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是大年初三,人民日报公众号头条推出《医院来了一对母女,一番话后拿出5万元现金,医生们都愣住了》的文章,讲述的是,除夕前夜,一对母女来到通大附院献爱心,不愿留下姓名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本地媒体报道后,这对母女的凡人善举已是感动了不少南通人,纷纷留言祝愿她们一生平安!

人民日报公众号推出后的短短时间内,点击量迅速达到10万+,网友的首条留言点赞数近八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快闪式"的善举值得推崇,在为她们祝福的同时,也让我们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伸出我们的援手,让爱不断延伸。

事件回顾

“今天上午,我病区办公室来了母女俩,说要给住院的白血病患者捐点款,我选了五个患者,母女俩在给了五个病人家属各一万后就走了,不肯留下任何联系方式。”

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徐瑞容的一条朋友圈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赢得了两百个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3日上午十点左右,一对母女来到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二病区徐瑞容的办公室,说要资助几位白血病患者,徐瑞容立即起身接待这对穿着朴素的母女。当徐瑞容给母女俩介绍了病区几位家境不好、特别是几位年轻白血病患者后,母女俩当即决定资助其中的五位患者,每人一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我很意外,虽然平时也常有好心人到我们病区捐款资助白血病患者,但像她们这样一次捐助五万元的很少见。”徐瑞容说,他第一反应就是留下母女俩的联系方式,然而几次三番都被婉言谢绝,母女俩只是说捐献爱心,不图回报。

在徐瑞容的带领下,母女俩分别到捐助的五位白血病患者窗前看了看,留下善款就匆匆离去。“当时我很意外,我不认识她们,因为我住在层流病房,母女俩就把一万元交给了徐主任,等我家人过来再转交。”提起上午发生的一幕,43岁的卫成(化名)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卫成于2018年下半年被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几个疗程的化疗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总能遇到好心人,这里的医生护士一直鼓励我与病魔抗争,如果老天给我康复的机会,我也一定会像这对好心的母女一样做好事,回报社会。”

22岁的刘菲(化名)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这对母女来到她所住的层流仓时,刘菲拉开窗帘见到这对母女时,感觉面善,“我在感谢她们的同时,一直追问她们的联系方式,可是她俩只是微笑地婉拒。我只能拼命地记住她们的面容,有朝一日当面感谢她们。”

这对母女另外捐助的分别是17岁的恶性淋巴瘤患者、71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70岁的淋巴瘤患者。

母女俩在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二病区仅仅停留了几分钟就匆匆离去,徐瑞容在她们离开后忍不住发了朋友圈,“虽然她们在离开前再三叮嘱我不对媒体报道,但我还是发了朋友圈,只是对她们这份爱心致敬吧。”徐瑞容说。

“快闪”式的爱心善举深深感动了病区医护人员。护士长秦毅虽然没有见到这对母女,但当她收到代为转交给层流病房两位患者的善款时,非常感慨,“真的非常意外,虽然没见到母女俩,但她们的真诚善意感动了我和身边的每一个同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莫文隋’们的爱心与风采。”秦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