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观点出发,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诠释创新引领的内涵,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引领的重要论述与中国创新学派重要理论成果的逻辑关系,初步探析创新引领的核心要义和学理框架。创新引领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战略为指引,以国家安全为底线,通过“求真—求美—求善”的有意义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旨在为中国人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

01

创新引领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理论逻辑系统严密、历史逻辑根植深厚、实践逻辑丰富扎实,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创新”“什么是创新”“为谁创新”“由谁创新”“向什么目标创新”“如何创新”“如何赶超”等重大问题。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对“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这是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图1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核心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核心观点,本文从政治原则、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三个维度阐释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为了深刻领会创新引领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我们应该从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观点出发,全面系统地辨析创新引领的思想实质和基本遵循。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坚持的政治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其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其二,“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政治立场,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前进的方向。其三,新发展理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揭示的科学规律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党中央在认清和把握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科技创新竞争规律的基础上谋划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在于做到了“六个坚持”:在“谁来领导”方面,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在“目标方向”方面,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在“实现路径”方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如何驱动创新”方面,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在“谁来创新”方面,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在“创新生态”方面,坚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六个坚持”是我们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方向盘”和“金钥匙”。

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运用的科学方法

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动力、节奏的方法论,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统筹,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创新引领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02

科学思维视角下的创新引领

思维方式是人类思考问题的维度及看问题的总体视角。在新时代谋划和推进创新引领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等科学方法诠释创新引领的内涵。

2.1 基于战略思维的创新引领

战略思维是一种从宏观总体、长远发展和根本基础上来认识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全局性和长远性谋划中的具体运用,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的思维特征。党的十九大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三步走”战略。为了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制定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和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陈劲(2020)围绕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的战略需求诠释创新引领的丰富内涵,在系统比较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上,探析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路径,提出了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框架和创新政策体系。

2.2 基于历史思维的创新引领

历史思维是把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总的视野,可以为总结历史规律、理性分析现实、探寻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1954年,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序言中提出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在15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当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近代科学时,中国文明为什么没有产生与之相似的近代科学,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仍然停留在经验阶段。“李约瑟之问”反证了“创新引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屡屡被经济总量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打败,为什么?其实,不是输在经济规模上,而是输在科技落后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从政策和战略维度回应“李约瑟之问”。

2.3 基于辩证思维的创新引领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创新是把“双刃剑”,既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也会出现非预期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重大科技创新更多来自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日益提高。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等变革性技术已经产生诸多问题。总体来看,新科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并不局限于单一产品和单一区域的范畴,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治理问题。

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变革,腾讯等企业提出了“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企业愿景。陈劲(2020)认为,创新引领的方向是“求真—求美—求善”:创新求真,牢牢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求美,通过设计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求善,激发创新的社会价值。坚持“科技向善”导向,既要重视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属性,也要重视其社会属性。加强新兴技术对现有社会治理体系影响的研究,既要审慎包容监管,也要防止陷入“伦理陷阱”。

2.4 基于创新思维的创新引领

创新思维在功能层面以出新为目的,产生前所未有的认识成果;在结构层面以超越为目的,突破原有的思维结构;在机制层面以统一为目的,实现逻辑与非逻辑的超逻辑组合。如何实现从追赶型科技向引领型科技转变?如何构建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些都需要运用创新思维,破除惯性,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为了深入研究和把握创新思维的规律,科技部等部委于2008年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立创新方法工作专项,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方法的运用。方竹兰(2021)认为观念和思维的改变是关键,建议从六个方面推动中国人的人格现代化建设,即实现从向外依附型向自主独立型转变,从消极服从型向积极创造型转变,从私情人治型向契约法治型转变,从内耗避责型向诚信守责型转变,从保守封闭型向开拓创新型转变,从盲目冲动型向科学理性型转变。

2.5 基于法治思维的创新引领

法治思维是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并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如今,中国科技创新法律和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面向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阶段性目标,我国应加快建立引领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总体治理效能:一方面要及时总结科技体制改革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将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转化为法律;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我国的科技体制是在快速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建立的,内在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我国应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为目标,健全科技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围绕新兴科技研发和应用全过程,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例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技术标准研制和技术标准国际化,完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法律体系,完善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需求侧制度,加强人工智能、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立法工作。

2.6 基于底线思维的创新引领

底线思维是一种以底线为基准、做最坏打算力争最好结果的思维技巧和方法论原则。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蕴含着矛盾转化、质量互变的辩证法思想。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守好底线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又要从坏处准备,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能够造福人类,但同时也孕育着令人生畏的巨大风险,这就需要树立底线思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梅亮(2015)与陈劲(2016)认为,责任式创新的核心目标是创新服务社会,应通过有责任的创新引领发展,实现创新结果朝着社会可持续与社会满意的方向演进。底线思维不是无所作为的消极被动思维,而是奋发向上的积极防御思维。如果说科技向善是更高层次的追求,那么“国家安全”是新时代推进科技工作的底线。

2.7 基于系统思维的创新引领

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的竞争与合作逐渐演变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余江等(2020)认为,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是围绕重大战略需求,能够将诸多创新单元、要素进行高效集成,动态组合有效创新攻坚的能力,能够形成大纵深、跨学科、全链条的合作。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四抓”,将科技管理的定位由“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调整为“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新四抓”是完善科技创新战略体系、改革体系、规划体系、服务体系的总要求,是运用系统思维实现创新引领的重要保障。

03

创新引领的学理框架

中国丰富而生动的发展实践为创新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历史机遇,中国创新学派正逐步兴起。中国创新学派从最初着力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建设,发展到以认识国情、满足国家需求、促进国家发展为主旨,把创新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发展,为搭建创新引领的学理框架奠定了基础。

3.1 创新引领的核心要义

3.1.1 创新是超越科技的创新。熊彼特从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视角认识创新,强调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的重要性,关注通过创新活动实现经济价值,但是没有对创新活动的非经济价值给予足够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思想,突破了学术界关于创新内涵认知的传统思维,体现了超越科技本身发展的战略视野,蕴含着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和遵循,这是深刻理解创新引领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石。陈劲等(2019)认为,创新活动向人类命运总体意义的回归,是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济社会领域引领重大理论与实践转向的具体体现。刘海兵等(2020)认为,创新引领将创新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要求以更强的社会责任感为导向,以创新的方式引导带领战略选择及实施,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利益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创新是超越科技的创新,蕴含着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创新引领的价值取向除了经济价值之外,应该包含社会福利、国家战略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3.1.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创新。从科技自身看,科技创新从最初“闲人的思维体操”,到成为独立的社会建制,再到今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要素,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走向的“校正”“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以康熙皇帝和《皇舆全览图》为例,回应了对“李约瑟之问”的思考。清朝康熙皇帝组织外国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用十年时间绘制完成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但是这个重要成果被作为密件收藏,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方针,承担“顶天、立地、惠民”的历史使命,引领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3.1.3 创新是发展动力的核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经验事实看,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发展方式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推动三大变革的核心是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

3.2 创新引领的学理依据与研究框架

学理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原理,学理框架是学术分析的逻辑结构。创新引领学理框架的理论源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二是科技创新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下文将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引领的重要论述与中国创新理论研究的逻辑关系和框架结构。

3.2.1 创新引领的价值取向。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因此,创新引领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民,其根本动力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创新引领的价值取向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要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和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人类共同挑战。陈劲、曲冠楠等(2018,2019)提出“有意义创新”的研究范式,将创新关注点从传统的“市场与技术驱动”维度向兼顾“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引领”的意义维度转变,从经济维度、社会维度、国家战略维度、未来维度阐释创新的价值,这是理论界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积极回应。

3.2.2 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处于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发展依托全员、全时空参与的全面创新,对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发挥服务和支撑作用。为了实现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协同创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可以通过“可持续创新(绿色创新)”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为了实现开放发展,可以通过“开放式创新”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为了实现共享发展,可以通过“包容性创新(反贫困创新)”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3.2.3 创新引领的作用机理。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是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其根本特征是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陈劲等(2020)认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拓宽经济活动的边界;

二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创新;

三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是提高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五是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不是所有的创新都具有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在资源稀缺的前提条件下,应该精准施策,配置更多的资源给引领性创新。引领性创新的功能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创新方向和路径上能够引导企业、行业、领域;

二是能够通过引领增加创新的有效供给;

三是能够通过引领促进经济增速的回升和发展质量的提高。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我国应尽快提升支撑引领性创新的体系能力,实现由“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向“以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为主,以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为辅的整合路径”转型。具体来说:

一是强化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攻关,提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提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创新能力;

三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创新能力;

四是围绕“四个面向”的战略方针,提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治理能力。

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国家最迫切需要的、影响广阔而又深远的领域,直面引领性创新投入周期长、产出不确定性高、资金需求大的风险属性,推动跟踪型研究向引领型研究的转变。基础研究要聚焦“改变未来”和“具有转型意义”的前沿领域,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引领前沿的源头供给能力,努力产生影响世界科技发展、文明进步和人类福祉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围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技术科学”的投入强度和研究密度,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系化攻关能力。

②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创新能力。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源泉,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和先进通信网络等领域孕育着引领全球发展新生态的未来产业。在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源头创新的基础上,识别关键技术的重要性级别和优先事项,强化“卡脖子”技术、国家安全技术、护城河技术、指数级技术的部署,力图掌握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提高持续开发引领技术、新型技术的能力。美国拜登政府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一号报告”认为,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和先进通信网络五大未来产业中的全球领导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五大未来产业是中美激烈竞争的焦点领域,我国应尽可能掌握更多其他国家未掌握的关键技术,以形成战略上的有效平衡与牵制。

③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创新能力。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培育和发展国内市场系统,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又要发展新型国际合作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市场创新能力是创新者和企业家从需求端推进引领性创新的基础条件,帮助其发现未充分满足的消费市场。提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创新能力,应运用设计思维的主导逻辑,将用户需求的知识、技术机会的知识和产品语言的知识都融入创新的过程,设计新的价值主张,重新审视企业生态系统和角色定位,更好地联通国内和国际市场,增加本地和全球就业,实现国家繁荣和全球繁荣。

④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治理能力。陈强(2020)认为,科技创新治理的核心战略需求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国家安全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维护国家安全是高质量发展对供给端的内生要求,而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是高质量发展在需求端的价值取向。为了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经济格局,应以协同创新的视角进一步完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促进企业创新体系、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协同互动;为了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社会格局,应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的共识,营造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不是单个主体、单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创新体系之间的竞争。应以“新四抓”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体系化的创新能力。

总体而言,创新范式的迭代演进遵循“责任式创新—整合式创新—有意义的创新—引领性创新”的路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创新学派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界定引领性创新的内涵,搭建创新引领的学理框架。引领性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整合式创新,运用整体性、全局性、非线性思维,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有意义创新。创新引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战略为指引,以国家安全为底线,通过“求真—求美—求善”的“有意义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旨在为中国人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

评判创新引领水平的基本标准:一是能够大幅度提高重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二是能够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三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图3是创新引领的学理框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实施创新引领应

正确认识若干重大关系

创新引领仍然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我们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若干重大关系。

要正确认识“创新引领”和“创新驱动”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实践经历了从1999年“依靠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到2012年“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再到2014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演化。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标志着“创新驱动发展”进入“创新引领发展”的更高阶段。基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引领性创新的突出作用,应将“创新驱动发展”思路升级为“创新引领发展”,重点鼓励、扶持“引领性创新”。

要正确认识“使命导向”和“兴趣导向”的关系。加强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规律,鼓励研究人员在好奇心或兴趣的驱使下进行自由探索;另一方面要从实践出发,引导科研人员努力解决国家和民族最急需最紧迫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的战略方针赋予科技创新“顶天、立地、惠民”的历史使命,要紧紧围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从锻造“杀手锏”技术与突破“卡脖子”技术等现实问题凝练科学问题。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围绕“使命导向”的重大问题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在“兴趣导向”的前沿科学探索和“商业价值驱动”的产业技术创新之间搭建桥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要正确认识“公共创新”与“非公共创新”的关系。“非公共创新”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倡技术创新至上,关注经济价值的实现。进入2010年代之后,创新政策进入聚焦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创新的3.0阶段,与之相关的主题或词汇包括绿色技术创新、扶贫创新、包容性创新、草根创新、社会创新、负责任创新等。随着创新范式的不断演进,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关注经济价值之外,逐渐意识到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非经济价值的重要性,公共创新随即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在公共创新范式下,创新主体由企业拓展到个人、家庭等非商业性质的部门。陈劲、李佳雪(2020)引入公共创新的范式,并将公共创新范式应用到中国情境中。创新主体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可持续性发展和社会共享繁荣而创新,致力于以更低的成本,为更多的人创造更高的绩效。

要正确认识“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的关系。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基本观点,这也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标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要正确认识“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的关系,做好“加快自主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两手准备。自主可控让我们无后顾之忧,开放合作则允许我们充分开展全球分工与合作。李纪珍(2018)认为,国家开放创新体系是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要求,“自主可控”是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核心内涵和目标方向。詹剑锋(2019)认为,只有从源头或者主干开始的基础性技术创新才可能真正做到自主可控,并充分享有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好处,充分利用国际智力开展分工与合作,才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科学技术体系。应以更高水平的经济开放推动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吸引全球人才的能力、制定世界标准的能力和推动国际合作的能力。

要正确认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创新引领必须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厘清“政府驱动”和“市场驱动”的双重制度逻辑具有兼容性和竞争性的权变特征,对研究科技治理的新型举国体制具有重大意义。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重构组织模式,大幅提升效能,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以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生态。政府应坚持以“新四抓”的定位推动引领性创新,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管齐下,精准把握市场无法配置资源的缺失环节和低效配置资源的薄弱环节,在国家层面实施无人区计划和备胎战略,推进体系化融通创新深入发展。

要正确认识“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关系。国有部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构成部分,是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的战略支撑。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国有部门来全面构建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华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拥有700名数学家、800名物理学家、120名化学家和6万多名工程师。根据华为公开的年度报告,2019年华为研发费用达1 317亿元,占全年销售收入的15.3%,其年度研发投入强度相当于整个中国科学院的体量,具备在特定领域推动引领性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在中国属地管理的企业来说,产业类别无论是大中型工业企业还是高新技术企业,内资企业的综合技术创新效率都已经处于不弱于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优势地位。因此,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都有可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以国家战略使命、任务和需求为牵引,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制度优势,整合“使命导向”的科技力量。

05

结论与启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创新引领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迫切需要学术界构建研究范式,回应时代需求。目前,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文献仍然非常缺乏。本文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观点出发,辨析创新引领的思想实质和基本遵循,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引领的重要论述与中国创新学派重要理论成果的逻辑关系,初步探析创新引领的核心要义和学理框架。

创新引领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战略为指引,以国家安全为底线,通过“求真—求美—求善”的有意义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旨在为中国人民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引领性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整合式创新,运用整体性、全局性、非线性思维,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有意义创新。实施创新引领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引领”和“创新驱动”、“使命导向”和“兴趣导向”、“公共创新”与“非公共创新”、“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等重大关系。囿于学识和能力的限制,我们不能完全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引领的所有观点,也无法穷尽中国创新学派的所有重要理论贡献。创新引领学理框架的搭建是初步的,其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仍然有待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葛忆翔,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文本分析、战略管理;陈元志,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创新政策、创新管理。本文通讯作者为陈元志。本文刊发于《创新科技》杂志2021年第11期。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