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续文6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黛玉死后,史湘云质问宝玉的一番话,惹恼了贾母,最终含恨离开贾府。(本文写作逻辑:林黛玉之死,主要缘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她本身的病情恶化,另一个是因为宝玉和宝钗成婚,她失去了未来人生的无限可能。)

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

史湘云没想到自己会以惹恼贾母含恨离开的方式与贾府告别。

在贾府里她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少年,刻下了痛苦的青年,而这一切,源于贾宝玉,终结于林黛玉。

01

林黛玉死后,她和众人一样,前来祭奠林黛玉的亡灵。

想到林黛玉之死,内心有无尽伤感,看到身边哭成泪人的宝玉,一股郁闷之气往上涌。

林黛玉死了,贾母、王夫人、宝钗和宝玉等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又是一个路见不平敢于出手相助之人。(依据:《红楼梦》第57回,大家听说邢岫烟将棉衣借当换银子时,林黛玉便说“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不免感叹起来。史湘云便动了气,要找贾迎春要说法,林黛玉笑道:“你要是个男人,出去打一个报不平儿。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真真好笑。”)

但是,林黛玉死后,她不能质问贾母。贾母的辈分高,林黛玉的母亲死后,是贾母执意将林黛玉接进贾府的;林黛玉的父亲死后,也是贾母要求贾琏将林黛玉带进贾府的;在贾府里,疼爱黛玉,关心黛玉的人,也还是贾母。

她也不能质问王夫人。因为没资格,林黛玉本质上与王夫人没有任何一丝关系。王夫人的三观与林黛玉不符,不选林黛玉当儿媳妇,天经地义。林黛玉死亡,与她没有直接关联,她也不能去质问。

她只能质问宝玉。宝玉和黛玉的关系,贾府里很多人可以假装不知,但是宝玉不能不认。林黛玉为了宝玉生为了宝玉死,宝玉也信誓旦旦要娶黛玉,但最终宝玉却食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史湘云拦住了宝玉,大声地质问:“你不是年纪还小吗……你不是要出家当和尚吗?……”一连串的质问,让宝玉无言以对。

史湘云为何会这样质问?

02

史湘云质问宝玉年纪小,是在变相质问贾母。

贾宝玉的婚姻大事是贾府里的焦点。

贾元春在端午节前赏赐节日礼物,赏赐给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模一样,黛玉和贾家小姐的礼物一样,这种赏赐的方法,暗示自己对宝玉和宝钗、黛玉三人之间的想法。

对此,贾母是这样做的。

清虚观打平安醮时,张道士给宝玉做媒,贾母说出这样一番话:“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红楼梦》第29回

贾母这番话让很多人以为,贾母是在保护林黛玉。直到贾政说出类似的话后,才知道这话还有另外的意蕴。

王夫人身边的丫头彩霞年纪大了,王夫人让她回家待嫁。彩霞想嫁给贾环,私下求赵姨娘做主。赵姨娘晚上私下求贾政时,贾政说:“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红楼梦》第72回

贾宝玉年纪小,所以不能结婚,就在这种情况下,宝玉却与宝钗成婚……史湘云越想越气,气愤之余,忘了质问的背后,其实是贾府的“掌权人”。

03

史湘云质问宝玉为何不出家,是因为宝玉曾经对林黛玉说过的话。

依据一:《红楼梦》第30回,清虚观打平安醮期间,张道士做媒,宝玉和黛玉因此发生误会。贾宝玉主动向林黛玉认错,林黛玉说道:“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宝玉听了笑道:“你往那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依据二:《红楼梦》第31回,端午节期间,袭人、晴雯和宝玉之间有了口舌之争,林黛玉为解围,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

史湘云质问贾宝玉,是为林黛玉出气,是替林黛玉在问。

史湘云这样发问,源于同林黛玉一样的感受。

两人同病相怜,都是父母双亡寄居在贾府;两人都有才华,也都是宝玉生命中重要的女人;史湘云长大后第一次回贾府,两人同床而眠;后来中秋节月下联诗后,两人同屋谈心……

情急之下的史湘云忘记了,所谓人死为大,其实一种善意的说法,如果活着人因为死者之死引起纷扰,死者从来不会为大,相反,在活人的算计里,死者往往被忽略。

所以,史湘云不该质问宝玉。

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黛玉死后,贾母也自责,也伤心,但更多的是无奈。

婚姻是什么?对于一族之长或一家之长来说,是利益结合体,不是感情共同体。婚姻中感情固然重要,但永远不是第一位的,任何一桩婚姻,都要符合家庭的整体利益,毕竟爱情不能当饭吃,婚姻需要柴米油盐的香火气

贾母要考虑贾府的利益,要计算四大家族的整体利益。简单的婚姻在她眼里,就是平衡就是算计。史湘云感情用事,她为林黛玉不公,质问宝玉,是真性情,但不是好事情。

林黛玉之死是大事,但是维护贾府的利益更是大事。

所以,得知史湘云质问宝玉之后,她被激怒了,众人面前她会阻止、教训史湘云。

史湘云不理解,也受不了委屈,负气之下离开了贾府。(依据:《红楼梦》第22 回,史湘云被宝玉劝说不应该说林黛玉像戏子,晚上更衣时,便命翠缕把衣包皮打开收拾,都包皮了起来。翠缕道:“忙什么,等去的日子再包皮不迟。”湘云道:“明儿一早就走。在这里做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

史湘云走了,她不知道,现实世界里,只当你能给对方带来好处的时候,对方的人性就是善的,反之则是恶的;只有彼此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时候,双方的人性是善的,反之也是恶的。

史湘云走了之后,宝玉感触最深。他不仅不埋怨史湘云质问自己,反而觉得是一种善意的提醒。

人生苦短,转瞬即逝。大多数人不追求生活的质量,而是追求活得时间长短,只有少数人追寻生命的质量,追求那种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生无留恋,以死离别。

宝玉没有早早地结束生命,而是选择离家出走,贾府的振兴与他无关,宝钗的仕途与他无关,世俗的一切过往也都随风而逝,宝玉离开,贾府也无可避免地败落,最终分崩离析,落入了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留下故事任后人评说。

作者:小涵读书。一个有温度的人,有一支带温情的笔,熟读不同版本《红楼梦》,我不挖热点,不追八卦,只求每天写一个《红楼梦》的新故事,在不断探寻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