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汐

对艺术作品的赏析,每一次都能带给我意外的惊喜。

这一次的意外是终于「认识」了20世纪现代艺术史上,很难用某一风格来定义的谜之艺术家——保罗·克利(Paul Klee)。

克利不是立体主义画家,也不是超现实主义画家,他不属于具象派,也不属于真正的抽象派,但又属于所有流派。我们无法将他归于某一类,但他绝对是一位创意十足的绘画元素大师。

这段话出自《克利:绝对的创作自由》,是「纸上美术馆」系列艺术画册之一,收录了画家保罗·克利的65幅经典作品,并根据其创作特点分为四大部分——为大自然写生、形态的世界、色彩的世界、反讽与诗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这样的编排方式多少有点反常态,不同于惯常思维里以时间为序来解读,但却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

至少我在翻阅这本画册时,分分钟有种在展馆看画的身临其境之感——每一幅高清画作旁,都有作品的基本信息和创作特点的解读,甚至还会放大某些画作的局部,以便更好地赏析克利的创作风格和画作特点。

画册的外封是PP半透明的护封设计,在保护封面的同时,更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一如我们对艺术品的赏析,对艺术家的了解,总有种「这么近,那么远」的距离感。

那么,到底克利是个什么样的艺术家呢?又有着怎样多变的创作风格呢?

别急,这些答案都能在画册里找到。画册的最后附有画家年表,只是当我仔细看完后,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时下很流行的一句文体:这一定是个被绘画耽误了的音乐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79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附近小镇的保罗·克利,父亲是音乐教授,母亲受过声乐教育。成长于音乐世家的克利,自是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且才华横溢,11岁起就在伯恩音乐协会担任小提琴手。据说他还为杂志撰写过许多与18、19世纪音乐和歌剧相关的评论文章呢~

如果说克利曾经在音乐和绘画之间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话,那么1914年4月,和两位画家朋友的突尼斯之旅,则是让他最终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这一趟满是异域风情和美学情趣的旅行,不论是街道、海滨,还是古迹、小巷,又或是清真寺……带给克利丰富的创作灵感之余,还让他下定了决心,「我是画家」。

本书也收录了克利在此期间的几幅画作,不难看出,均是铅笔水彩速写,笔触透明,层层相叠,轮廓依然可见。尤其是画面里的明艳色彩——天空的蓝,建筑的黄和红......让人一眼望去就舍不得移开。

相较于他最初致敬塞尚的作品《静物与四个苹果》,还真难以让人联想到这是同一个画家的创作呢。

事实上,这一趟突尼斯之旅,让克利下定决心当个画家的同时,也开启了他对色彩的无尽探索。他曾在《克利的日记》里写道,「色彩占有了我的全部。它现在拥有我,也将永远拥有我,我们会永远在一起。我是画家。」

除了对色彩的极致探索外,克利对形状和结构也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运用。当这份运用到极致时,则如他在《克利的日记》里所写,「线条就是一个点在散步。」

竟是这样!一条线就是一个点出门散步;一幅画就是一条线出门散步。

这样的创作理念映射在他的作品里,就是那些箭头、字母、乐谱、象形文字、几何形状等等……譬如创作于1913年的《玩具》,彩色的点画背景上,是各种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作者总结说,「诚然,形态和色彩是克利视觉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但“潜在的能量”这一主题才是他的灵感之源」。

这份能量,多是源于大自然赋予他的张力与生机,但也不乏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

克利对形状和色彩的探索到极致后,我们再看他的作品,会有种在看小孩子画作的感触,那是一种童稚的随性。比如本书的封面画《塞内西奥》,克利创作于1922年,标题是某一类植物的拉丁书名,有点像蒲公英,长着白色团状花。

克利在圆形脸蛋上,用两个红色弹珠来表现睁大的双眼,却又刻意不放在一条水平线上;而嘴巴的处理,更是别有用心地缩成两个小正方形,同样是上下错位安置,就像一个天真孩子的脸,带着份对世界的好奇;但同时,「塞内西奥」这个词在拉丁语中还有「老人」的意思,因此,作者解析说,克利在这里或许想要表达的是,年轻与年老可以同时存在,纯真与老练并存......

诚然,最初吸引我打开这本画册的正是这张画作,没有任何来由,就是一眼心动了……原来,竟是童真的吸引力。

带着这份思考,再次赏析克利的画作,我想,如果我们能够读懂克利的画,那么,今后,当我们面对家里熊孩子的「涂鸦」,或许也能带有一种更宽容的欣赏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