兴趣远远高过了传统文化。

那时候大家对外界的了解大都是电视、电影被动接收,而现在不同了,各种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传统文化的匠人和年轻人有了更多相遇的机会。

2

前阵子正好抖音有一条短视频,是关于古琴断纹髹漆技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主人正是此技艺的第五代传人蔡伟艺,在抖音的账号叫“蔡伟艺古琴”。

这个账号是蔡伟艺在2018年年底注册的。

受疫情影响,他的线下古琴培训班和销售收入惨淡。这就难免迎来其他人的风言风语。

有人说:你这一床古琴光是上漆就要等上十天半个月,现在人哪有这耐心呢?

可蔡伟艺舍不得放弃。

他生在西安非遗项目“古琴断纹髹漆技艺”世家。断纹髹漆技艺是古琴修复中运用的一种独特技艺,它除了护琴定形的功用外,还对琴音的稳定持久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蔡家从清末开始造琴,“斫一床好琴”是代代相传的家训,更是蔡伟艺的执念。

斫制一床古琴往往需要经历50多道工序,就连选木头也有讲究 。质地、尺寸、树木生长时间、木材放置时间……甚至同一棵树上左右两边的木头也有很大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找到一段合适制琴的木头,蔡伟艺会多地寻找,不远万里运回那些老房子拆下来的房梁、寺庙里换下来的梁柱。

接下来便是髹漆。一床琴至少要刷30到50遍漆 ,而每刷一遍至少要7天到半个月才能干,这是一个简单而重复的过程,不仅考验斫琴师对音色手感的把握,更考验斫琴师的细心与耐心。

而髹漆工艺七分靠技,三分靠天 ,湿度、温度、时间甚至漆的品种,都会影响琴的颜色变化。即便是蔡伟艺这样熟练的斫琴师,都会在斫琴过程中面临失败。每次失败,只能重头再来。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持续做。”蔡伟艺这样解释做一床好琴的奥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斫一床琴用时最短两年,最长需要三四年的时间。但我斫的琴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可以代代相传的,一千年以后,你再去弹它,都是完好的。”这令蔡伟艺万分自豪。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怎样让人认识这项非遗项目的珍贵,成了他的心病。

刚开始经营抖音账号的时候,蔡伟艺简直是两眼一抹黑。

因为没有制作短视频的经验,他最初的视频形式单一,点击率一直不高。有时候他出差几天忘记发布视频,点击率就直线下滑,令他有了放弃的想法。

就在这时,他看到有很多网友在视频下评论,说自己晚上失眠的时候,就会点开他发的短视频听听古琴音乐,感觉很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期间还有人留言告诉他,自己会使用古琴‌‌辅助做音乐疗愈,焦虑的心情就变得平静起来,像是完成了某一种情感链接。‌

原来自己小小的坚持不仅可以用于文化传承和音乐推广,还可以疗愈他人——蔡伟艺找到了坚持的动力。

4

在蔡伟艺的抖音里,越来越多人被古琴声疗愈。

但更让蔡伟艺开心的是,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了解古琴和断纹髹漆技艺。

有人换了好几种交通工具,从新疆千里迢迢来拜师学艺;

有人为了不耽误古琴课程,连夜排队做完核酸来学习;

有人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古琴,现在已经成为古琴老师,传播古琴文化……

以前古琴仍是摆在陈列馆最顶端玻璃房中曲高和寡的古老艺术,仅供人欣赏。现在它通过短视频成为了有些人生活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短视频传播,全国的古琴市场也陆陆续续打开了。比如在西安,蔡伟艺就把古琴‌‌这个行业做到了多个点评网站音乐排行榜前列,热度甚至超过了吉他、钢琴这类的热门乐器。

‌以前蔡伟艺担心‌:一床采用“古琴断纹髹漆技艺”的好古琴,工时在2~3年时间,材料价格也比较高,而且高原创度注定让它在价格上拼不过批量生产。这样的非遗技艺到底能不能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存活下去?

但自从有了抖音账号后,他不担心了。

“在抖音这个平台上普及古琴知识后,你就会发现‌‌这里的舞台非常大,它常常推广一些文化主题,让我们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手艺人不仅能在这里记录和传播传统技艺,还能通过兴趣电商,把这些具有传统技艺的产品带给顾客,让更多人直接了解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的确,有了抖音电商,传统技艺之美正被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理解。

而这种理解,往往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消费,让像蔡伟艺这样的非遗传承人、传统手艺人在这里获得收入,助力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