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4年,《点石斋画报》创刊,画报展示的奇幻世界成为中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那些挂着龙旗的热气球、那些插着翅膀在空中飞行的机械,虽然没有人亲见,画师们却凭着天才的想象和妙笔,将它们画得栩栩如生,既神秘又诡异。

画报是最直观的方式,却无法将那些机关奥秘一一详述。1902年10月,梁启超主编的月刊《新小说》在日本横滨创刊(第2年迁至上海),率先使用小说分类,其中一项即为“科学小说”,科学与文学的交汇成为一时风潮,吴趼人、徐念慈、包天笑、陆士谔等文人参与到翻译和创作科幻的潮流中。科幻小说开始走进中国人的阅读世界。

如今,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依然能找到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作品《十五小豪杰》的最早中文翻译版本。这个由梁启超翻译的文言文版本《十五小豪杰》,开启了中国科幻历史。

飞翔1904——湘乡父子月球重逢

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1904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据科普文艺作家叶永烈的考究,1904是中国科幻小说的诞生年。这一年“东海觉我”完成了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的写作。同年,清末重要文学杂志《绣像小说》以连载的方式,刊载了现今已知最早出版的中国原创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署名为“荒江钓叟”。

《月球殖民地小说》全书共计35回,约13万字,讲述的是一桩发生在清朝的离奇故事。湖南湘乡人龙孟华杀人报仇,官府要捉拿他,他在逃亡过程中遇到侠义之人李安武和他的日本朋友藤田玉太郎,搭乘空中军舰在地球周边到处冒险寻找妻儿,甚至登上了月球。

《月球殖民地小说》断断续续连载了一年,最后却跟清末许多小说一样,还没写完就没了下文。在《月球殖民地小说》的连载中,几乎每幅插图都画上了“热气球”。像神奇的咒语,热气球象征着清末人心中共同的志向:飞翔。梦想1908——“飞往行星的世界”

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开始思考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关系。

“藤田玉太郎从自己的飞船上看见月球人巨大、精巧且闪闪发光的宇宙飞船。他抱着胳膊,心想:单照这小小月球看起,已文明到这般田地……”此后,藤田玉太郎埋首研究,想制造出在宇宙空间能够自由飞行的新式飞翔机械。

无独有偶的是,康有为的《大同书》中也深藏着“飞往行星的世界”的理想:“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海王诸星之生物耶,莽不与接,杳冥为期。吾与仁之,远无所施。”蔡元培的新年梦里更明确表示:更要排驭空气,到星球上去殖民,这才是地球上人类竞争心的归宿。

吴研人1908年写了《新石头记》。在这部小说里,出现了飞车、电炮、潜艇等现代化科技名词,还有验骨镜、验脏腑镜、人造气候等高新科学。在以天朝自居闭关锁国的清朝,显然仍有作者看到了超乎现实环境的未来性。

衰落1920——科幻小说家只剩数位

科幻小说之所以被梁启超等知识分子推崇,与中国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维新派人士崇尚西方的科技文化,希望能够师夷长技,凭借这些小说的能力,“于不知不觉间,或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

但是,读着四书五经、写着八股文长大,长期为言情志怪小说所浸淫、对自然世界知之不多的中国大部分读者似乎对科幻小说中那个天马行空的世界有些陌生和不适。

没有科学,难有科幻。民国时期以自然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科幻小说发展状况并不如意。1920年代,科幻创作愈加稀少。当时较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品是叶劲风的《十年后的中国》,小说里的“我”受西方技术X光的启发,研制出一种超能光波,日本入侵时,“我”就使用这种光武器迎战,击退侵略者。

科幻在中国的第一次浪潮,在民国初年基本戛然而止。到了1940年代,战争更让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