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被杀,就是因为拦不住清军第一次入关打草谷。怎么说呢,袁崇焕几乎没有掌握一点战略和战场主动权,而且他的对手不是游戏的NPC,而是皇太极这种妖孽,是这个时代的顶级选手,跟着努尔哈赤从村里砍出来的,军政才略俱佳,历经跟明军的各场大战,各种弱势翻盘,擅长抓各种机会。

皇太极不是无敌的,但袁崇焕操作实在差得太远,远不是敌手。事实上,究其根本,袁崇焕的死因,还不就是因为第一年就没防住皇太极穿插嘛战略、战术无一占优,开打就是送钱送丁口,清军只会越打越强怎么可能平得了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袁崇焕活着的时候,修锦州大凌河,死后依然在修。袁崇焕活着的时候,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袁崇焕死后吴三桂多次在宁远大破清军。祖大寿在锦州更是多次击退清军,皇太极在祖大寿骗过他一次的情况下依然接受他的投降,可见对祖大寿的赏识。

反过来说,就目前的各种资料看袁崇焕生前的战绩并没有超过他的继任者。同理魔幻的广渠门大战,很多人的理论袁崇焕活着打赢了广渠门大战,所以他不死他手下的军队越来越强最终野战也能击败清军。问题是袁崇焕下狱后皇太极为什么撤军了呢?他怎么不趁明军混乱强攻北京城呢?更魔幻的是袁崇焕下狱辽兵直接退回关外。北京可有一处城墙被攻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底让明朝灭亡的还是内部问题,如果不是流民问题,满清是根本没机会入关的,明朝最好的策略就是辽东应对后金采取积极防守策略然后先解决内部问题,是袁崇焕对着崇祯一顿吹水说什么3年复辽,让明朝大量资源投入到东北,然而毛用都没有,就这一点来说,袁崇焕的战略误导是致命性的,杀他也不算冤枉。当然,另外一点就是崇祯自己心急,缺乏战略判断。清朝初年寄生阶级对中央财政的吸血还是比明朝小得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重新建立的行政体系也比明朝效率高,尽管也存在贪腐,但是清朝的纪律更严,也不必像明朝那样太顾忌地方士绅的意见,不惮于使用暴力,因此能集中到中央的钱更多。还有就是在盐税、茶税这些税种上,清朝也有改变,在明朝,这些税也是大部分进不了国库的。明朝的盐政茶政都烂得耸人听闻,大到福王潞王这样的藩王可以从茶、盐上牟利,小到地痞流氓都可以分一杯羹。

清朝在这些税种上尽管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病,但毕竟是刚刚改朝换代,要腐朽也是需要时间的。打造强大野战兵团才是取胜之道,反反复复被围点打援,原因就是明军毫无野战之力,以致陷于被动,所谓的关宁锦防线,更像是互相无法支援的孤立据点,谈不上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倒觉得明朝坚持坚守关外,更多出于政事上的“五年复辽”,谁也不敢做战略收缩,只好死扛着加征三饷在关外耗,关内在王朝的彻底腐朽下激起民变,两线作战,又将精锐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最终在内外交困下崩塌,研究明末其实非常发人深省。

关宁军饷多是因为他们在辽东,运输+筑城所以消耗远比各个军阵都高撤回内地的关宁军就算兵额不减,花费也远低于关外。孙传庭的秦军就是例子每年军饷连关宁的十分之一都没有。东江镇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关宁军内迁也得花钱是不对的。花钱不假少花很多!500万和五十万区别还是很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李自成要打进北京崇祯要撤回辽镇,因为北京成了前线再也供养不起辽镇了。不过把吴三桂撤回京城北京的钱粮还是养得起的。两者开支不可同日而语,宣德年间撤越南也是这么个道理。

袁崇焕颇像明初的盛庸铁铉(这里忽略掉个人操守的争议)也就是说满状态的袁崇焕的天花板个人认为就是盛庸铁铉的水平。最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击败敌人,即守城。又以相同的方式稳住局势,依托城环野战,又以同样的方式被对手击败,敌军绕后直取首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袁督师被不被朝廷杀害都改变不了后来的历史。在那个历史节点上能改变历史的只有一个人崇祯皇帝,只要他面对现实改变政策弃辽撤宁远锦州死守山海关停辽饷而充实宣大,大明朝就能转危为安,按他历史上的策略走下去,古代名将复生也救不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