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还在为碎银几两而辛苦劳碌时,范曾大师不仅早已实现了自身的财富自由,更是凭着一人之力,成功实现了后世几代人的财富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12年,范曾就以9.4亿的年成交价蝉联“胡润艺术榜”榜首,范曾拍卖价格最高的画作高达1.84亿,单论价值远超张大千等大师。

但是外界对于范曾的画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字画单调,全靠炒作,二流画家的水准佐以一流的画价名不副实;有人则认为他是当代、甚至近几百年来数得上名字的大家。

范曾的师傅李苦禅大师曾经师从齐白石,这样算下来,范曾应该是齐白石的徒孙。

李苦禅大师辞世前这样评价范曾:

狂,也是范曾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范曾把画分九品,自己则是“坐四望五”。而这近乎狂妄的信心可能是源自他年少成名:24岁的范曾凭借郭沫若题词的《文姬归汉图》声名鹊起,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其在著名拍卖行荣宝斋创下的半年缴税记录时至今日仍是无人能破,一幅画作动辄几百上千万,更有多幅作品成交价过亿,人称行走的印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曾的才气还是能配得上他的狂妄。他对笔墨技巧的运用十分高超,笔下的人物也是栩栩如生、神采奕奕。

这幅达摩采用描白的手法,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风骨,看似随意,实则每笔都是恰到好处,可见其功力了得。

有人整理了“十最”来赞扬范曾:学问最好、崇拜者最多、价格最高、纳税最多、被造假最多、被当作礼品来赠送最多、争议最多、起床最早、与其来往的都是各界最有名的人物、最狂妄。

市场上范曾的画作基本都以天价成交,这让不法之人嗅到了“商机”:据传现在市场上有500万幅范曾的画作,每年最多作画200张的范曾自己曾说过:市场上流通的99.9%都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最受争议”的当代画家,在收获称赞的同时自然也就少不了批评:作画单调重复、几十年来没有进步、作品有神无形、有媚无骨、流水线般的连环画毫无艺术感。

把范曾的画说的一无是处太过有失偏颇,但是也不可否认其中也有很中肯的评价。

虽师出名门,但是范曾央美毕业的处女作之所以能一炮而红更多的原因是借了郭沫若的势,这种通过投机取巧换来的名声被众多名家大师所不齿。尽管范曾很快打开了自己在画坛的局面,但是也给人留下了“媚俗,有失文人风骨”的第一印象。

自古以来,文人的形象都应该是清高的、超凡脱俗的,凡是沾染了金钱这铜臭之物就是有失风骨。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的看待问题:一方面,再如何清高超脱的大家都要立于“浊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定程度上早已经过时;

另一方面,虽然炒画卖钱这种手段正确与否有待商榷,但其还是达成了推广、传播书画的效果。在“功利为上”的当世,如果没有利益的驱使,光凭一腔热血、用爱发电,恐怕与书画相关的技法早晚会成为史书中的“标本”。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确实是当下浮躁的社会造就了范曾的“大师”之名。但也是因为有了范曾这些个收藏界的宠儿,书画这门艺术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正是因为有利可图,书画才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真正热爱的人在传承的同时才得以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存基础。

“一幅范曾的假画足够几代人撑死”,那范曾又能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实现多少代子孙的财富自由呢?

(文/文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