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企业缴纳社保15年和个人缴纳社保15年,这中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正常情况下,企业缴纳社保15年和个人缴纳社保15年,退休后的养老金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除非缴费基数、退休时间和退休地点等影响养老金计算的因素完全一致,退休后养老金才会没有任何差别,但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非常小。

不少人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实际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会大差不差,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因素不止缴费年限这一个,对于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和以灵活就业形式参保缴费的人员来说,虽然这两种参保形式同属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但是它们之间的差距很大,缴费情况截然不同。

企业缴纳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的差异

以企业职工身份参加缴纳社会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缴纳社会保险,虽然都属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范畴之内,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别。大致差别如下:

01

适用对象不同

根据规定,自建立劳动关系30日之内,企业等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依法登记,办理参保手续,并按时、足额地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为单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根据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参加缴纳社会保险,是非强制性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还有户籍的限制,这项限制目前还未全面放开,外地人员只能在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缴纳社会保险。

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互补。

二、缴纳的险种不同

缴纳险种不同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由用人单位办理参保缴费的职工,缴纳的险种更全,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这五种不同类型的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按各自的比例缴费,个人缴费部分部分采取代扣代缴的形式;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缴纳。

以灵活就业形式参保缴费的人员,只需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险,所需费用全部由参保人个人承担。

二者缴纳的社会保险所涵盖的险种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总体来说,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更齐全,待遇也更胜一筹。

三、缴费基数不同

缴纳基数不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挂钩。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应该是职工上一个社保年度的月平均工资。

这里的“工资”不仅仅是指基本工资,还应当包括奖金、绩效、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而且,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餐食等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的补贴费用也应当计入职工工资总额之中,纳入到社保缴费基数计算的“工资”之中。新入职的员工,社保缴费基数应该以入职后第一个月的全月工资计算,而不能单纯以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为准。

以灵活就业形式参加缴纳社会保险,个人可以在当地规定的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之间自主选择缴费基数,有60%、80%、100%……300%等多个不同档次的缴费基数可供参保人灵活选择。

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缴费的计算依据虽然不同,但是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是相同,同一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和上限是根据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在岗职工月平均的60%和300%计算得来的,就是大家口中的最低缴费基数和最高缴费基数。

四、缴费比例不同

缴费比例不同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16%,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8%,共计24%。其中,用人单位缴纳部分进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之中,个人缴费部分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之中。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的部分进入当地养老保险统筹账户之中,8%的部分相当于单位职工缴费部分,计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之中。

虽然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整体缴费比例低于单位职工缴费比例,但是缴费压力更大,相当于个人同时扮演了单位和职工的角色。以缴费基数5000元为例,单位职工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为5000*24%=1200元,其中单位缴费5000*16=800元,个人缴费5000*8%=400元;灵活就业人员每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为1000元。以灵活就业形式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成本更高、缴费压力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要强调一下,虽说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不一样,灵活就业人员的整体缴费比例更低一些,但养老保险待遇是一样的。个人以灵活就业形式缴纳养老保险15年和单位参保缴纳养老保险15年,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一模一样的。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造成养老金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

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待遇是“多缴多得”,缴费基数越高,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越高,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越高,最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应也会增高,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待遇自然也更高。

一般情况下,企业单位的参保缴费基数是普遍高于灵活就业人员自主选择的缴费基数的,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普遍高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当然这种事情并非绝对,也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很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高于企退人员的案例。

二、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对于养老金的计算也有不小的影响,退休年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上面,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根据现行规定,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统一为60岁,女性职工则不一样,女性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岁,女性干部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假设基础养老金为1000元,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为40000元,不同退休年龄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差距如下:

  • 50周岁退休:40000÷195=205.13元/月;
  • 55周岁退休:40000÷170=235.26元/月;
  • 60周岁退休:40000÷139=287.77元/月。

同等条件下,不同的退休年龄也会对退休后的养老金产生不小的差距!

三、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之中,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各地不同,且保持着逐年上涨的趋势。同等条件下,不同年份退休的人之间的养老金也有差异。同等条件下,2020年5月退休的人员养老金比2019年5月份退休的人养老金要高出一截。

我们通过一组数据对比一下,上述三个因素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分别有多大。

假设:有A、B、C、D四名职工,A职工属于企业参保,B、C、D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四者缴费年限均为15年,参保时社平工资为5000元(上涨的忽略不计)。其中:A职工年均应付工资为5000元;B职工按照100%(5000元)档位缴纳养老保险;C和D职工选择按照60%(3000元)的档位缴纳养老保险。A、B、C三人50岁退休,D55岁退休,三者均在2020年满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前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0000元。

计算A、B、C、D四名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为多少?根据已知条件,测算分析如下表:

通过对A、B、C、D四名职工退休养老金的对比分析可知:

(1)A职工与B职工比较:

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相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等因素也相同,养老金均为1869元/月。但是,A职工回本时间3.2年,B职工回本时间为8年。相对来说,B职工比A职工的缴费成本高了10.8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

(2)A职工与C职工比较:

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A职工比C职工每月养老金多447元。A职工回本时间3.2年,C职工回本时间为6年。相对来说,A职工比C职工缴费成本少了3.6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

(3)A职工与D职工比较:

退休年龄不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A职工比D职工每月养老金多415元。A职工回本时间3.2年,D职工回本时间为6年。相对来说,A职工比D职工缴费成本少了3.6万元(多承担了12%的养老统筹费用)。而且,A职工比D职工早退休5年,多领5年养老金(共计11.21万元)。

(4)B职工和C职工相比:

退休年龄相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不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B职工比C职工每月多447元,缴费成本多了7.2万元,但是回本时间少了2年。

(5)C职工和D职工相比:

退休年龄不同,缴费年限相同,缴费基数相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相同。C职工比D职工早退5年,多领8.5万元的养老金。

综上所述,在所有影响养老金计算的因素都相同时,缴费年限同为15年,企业参保职工和灵活就业形式参保职工退休后的个人养老金没有任何差异。但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成本要高出很多。因此,以灵活就业形式参加缴纳养老保险的职工,不能一个劲只想着养老保险“多缴多得”,一定要将投入成本与回本时间、回报率考虑在内,选择一个适合个人的缴费基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