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责编|薛应军

正文共673个字,预计阅读需2分钟▼

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严格规范减刑假释。

《意见》共20条,从准确把握实质化审理基本要求、严格审查实体条件、切实强化案件办理程序机制、大力加强监督指导及工作保障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工作要求。

《意见》提出,要坚持全面依法审查、主客观改造表现并重、严格审查证据材料以及区别对待四项基本要求。不仅要审查罪犯的客观改造表现,更要注重审查判断罪犯主观上是否真心悔罪,是否真正认识到自身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通过综合考察罪犯原判罪行、主观恶性、服刑改造情况等因素,对不同的罪犯在减刑、假释时根据情况区别对待,以更好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意见》细化严格审查实体条件的具体标准。针对实践中较难把握、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提出审查过程中应当重点注意的事项,并明确了具体审查方法。对审查报请假释的罪犯是否具有再犯罪危险、罪犯减刑后实际服刑刑期如何严格把握等问题作了规定。

《意见》强化案件办理程序机制的系列举措。针对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容易流于形式等问题,在充分发挥庭审功能、健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有效行使庭外调查核实权、强化审判组织职能作用等方面,作了明确、具体规定。

《意见》明确监督指导及工作保障的配套制度。要求着力构建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有机融合的全方位制约监督体系。强调上级机关要加强对下指导,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将适时发布指导性案例,为有关机关依法办案提供指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