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炎黄子孙在深爱这片热土的同时,也深深地迷恋这灿烂的文化。我们在感叹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地璀璨辉煌、智慧深邃、美妙绝伦的时候,更要考虑的是,我们该如何传承呢?

中华文化是美的,要用美学的观点来欣赏她。丝绸的美丽华贵、瓷器的巧夺天工都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与表达。古代能工巧匠所创造的旨在追求自然山水之美的园林,如人间仙境般令人陶醉;_而皇宫大殿的雄伟与辉煌则是另一种壮美。此外古代的绘画、诗歌、音乐、舞蹈、雕塑等等都是美学的产物,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华文化是智慧的,要将古人的智慧发扬光大。四大发明是中华智慧的代表,而《周易》、《孙子兵法》更是令当今多少人不断求索的智慧。最基础的汉字与汉语本身就是充满了智慧的语言,精练而意境丰富。古代文学大家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创造出多少旷世奇文,温婉的美丽与粗犷的情怀只通过诗词精练的文字便可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中的智慧更是令今人钦佩。

中国文化的经典图案,早在欧洲的很多奢侈品大牌被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854年LV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老花就取材于唐朝琵琶背后重复排列的宝象花图案。

纪梵希的logo更是延续了中国的回纹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马家窑的陶器和商周的青铜器。纪梵希的logo就是变体的回纹。回纹因象汉字中的回字而得名,造型回还往复被认为吉祥永久的象征。民间也有富贵不断头的说法。

中国绝大部分的银行logo基本上都是以方孔圆形的古币为设计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钱纹在古代就是财富的象征。代表天圆地方,古人对天地的初步认知。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古训说的好,做人要“外圆内方”。即内要方正,外要圆通。既有鲜明的棱角,又有处世的技巧。

易经中“天圆地方”不是地平说,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天与圆象征着运动;地与方象征着静止;两者的结合则是阴阳平衡、动静互补。“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例如天坛与地坛、四合院、方孔圆钱等。这些“天圆地方”的图案与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到宣传作用,象征着政治上的“外儒内法”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外圆内方”等思想。

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阴阳学说乃其核心和精髓

天圆产生运动变化,地方收敛静止

“天圆地方”,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地平说,而是在讨论“天之道”与“地之道”。《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中引用曾子之言:“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如果真的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那么四个角就盖不住了。)曾子进而解释:“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

“天圆地方”是古代科学对宇宙的认识。古中国人认识宇宙的方法不同于现代科学的实证实验方法,而是“内证”修习。古代科学家通过“内证”修习,总结出一套抽象的世界规律:阴阳五行。阴阳五行分为很多层次,其概念就如同现代数学中方程式里的未知数“x,y”,也就是说,当方程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其中的x,y等未知数是有具体的代表物质的,而当从纯粹的数学角度来讲解时,x,y就是不具有具体指向的未知数。《黄帝内经》中已提出了五运六气的学说,总结了天地能量的运化。每当天地间能量发生变化时,就会逐渐表现在可观测的宏观世界,比如当春天以东方七宿为代表的“木”属性能量到来时,大地解冻、种子萌发、万物复苏;进入新一轮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着四季的变化,人体生命的健康状态也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黄帝内经》中有《四季调神大论》,论述了四季的阴阳变换对人体的影响。古人把微观状态下能量的变化规律总结为“五运六气学说”,用来描述天地间能量变化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变化对地球上生命的影响,即“天时”。

在名称上,“天圆”指的是“天时”如六十甲子一般周而复始。而“地方”的“方”则是源于描述方位的“东南西北”的“四方”观念。因此,“天圆地方”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时空观念,描述了宇宙的自然规律。

“天圆地方”的思想隐含着“天人合一”的精髓:由于万事万物从无到有、成住坏空的过程,都和天地间的能量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古人认为应当“天人合一”,才能顺应不断变化的自然规律。

先天八卦的演化与“天圆地方”的思想有着密切关联。先天八卦所推演出的《天地运行图》,又名《天圆地方图》。其中外部环绕的卦象,代表天的运转规律,而中间方形排列的卦象,则代表地的运转规律。其中,天是主,地是次,天为阳,地为阴。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其中人又正好是天地的精华物质所构成,因此被视为“天地万物之灵,能够感通万物,最灵者也。”

“天圆地方”本质上是《易经》阴阳体系中对天地生成及其运行的解读,而《易经》为百经之首,国学之源,其思想体系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按照阴阳五行演化而来,因此在古代的各门学科中,都有阴阳五行的思想体系在其中。比如,建筑学《鲁班经》,生命科学《黄帝内经》,治国安邦的《春秋繁露》,行兵布阵的《孙子兵法》,饮食搭配方面,地理环境方面的风水学《青囊经》,个人命运方面的《滴天髓》,观人面相方面的《人伦大统赋》等等,只要能够想到的方面,几乎都有《易经》中阴阳的思想体系。这也是为什么《易经》被尊卑百经之首的真实内涵所在。

此外,儒家也按照《易经》的阴阳思想体系提出了治国安邦、三纲五常的社会人伦系统。例如董仲舒《春秋繁露》,是公认的儒家的治国方略典籍,其中充满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的思想。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阴阳学说乃其核心和精髓。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我国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天圆地方”是这种学说的一种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创造和智慧结晶。因此, 做为“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一员,对于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华文化不仅仅是某些人的文化,而是历史的文化,对文史知识的普及非常必要。

由此可见,我们要用美学的观点、智慧的头脑、缜密的思维来传承中华文化,对古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复杂的不断探索、创新、求真辨别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应该以丰富的文史知识为基础。

希望更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加入!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学习和践行。让我们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张文斌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