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延安是共产党抗日的大本营,领导了全国广阔的敌后战场。

在“它”的领导下,八路军和新四军神出鬼没、四处出击,搅得日军焦头烂额、寝食不安。日军因此恨之入骨,多次纠集部队进行“扫荡”,而且军队数量一次比一次多。

1941

年,光对华北地区出动

1

万人以上的“扫荡”,就将近

30

次。而万人以下的扫荡,更是成百上千。

日军对抗日前线的“扫荡”如此频繁、大动干戈,但对后方的延安,却很少进攻,动用的兵力与“扫荡”相比,少之又少。这不禁使人好奇而又不解!

延安所在的陕北和山西仅仅隔着一条黄河,对于习惯海洋又熟悉中国山川河流的日军来说,渡过去并不是难事。

1938

3

月,进犯晋西北的日军派出

2000

余人,携带

20

余门大炮,气势汹汹的到达黄河东岸,企图西渡黄河。

10

多架飞机也赶来助威,在黄河西岸飞来飞去。

日军先以大炮肆无忌惮的向西岸轰击,长达整整

3

个小时,之后大队人马纷纷涌向渡口,开始渡河。

就在日军争相上船的时候,西岸突然之间就活了起来,无数挺机枪发出愤怒的吼声,喷出一道道火舌,无情的舔向正在上船的日军。打得日军就像被割高粱一样,纷纷栽落到河里。

日军第一次西渡黄河就这样被八路军挫败,在西岸指挥的是后来的开国大将肖劲光。他用了中国军事中的半渡而击,粉碎日军第一次进犯。

[图片3]

后来日军又多次进犯,但都被西岸严阵以待的八路军挫败。八路军甚至还渡过黄河,追着日军打。

随着八路军、新四军的壮大,日军对“延安”越来越重视。被称为“战争狂人”的东条英机还在当陆军大臣时,就把“延安”列为头号对手,总想除之而后快。

但是,尽管日军对“延安”耿耿于怀,却从未动过专门进攻的念头。每次都是打到晋西北或晋西南了,派出一部分人去西渡黄河。一旦被打回,就连忙撤退

远不像“扫荡”那样执着,派出的人数也不像“扫荡”那样几万人,最多的也就是

7

8

千人。

既然日军对“延安”耿耿于怀,为何不像“扫荡”或攻打长沙、衡阳那样,一次性投入几万、甚至十几万兵力,一举拿下延安。这样抗日前线的八路军、新四军就失去了指挥首脑,而陷入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窘迫境地。日军自己也可以从焦头烂额的“后方治安”中彻底摆脱出来,从而把布置在后方的上百万军队调往正面战场,或调往兵力极度紧张的太平洋。

其实,不是日军不想,而是他根本就不可能。

八路军、新四军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本领,就是撒豆成兵。派往抗日前线的八路军

3

个师,总共不到

5

万人,但却在日军后方遍地开花,四处扎根,人数迅速膨胀。比如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抗日队伍,最初的战斗部队只有

1

个团和

1

个营,总共约

3000

人。但一年以后,就发展成

31

个团,接近

10

万人,另外还有武装起来的

10

多万地方民兵。

聂荣臻建立晋察冀后,贺龙和刘伯承也很快在晋西北和晋东南创建大青山和太行山根据地,其它小根据地则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出。

这些根据地以大青山、晋察冀、太行山为主体堡垒,其它星罗棋布的小根据地为小堡垒,构成一个整体的抗日环阵。对山西日军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对山西以外的日军又形成一圈巨大的防线,而对遥远的延安,又是一个远程保卫阵地。

八路军主力东渡黄河后,留在延安的部队非常少,和地方治安队伍加起来,只有

1.5

万人左右,一起整编成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就是对日军半渡而击的肖劲光。

八路军留守兵团的兵力虽然少,但并不是日军进攻延安时真正顾忌的。令日军忌惮的是大青山、晋察冀、太行山等地庞大的八路军。

八路军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驱逐日本侵略者为己任,跟日军没有任何妥协,只要有一点点机会,都会狠咬日军一口。

一旦日军大规模进攻延安,华北地区肯定空虚。那时候八路军可不会跟日军客气

立即会大打出手,附近有就打附近的,附近没有就打远处的。

想想《亮剑》中,李云龙打一个小小的平安县城,结果周围八路军都跟着打起来,把整个晋西北都搅乱了。

那是何等壮观,又是如何令日军害怕!!!

如果日军进攻延安,整个华北地区都会打起来,日军连老巢都保不住,还谈什么进攻?

具有民族责任感的军队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令对手畏惧,即使与对手相隔万里

当年阿三要跟解放军打仗时,远在太平洋另一边的麦克阿瑟大吃一惊“他们一定是疯了,竟然跟中国人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