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内附PICC衣袖简易裁剪法。

话题再现

近日,护士小A在给患者徐老太接液体时发现,右上臂PICC敷帖上贴满了一道又一道胶布。

经了解,该敷帖就在前两天刚刚更换过,还不到一周时间。为此,徐老太的老伴责怪病人自己不注意,徐老太则表示很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更换才两天的敷贴就卷边了呢?通过与患者交流及评估发现,患者的内衣袖口比较紧,每次输液时都要将袖子卷起来,这就容易导致敷贴卷边松动。

据悉,B护士也曾提醒过徐老太将袖子缝隙拆开来以方便输液,但徐老太总是没有按照B护士的建议去拆。

后来小A护士重新给徐老太更换了敷贴,并将她的内衣袖子接缝处的缝线给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每次输液时就不需要把袖子卷起来,徐老太的敷贴再也没有发生过起脱和卷边,按照一周一次的频率更换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下徐老太的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敷贴上贴再多的胶布管用吗?把工作做完与做好的区别

在此提醒:在剪袖子之前要向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征得病人的同意才能去裁剪。

随着PICC在临床上的日益推广和普及,除了给病人静脉用药带来便利和安全的同时,也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便利。

但PICC留置期间的维护也很重要,如果护理不当,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有可能因为固定不当导致导管感染、导管滑脱/外移等问题,严重时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及静脉血栓形成等。

当我们发现敷贴出现起脱或卷边时,敷料下面已经发生松动,与皮肤之间的固定不再紧密且已经有了缝隙,第一个发现的护士可以暂时通过用胶布加固的方法去临时处理一下,待处理完重要的护理工作之后应及时进行更换。

工作中做完与做好的的区别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位师傅要徒弟整理庭园。第一个徒弟粗心大意,割草砍树,未见庭园之美,反添荒凉之感;第二个徒弟很用心,不但整地除草,还依地形地貌,植花莳草,庭园一下变得有气势、有特色。

师傅对第一个徒弟说:“你做完了。”而对第二个徒弟说:“你做好了。”

仅仅是一字之差,却相差甚远。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要力求做好而不仅仅只是做完。要知道做完是最基础的,而做好则应该是一种追求。

接下来,我们就拿这个更换PICC敷贴的话题来说说把工作“做完”与“做好”的区别。

相信每一个刚更换好的PICC敷贴外面是不会加贴胶布进行固定的,一定是敷贴出现了卷边、松动等问题才会去用胶布固定。

那么,第一个发现敷贴卷边/松动并用胶布去加固的护士,看上去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完了,但实际上并没有做完。因为按照更换敷贴的要求是需要重新进行更换,因此,离做完还差得很远。

另外,B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说了如何去解决的方法及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目的,但患者并没有按照护士的建议去做,这件事情的最后目标并没有达到,那么离做完的目标还差那么一点。确切地说,没有结果的事等于没做。

最后,小A护士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更换,并把可能再次造成敷贴卷边的问题解决了,这就达到了既把工作“做完”,又把工作“做好”的目标。

把工作做完并做好,不仅病人和家属有了良好的就医体验和感受,实际上还减少了因为重复更换敷贴的护理工作量,避免了因固定不当导致的导管并发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能给护理同仁一点启发与帮助,也欢迎大家留言参与讨论。

本文首发:医学界护理频道

本文作者:董明芬

责任编辑:袁雪晴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