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1864-1957),湖南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贝叶草虫

2021 autumn auctions

齐白石 贝叶草虫

在中国画的世界里,很早就有过小虫子的身影,可是直到齐白石这,作为陪衬的小虫子们,才第一次成为“宇宙中心”,迎来“虫生巅峰”。

“贝叶草虫”组合是齐白石的独创,他早年游历广东、广西发现贝叶之美,便以淡彩罩染,细筋如丝的刻画方法将其引入画中,生动地呈现贝叶的薄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部图:贝叶特写

草虫画是齐白石“兼工带写”画法的极致成果,这份极致来源于他多年的观察和写生。《白石老人自传》说,他幼时读蒙馆,偷着在写字本上画画,就画过“蝴蝶、蜻蜓这一类眼前常见的东西”。27岁拜师胡沁园,“学的是工笔花鸟草虫”。齐白石的好友黎锦熙在《齐白石年谱》1902年一节中提到:“辛丑 (1901) 以前,白石的画以工笔为主,草虫传神。因为他家一直养草虫——纺织娘、蚱蜢、蝗虫之类,还有其他生物,他时常注视其特点,作直接写生的练习,历时既久,自然传神。”总之,这些呼之欲出、“可惜无声”的草虫身后,有几十年的苦功夫。

局部图:红色蜻蜓特写及对比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部图:秋蝉特写及对比图

局部图:蝈蝈特写及对比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部图:飞蛾特写及对比图

画面中,齐白石以写意的笔法画枝干,轻松舒展;又赋予树叶淡彩的红、黄、绿色,细笔勾出树叶筋脉,以极纤细的线条画出网状脉络。左上角有一红色蜻蜓飞进来,细密有致的线条将蜻蜓翅膀那种通透轻薄的质感描绘的极为逼真,同样可以乱真的还有下方树叶上的秋蝉,只用墨,通过浓淡变化将蝉宝宝的躯干结构和双翼的前后关系表达得精准自然。画面中间的蝈蝈最为威武饱满,看起来铿锵有力,灵气逼人。右下角的飞蛾憨实可爱,那种一碰即落的绒毛感都被画家用寥寥数笔给刻画出来,真是神技!难怪胡佩衡曾感佩齐白石的工笔草虫:“织毫毕现”、“有筋有骨、有皮有肉”。整个画面疏密有致,工写结合,动静相宜,一派和谐的气氛,齐白石思想中的生命关怀,渗透在这些最日常的情境里,通过高超的技法,将这份生机留在绘画里。

齐白石 《贝叶二虫》 101.3×34.2cm 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 《贝叶草虫》 2016年拍卖纪录1150万元

齐白石 《贝叶草虫》 2014年拍卖纪录1610万元

樱桃

2021 autumn auctions

齐白石 樱桃

齐白石晚年喜欢画樱桃,笔下的樱桃俏皮,饱满,活力十足。此幅樱桃是齐白石同类题材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件。满满的一大盆樱桃放在木架上,层层落落,团团围住,每一颗都鲜嫩多汁,红润通透。再用粗笔轻松画出木架的形状,画面干净清爽,疏密有致,有一种率真爽朗的气息,看得出白石老人作画时胸有成竹,气息平稳的良好状态。题识中齐白石自署画于79岁 (应为1941年) ,正是齐白石创作成熟期盛年,此幅《樱桃》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佳人常在口头香》,齐白石辛卯年 (1951年) 画的作品构图最为接近,两幅创作时间相差约十年,相较之下,前者更为沉稳,而后者则更轻松,从中也可以解读出齐白石风格成熟后的一些阶段性变化。最令人赞叹的是,无论多大年纪,老人落笔总能饱含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状态。

齐白石 《佳人常在口头香》 1951年 102.8×34 cm 中国美术馆藏

齐白石《樱桃》 1956年 100×33.5 cm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樱桃》 1950年作 68.3×34.6cm 2010年拍卖记录:2408万元

齐白石 《樱桃》 26×43.5cm 广东崇正2021春拍拍品 成交价:362.25万

南瓜

2021 autumn auctions

齐白石 南瓜

齐白石对其亲历接触的下层生活事物的描绘总是不遗余力,辅以其衰年变法之后形成的个人笔墨样式,融入自身真正的感受,使画作呈现出一种雅俗共赏、清新自然的特征。本幅作品描绘了日常生活常见之南瓜。此件作品笔墨酣畅,瓜叶以大笔挥就,厚重茂密,藤蔓纯用篆籀之法为之,屈曲盘桓,南瓜圆润饱满,正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瓜藤缠绕盘桓,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巧妙布置,瓜叶与南瓜紧紧相连画面首尾呼应,用笔上老辣苍劲。南瓜以赭石色画出形态特征,复以墨笔勾写出瓜楞,色墨融渗,笔墨趣味自然生成。瓜叶则大笔写成,墨色深浅层次分明,淋漓秀润,与瓜藤的干涩,形成视觉上强烈对比。

在中国的美学思想里,以小见大,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白石老人的这件佳作,很好的表现了这一主题,以熟透的硕大的南瓜来表现丰收的喜悦,既是画家质朴善良心灵的体现,也对儿时美好记忆的真情流露。

海棠

2021 autumn auctions

齐白石 海棠

此幅以大写意的手法画盛开的海棠,红花绿叶,娇艳欲滴。一块巨石前,挺秀的海棠迎着春风肆意生长,肥大的绿叶穿插其中,衬托得海棠愈发明媚活泼。洋洋洒洒的几笔背后是齐白石几十年深厚的功力。

此作画面右下角有一枚藏印“半丁所得”。陈半丁与齐白石父子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齐白石在1922年所写的《壬戌杂记》中记载:“陈半丁,山阴人,前四五年相识人也。余为题手卷云:半丁居燕京八年,缶老、师曾外,知者无多人,盖画极高耳。余知其名,闻于师曾。一日于书画助赈会得观其画,喜之。少顷,见其人,则如旧识。是夜余往谈,甚洽。”由此可见,齐白石与陈半丁因陈师曾相识,并成为互相欣赏的好朋友。后来,齐白石更是让自己的三子齐子如拜陈半丁为师,两家之间有着密切的往来。

齐白石 蔬筍香清
齐白石 清香
齐白石 天竺图

齐白石的这份对一花一草、一颗果实、一只虫子等最为渺小生命的尊重和关怀,使得他的作品真正具备了雅俗共赏的超能力,所以文人雅士、平民百姓都爱他。尤其他的草虫画,丰富了中国花鸟画的表现领域,发展了技术和手法,这是齐白石独创的样式,是一次成功的实验。

选摘自:广东崇正拍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