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考大热的背景之下,头部公考培训机构中公教育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12 月 16 日晚,中公教育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公告表示,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一同发布的,还有另一则持股 5% 以上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第二大流通股东王振东质押 1.3 亿股用于融资。截至公告披露日,王振东合计已质押 4.09 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 47.41%,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6.63%。

财报显示,在前 10 名流通股东中,5 名个人股东——前三名大股东及第七、第八名大股东均进行了股权质押

受此消息影响,今日开盘,中公教育跌逾 9%,今年以来,股价已累计跌逾 70%。截止发稿,中公教育跌停,报 8.77 元 / 股。

近两个月内,中公教育先后收到深交所发来的两份关注函,以及一份安徽证监局的警示函,均涉及到公司经营及信息披露问题。

中公教育为 A 股上市的职业教育龙头,经营业务主要包括招录考试培训、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三大板块。其中,公务员培训占据公司的营收大头,2021 年半年报显示占比一半,其次是事业单位、教师类培训。

据公开数据,2022 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 202 万,创历史新高。此前," 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 " 一职,更是因报录比高达 20000:1 而受到网民广泛热议。

不过,与公考报名火热相比,公考教培机构却正在遇冷。

就在 10 月 14 日,中公教育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后的第三天,深交所就针对公司 " 业绩阶段性亏损 " 发出问询。

根据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公教育实现营收 14.5 亿元,同比下降 68.79%;归母净利润亏损 7.9 亿元,同比下降 151.08%。

其中,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序列业务板块的收入和培训人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就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 63 亿元,同比下降 15.29%;归母净利润亏损 9 亿元,同比下降 167.45%。

对此,中公教育解释为,一是 2020 年疫情导致省考联考笔试时间推迟,由此,省考培训周期相应推迟 3-4 个月。因此,原本应该在 2020 年第二季度确认的收入,延迟并集中到了第三季度。

同时,2021 年省考提前,造成招生规模和培训人次下滑,且相应的培训收入大部分在今年第二季度确认,第三季度确认的收入较少。

另外,今年第三季度,教师、事业单位及综合序列业务板块的培训人次和收入也均有所下滑。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今年 " 双减政策 " 出台、义务教育阶段教培市场面临全方位监管。职业教培作为教培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赛道,同样也受到行业规范整顿的冲击。

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相关主管部门对公司线下网点的设置条件、消防安全、开班管理、收费管理、广告投放等方面进行规范,在增强公司安全、规范经营的同时,也对公司市场开展和日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不过,中公教育的这份回应依旧遭到深交所的质询。12 月 13 日,中公教育再次收到深交所发来的关注函,其中指出公司对 2021 年前三季度的诸多经营信息披露不完全。

实际上,职教培训赛道上的另一些老玩家日子也并不好过。

除了中公教育股价暴跌、业绩不佳,粉笔教育被曝出大批裁员、降薪,而华图教育上市路漫漫无期。中小玩家如导氮公考、格燃教育在多个城市出现 " 暴雷 "。另外,退费率高、退费难、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长期萦绕在这些机构身上,难以得到根本改观。

不过,从外部来看,赛道依旧火热,行业竞争也在加剧。

企查查显示,2021 年前三季度,职业教育赛道共发生 33 起融资事件,同比增长 94.1%;披露融资额超 53 亿元,同比增长 206.4%。

在职业教育利好政策频出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公考培训成为部分 K12 教培机构看中的转型赛道。因此,具有深厚教育培训经验积累的行业头部玩家的涌入正在给职教培训赛道带来压力。

据悉,好未来、新东方、高途等头部教培上市公司先后宣布进军职业教育,VIPKID、51talk 等英语培训机构也布局转向职教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职业教育的行业格局定型仍然有待时日。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熊悦

编辑 / 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