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人生在世,最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个懂自己的人;用当今时代的词来表达,当“闺蜜”莫属。一个医院,两张病床,两个病人,相谈甚欢、一拍即合,画上了生命的句号。

一、艳福不浅

在胡适的一生中有3个女人对他很重要。一个是知己,一个是爱人、一个是妻子。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认识了他的知己——韦莲司。他们有相同的思想,经常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他们虽然有过终身厮守的想法,但最后还是友情至上,成为了异性知己。

胡适最爱的人——曹诚英,曹诚英有丈夫,胡适有妻子,曹诚英和他丈夫离婚后,胡适也想和江冬秀离婚,江冬秀却拿杀死两个孩子威胁他,最后却没能离婚成功,辜负了曹诚英。

胡适,一个被新思想、新文化影响的人,却还是没有跳出封建的桎梏。在我们看来,他相貌堂堂,是一个满腹诗书、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同时他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终身大事应该由自己做主,但是他的婚姻却是由父母包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妻子江冬秀是他的一个亲戚,性格泼辣、行事果断。是旧中国一种典型的妇女形象。他娶了一个与他思想相矛盾的妻子。接受包办婚姻,被迫接受旧的文化。

虽然在我看来,江冬秀与胡适极不相配,但是胡适的生活是江冬秀在打理,这也是胡适欣赏江冬秀的一个地方。配与不配都是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来评判的,幸不幸福只有胡适才知道。

二、精神上的完整

爱的人爱而不得,妻子只能给自己生活上的陪伴,却不能陪伴精神。

胡适与李大钊虽然是好友,但是李大钊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他们并没有达到思想的共鸣。

胡适是北京大学的校长,他是白话文最早的提倡者和实践者,有了他才有了我们现在通俗易懂的文章。与其说他是一个思想家,不如说他是一个实践者,历史上有多少思想家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付诸于行动并且引领潮流,相对于那些只会空口说白话的人,实践者更令我欣赏。

梅贻琦清华校长,不多说,但多做,他的口头禅“吴从众”是我对他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永远的清华校长”是大家对他最好的评价,他惜才爱才,倡导中西合璧,坚守以学救国。他同胡适一样是个实践者,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他们在最后的时光里,成为知己。

他们俩虽然是两个名校的校长,但却并没有交集。1962年,胡适在中央研究院欢迎梅贻琦的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后被送往台大医院。虽然他到达了生命的尽头,但在那一段时间里,他并不孤单。

住在同一个医院的梅贻琦会时常和他交流教育思想。在冰冷的医院里,两个一腔抱负的人,相互取暖。或许是命运的安排,让胡适先生没有遗憾的离开这个世界。胡适无疑是幸运的,他走的时候一脸安详,没有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知己难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今时代,人们都说一房难求。人们对追求物质生活乐此不疲,精神上和心灵上却是空虚。胡适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被当时的时代约束,又极力的挣脱时代的牢笼。在他的一生中,李大钊懂他吗?妻子懂他吗?还是那个时代懂他?

没有人与他有心灵上的共鸣。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才遇到了一个梅贻琦。在病房里,对着白色的世界,闻着消毒水的味道,两个病人,坚守这两个人的友谊。

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有了解的,有不了解的。能真正与自己相谈甚欢的又有几个人呢?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找不到一个与自己灵魂产生共鸣的人,我是如此,胡适亦是如此。

知己就像是另一个自己,他能反射出我们最优美的一面,能与我们惺惺相惜。可是,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四、评价

众所周知,胡适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一生中获得了35个博士学位。他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他提出的白话文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离世后,蒋先生评价他“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虽然他是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也是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最悲哀的地方就是他接受了新思想。试想一下,如果他是一个甘于现状,不与时代作斗争的人,他就会欣然的接受包办婚姻,不用作思想上的挣扎,会平安且无所事事的度过一生。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他接受了新思想,他才能提出白话文主义,才能才高八斗,才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才能让他的名字留在中国的历史中,永垂不朽

五四”前后,黄侃和胡适同在北大任教。胡适的观点黄侃持反对态度。黄侃非常反对胡适推广白话文。在一次宴会上,胡适谈及墨学,黄侃就骂他是混账王八。胡适与黄侃的关系恶劣,黄侃的思想与胡适的思想相背离,可能,胡适和黄侃在北大任教期间,是他不快乐的一段时光

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我们不能强求别人的思想与自己一致,但同样也不要去亵渎他人的思想,百花齐放,才是这个世界应该有的样子。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有很多,伟大的、批判的。但都不是我认识的那个胡适。我认识的胡适,是一个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屈服的男人,是一个找不到知己孤独的人,是一个勇于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事情并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去发展,贵在说了,就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